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护理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278 日期:2025-09-2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对其护理过程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疼痛科门诊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4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观察组)21例和单纯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21例,分别采取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和单纯硬膜外镇痛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并对其治疗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面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效果确切。结论 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方法优于传统的单纯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激光治疗仪;硬膜外镇痛;带状疱疹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he use of an ultralaser therapeutical instru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in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 and the effects of nusing.Methods Fortytwo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December 2007 and October 2008 were equally pided into 2 groups,1 observation group and 1 control group.Herpes zoster and its residual neuralgia were treated with an ultralaser therapeutical instru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 and by simple epidural analgesia,respectively.And the effects of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effects of treating herpes zoster and its residual neuralg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using an ultralaser therapeutical instru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and its residual neuralgia in combination with continuous epidural analgesia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raditional simple epidural analgesia and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KEYWORDS ultralaser therapeutical instrument epidural analgesia herpes zoster

  超激光治疗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疼痛物理治疗设备,其在镇痛方面的效果逐渐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1],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侵袭。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无特效疗法。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少则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以往常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较好。我们选取我院疼痛科门诊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观察组)21例和单纯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21例,分别采取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和单纯硬膜外镇痛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比较单纯采取硬膜外镇痛与采取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疼痛科门诊2007年12月~2008年10月收治的42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观察组)21例和单纯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2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45.6±2.1)岁,病程3 d~2 个月;对照组21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44.8±1.9)岁,病程2.5 d~1.9 个月。护理分组为整体性护理组(21例)和个性化护理组(21例)。所有分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具有明显的神经痛,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情绪、年龄、性别等情况对患者疼痛耐受度的影响,以VAS疼痛评分表为疼痛评价标准,两组患者在影响疼痛的因素方面进行比较,各项值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观察组) 观察组在行超激光疼痛治疗仪治疗的基础上,行持续硬膜外镇痛。即运用超激光疼痛治疗仪对疼痛部位及相应病变神经干和神经节照射的同时[3],用硬膜处置管后定时推药或硬膜外腔置管后患者用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每次照射5~6min,每日1次,10d为一个疗程。

  1.2.2 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持续硬膜外镇痛法,即硬膜处置管后定时推药或硬膜外腔置管后患者用自控镇痛泵持续给药,每日注药1次,5次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同时还行抗病毒,增强营养,提高患者体质及抵抗力,必要时也可同时行外部涂药治疗,效果更佳。

  1.2.3 护理观察 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护理研究和观察,进行适时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4],对患者的后遗神经痛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个性化护理组对所有患者采取有个性化的护理,而整体性护理组则采取以往的整体性护理方式。观察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影响。

  1.3 评价标准 疼痛评价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此法简便、灵敏、异性,较可靠。0~3分为有轻微疼痛,但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休息; 4~6分为疼痛影响休息了,应给于一定的处理;7~10分为疼痛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影响食欲,影响生活质量,必须加以处理。以VAS 评分0~3分为有效,4~6分为显效,7~10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与持续硬膜外镇痛组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组疗效较连续硬膜外镇痛组更佳,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例数比较

  2.2 整体性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治疗后比较 整体性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具体比较情况,见表2。表2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体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治疗也应更加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带状疱疹如治疗不彻底,其后遗神经痛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因此,带状疱疹治疗中的镇痛方法研究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超激光疼痛治疗仪的应用和发展,给患者减轻了疼痛。我们采用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治疗带状疱疹,研究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并对其比较研究,获得显著疗效,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运用持续硬膜外镇痛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同时,笔者也对所有患者的在治疗前后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痊愈影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治疗前个性化的护理方式较以往的整体护理有较大的优势,具有减缓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但是治疗后,发现这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故笔者认为较好的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护理方式的选择对其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患者的疼痛减轻及提高护理质量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个性化护理采取针对每位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护理计划的方式,更加贴合患者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护理诊断更加让医务人员了解所欠缺的,以给予患者全面周到的护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进行带状疱疹疼痛方面的治疗时,采用超激光治疗仪联合持续硬膜外镇痛方法的同时再辅以个性化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痊愈康复。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史 珞,邓玲玲.神经阻滞并用超激光单纯神经阻滞疼痛疗效对比[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8,14(4):255.

  [2] 贾世英,高冬梅,刘激扬,等.紫外线加超短波局部治疗带状疱疹49例[J].武警医学,2008,3(19):243-244.

  [3] 杨玉明,梅益萍.干扰素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127例[J].西北药学杂志2008,6(23) :387-388.

  [4] 刘俊杰,赵 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9-247.

  [5] 乔志恒,范维铭.物理治疗学全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9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