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与两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727 日期:2025-09-29 来源:论文网

     作者:黄学荪,王志强,支爱玉,李铭铭

【摘要】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两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按临床常规剂量加入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后不同时间注射液中异甘草酸镁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24 h内,外观无色澄清,基本无改变,pH变化范围分别为6.50±0.25和5.50±0.16,含量标示量改变范围分别为101.5±1.5和100.2±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以与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色谱法;高效液相;稳定性

异甘草酸镁(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MglG)注射液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国家一类新药,为传统中药甘草中的单一立体异构体,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动物实验及临床的药效、药理和毒理研究表明,异甘草酸镁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及硫代乙酰胺引起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升高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显著减轻D-氨基半乳糖对肝脏的形态损伤,改善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作用,是一种疗效优于其天然异构体、毒性小、安全性大的高纯度药[1]。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说明书的用法用量中仅规定用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目前尚未见有关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其他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报道。为此,我们模拟临床常用药物浓度,按照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考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在24 h内的外观、pH值及含量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试药: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每支50 mg·10 mL-1,批号0804071);异甘草酸镁标准品(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070713);0.9%氯化钠注射液(杭州民生制药,规格250 mL:2.25 g,批号40804022);10%葡萄糖注射液(温州康乐制药,规格250 mL,批号07070603)。

  1.1.2 试剂:甲醇为色谱纯,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磷酸盐缓冲液(pH 7.4)自配[2](称取磷酸二氢钾6.80 g,溶解,混匀后加入0.1 mol/L氢氧化钠约395 mL,加水至l 000 mL,混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超声脱气备用。

  1.1.3 仪器: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包括Waters600泵,2487紫外可见检测器,2695在线脱气机,Empower色谱管理系统,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B2500S-DTH超声脱气机(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pHS-3C精密pH计(上海雷磁仪器厂),YB-2型澄明度检测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厂)。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色谱柱:symmetryC18(150 mm×4.6 mm,5μm);柱温:25 ℃;流动相:磷酸缓冲液(pH7.4):乙腈=78:2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9 nm;进样量:20μL。

  1.2.2 色谱行为。异甘草酸镁标准品在流动相色谱图和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色谱图,异甘草酸镁的保留时间为3.144 s,峰形良好,见图1。

  1.2.3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称取异甘草酸镁标准品2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即得200μg·mL-1的异甘草酸镁储备液,置于4 ℃冰箱中保存;将储备液用流动相逐级稀释,配制浓度分别为4、10、16、20、40、80、100、200μg·mL-1的异甘草酸镁标准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应用外标法,以标准液浓度(X)对峰面积(Y)进行回归,回归方程为Y=13 289X-14 106,r=0.9998,说明该药在4~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1.2.4 精密度试验。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取浓度40μg·mL-1的异甘草酸镁标准液,连续进样5次,记录峰面积,结果RSD为0.382%,表明精密度良好。

  1.2.5 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为408.5μg·mL-1的异甘草酸镁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样品各5份,每份各2.5 mL,分别置入25 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异甘草酸镁标准品储备液2.5 mL,振摇后,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次测定平均回收率,结果见表1、表2。

  1.2.6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两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模拟临床用药,取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分别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和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浓度为400 mg·L-1的溶液。摇匀,室温下放置,分别于0、1、2、3、4、6、8、12、24 h,进行外观、pH值、含量测定。

2 结果

  2.1 外观、pH值变化情况 两种注射液在24 h内均澄清,颜色透明,无明显浑浊、沉淀产生,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24 h内pH值基本保持稳定。

  2.2 含量测定 分别于0、1、2、3、4、6、8、12、24 h,精密吸取各配伍液5 mL,置50 mL容量瓶种,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按2.1.1项下方法测定各配伍液含量。以0 h配伍液中异甘草酸镁含标示量为100%,计算其他时间段内含量,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异甘草酸镁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10%葡萄糖注射液24 h内含量几乎保持不变。

3 讨论

  本研究在文献[3]基础上对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了部分改进: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乙腈=78:22;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25 ℃。检测波长:249 nm,与文献[4]报道基本一致。结果所测异甘草酸镁峰形对称,两种注射液在此条件下不干扰异甘草酸镁的含量测定,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该产品的含量测定。

  配伍稳定性实验表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在24 h稳定,与0.9%氯化钠注射液亦可以配伍使用,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临床上使用提供了用药依据,同时亦拓宽了该药的使用范围。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于2006年底才上市,为一类新药,临床使用时间较短,与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尚未见报道。本实验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只做了两种常用注射液的稳定性观察,与其他输液、注射剂间的配伍稳定性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 李肖玲,孙黎,沈金芳.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正常人体耐受性试 验[J].中国药房,2006,17(4):279.

[2] 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S].2005:附录158.

[3] 沈金芳,逄晓云,孙黎.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人体内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0):769-771.

[4] Shen Jin-fang,Sun Li,LiDuan.Pharmacokinetics of magne- 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fter a single and multiple intrave- nous dose in healthy volunteers[J].Chin J New Drugs Clin Rem,2005,24(2):85-8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