【摘要】 报道东莞市一起社区爆发性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和经验,并提出其疫情防控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社区;疫情管理
2009年6月18日我市发生了全国第一起学校聚集性甲型H1N1暴发流感案例,作为第一个接收这些病例的基层医院,本文就我院在该甲型流感中的防控措施和经验作一报道。
1 疫情简介
2009年6月18日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101班出现25名学生群体发热症状,经省疾病防控中心复核后,其中6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其后本镇共发现5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以上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共1 550人。其中在我院住院实施医学观察或治疗者91人,在酒店隔离观察18人,居家隔离1 385人。
2 我院在应对甲流疫情中的主要措施
2.1 先行设立领导机构,做到事事有人管
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前先建立医院管理系统,由医院院长挂帅指挥全局,由分管副院长组织具体工作,下设防控、救治、信息、医院感染(简称院感)、后勤、接待6个小组,在疫情来临时做到了不慌不乱,各组间各司其职并相互配合,保证了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2 各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2.2.1 防控组 主要由我院防保科人员及国家、省、市疾病控制中心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责:(1)对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疫源;(2)对密切接触者和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3)执行消毒、防疫工作隔离;(4)提供24 h甲型防治热线电话。
2.2.2 救治组 本院不是甲型H1N1流感定点救治医院,主要是对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及有症状者进行医学隔离观察和治疗。救治组主要从临床儿科抽调医疗骨干组成,其主要职责为:(1)在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筛查;(2)在医学隔离观察区对与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未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者进行观察和治疗;(3)在酒店隔离区承担酒店内隔离人员的医学观察任务;(4)对居家隔离不适者提供上门就诊服务。
2.2.3 院感组 由医院感染办公室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全院(含酒店隔离区)的院感管理。本院因未设传染科,故临时腾出3层住院楼作为医学留观区,尚有很多硬件设备未能达到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的要求。
2.2.4 信息组 由办公、医务、防保、统计等人员组成,负责对所有医学观察和治疗的人员情况进行统计,对发热患者及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由统计人员统一制作报表汇总,再由办公室人员统一按要求将防控信息上报。
2.2.5 后勤组 主要负责后勤保障,由总务科、药剂科、设备组等相关人员组成。
2.2.6 接待组 由医院办公室、医务科具体负责,主要任务是接待卫生部、省市防控专家及各级领导来院指导提供对口工作支持。
3 我院在本起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的主要经验
3.1 适时调整设施,强化医院感染管理
(1)对医务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强化培训,对穿脱隔离衣等技术要求人人过关;(2)关闭留观区病房楼层的公用电梯,启动备用电梯作留观区专用电梯;(3)改进中央空调管理:关闭住院病房中央空调的抽风系统,只有送风;(4)对每位留观患者给一独立病房,一套医生专用设施(听诊器箱);(5)请市有关院感专家作现场指导,对留观区硬件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符合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的要求;(6)加强管理,明确标识,划出清洁区、缓冲区、污染区并明确其功能;(7) 院感办公室人员对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工作进行督查;(8)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作息时间,确保医护人员有充足的睡眠,增加医务人员的营养,以确保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投入该疾病的防控之中;(9)每天对发热门诊、医学留观区的医护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10)中药疫防:每天为医务人员提供甲流防治汤。
3.2 明确收治标准,制定收治流程,确定标准化治疗方案
我院在国家、省市疾病控制专家指导下,制订收治医院留观标准如下:与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体温达38℃以上且有流感样症状收治医学观察。
3.2.2 建立例会制度 由发热门诊、酒店隔离区、3个住院隔离留观区负责人每天进行2次汇报。其汇报内容包括:就诊或留观人数,发热人数,病区患者情况,临床疑难讨论,是否使用达菲,是否转院会诊等;建立二线值班制度,由病区负责人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生值班,业务院长坚持每天查房,防保科工作人员每天进行电话随访,对有不适人员临床医务人员上门诊疗服务。
3.2.3 规范医疗行为 每天对患者进行胸片、ECT、血、尿等常规检查,必要时进行生化检查,并进行中药治疗。对甲流H1N1核酸检测阳性者组织院内专家会诊后,再邀市内专家会诊,做好疑似或确认病例的转诊工作。对所有患者建立完整的住院病历。质控人员每天进行一次质量检查。
通过以上措施,对重症患者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转院、早治疗,确保无1病例死亡。
3.3 控防结合,切断传播途径
对每例确诊病例均由防保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每个疫区均进行消毒。对无症状密切接触者采用居家隔离[后勤保障采用三级联防联控,镇、村(居)、组落实专人负责]、住院隔离留观、酒店隔离等多种形式的隔离措施,并且每天对居家隔离的由防保科工作人员进行两次电话咨询,并进行居家宣教,学校老师对全校学生进行电话家访,确保疫情不扩散。
3.4 数据采集严谨,确保数据提供准确
防保科人员负责对全镇发热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个人信息采集,医务科负责酒店隔离及医院隔离观察患者的信息采集,建立时间段数据,并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数据,定时为上级部门汇报数据。
3.5 疫情迅速控制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无1例住院死亡,无1例工作人员发生感染,6月26日下午所有酒店隔离人员解除隔离,6月28日后我市无新发病例,6月30日在我院进行医学观察的人员全部解除隔离。7月1日所有居家隔离者全部解除隔离。我院在上级有部门领导的指导下,本次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并创建了全国闻名的“防控甲型H1N1流感东莞联防联控模式”。
4 我院在本次防控工作中的主要不足
本次疫情防控也暴露了我院在应对大疫情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1)应急预案本身存在不足。在预案中我们没有考虑到医学留观患者的治疗。本次疫情中,我院共征用了3个病区改造为医学隔离观察病区,虽然每个病区均进行封闭管理,但因我院住院大楼不是专用的感染病区,因此距全封闭隔离区要求有一定的距离。 (2)早期对外提供信息不协调。因领导临时需要的数据较多,但因不同时段统计的数据不一,故导致各部门提供的数据有差异,这需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3)医务人员和经验不足。面对这次流感,暴露了我们医务人员的数量和经验不足,特别儿科、防保科、护理人员、院感人员不能适应工作需要,这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这些业务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具体技能的培训,以提高他们防控流感等疫情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