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黎巴嫩;维和医院;卫生防病
黎巴嫩位于欧亚大陆之间,地中海东岸,毗邻以色列、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有旱季、雨季之分,气候变化频繁。黎巴嫩是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汇的国家,国内党派林立宗教繁多,各方势力错综复杂争权夺利,政府军和真主党冲突不断。与邻国以色列恩怨纠缠几十年,军事力量相差绝对悬殊,黎以战火也时有发生,对黎巴嫩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领国巴勒斯坦也由于战乱不断,大量难民涌入黎巴嫩并长期驻留,更是增加其国内不安定的因素。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复杂的安全形势使我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自身的卫生防病工作面临考验,现结合实际情况报告如下。
1 卫生防病形势
1.1 保障任务艰巨
工作强度较大 中国驻黎巴嫩维和二级医院属于加强二级医院,保障对象是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东战区来自31个国家的7500名维和人员,包括联合国的军事观察员、国际雇员、当地雇员,还要适当承担对当地群众的人道主义援助,保障任务繁重。保障对象复杂,包含不同种族、民族、宗教和文化,语言复杂多样,维和医务人员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医患交流困难,与在国内工作比较事倍功半。医务人员配备有限,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医务人员的精力和体力过度消耗,容易引起健康问题。
1.2 社会环境复杂
流调展开困难 黎巴嫩国内宗教、政治势力繁多,加上各地聚集的巴勒斯坦难民,政治环境复杂多变。多年频繁战乱,自然环境破坏严重,二级医院的周边基本没有森林和草地覆盖。当地卫生资源贫乏,二级医院附近的马佳永(MARJAYOUN)镇仅有4个诊所,民众缺乏卫生防病知识,流行病学文献难以获得,可能有很多疾病目前尚未得到认知,流调工作难以展开,特别是保障对象中HIV、HBV等病毒携带者多见,给维和人员的卫生防病带来很大的威胁。
1.3 气候变化多端
防护应变不及 当地每年4月至9月为旱季,几乎无雨,由于二级医院营房为类似抗震救灾用的简易房,室内昼夜温差有时大于30℃,日间最高温度可达40℃以上,面临中暑的威胁,后半夜又由于温度很快下降,入睡后保暖不及时而时常受凉感冒。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冬天雪量较大,气候寒冷,路湿地滑,加上黎巴嫩多数道路弯度大坡度高,给外出执行保障任务的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有数据显示黎巴嫩维和人员伤亡的最大原因是交通意外。
1.4 蔬菜水果紧缺
膳食营养失衡 由于战乱环境破坏,黎巴嫩当地蔬菜水果粮食产量低,联合国食品供应多数由黎巴嫩境外采购,种类相对单调,副食品以各种冻肉为主,水果和新鲜的蔬菜较少,国内与国外的饮食口味差别很大,膳食营养不合理,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病。二级医院的维和人员在维和期间因非激烈运动而骨折的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平时。二级医院营区厨房卫生条件艰苦,加上天气原因导致食物易于变质,有食物中毒的潜在威胁。
1.5 生活环境单调
心理压力巨大 黎巴嫩国内外形势复杂,维和警戒级别持续在黄色以上,维和人员长期受到战争、恐怖袭击的威胁,加上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很大。我国维和任务周期相对较长,远离祖国思念亲人强烈,维和医疗分队人员年龄差距明显,生理及心理状态各异,大多感到寂寞孤独。由于安全因素,除执行任务,维和人员不允许离开营区,活动场所狭窄,文体活动单一,医务人员的不良情绪无法得到有效舒缓,容易发生心理障碍。虽然二级医院在心理调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维和期间少数人员还是出现情绪失控现象。
2 卫生防疫对策
2.1 针对薄弱环节
加强维和培训 我国派遣的维和部队在出国前均要进行培训,以熟悉维和军事规则,适应维和复杂环境。个人认为培训应该根据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训练,包括:(1)医务人员体质相对较差,应加强体能训练,以适应恶劣的维和环境;(2)任务区获取各种医学信息困难,应利用国内便利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医学资源,了解任务区流行病学情况,有针对性接种疫苗;(3)维和人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应强化英语口语培训,熟悉任务区居民及友军的宗教风俗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相互交流医学信息;(4)维和行动是新时期新任务,绝大多数队员都很陌生,应加强维和相关知识培训,尤其请老维和队员讲述亲身经历,使维和队员能尽快适应情况,做好心理准备,减轻心理压力。
2.2 合理安排班次
增强体能训练 在人员紧张、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根据任务区情况,科学合理安排轮班,使队员能够劳逸结合,减轻工作强度。利用晨间、闲时有组织进行体能训练,增强队员的防病能力。
2.3 增强防护意识
规范防护措施 维和队员来自不同单位不同专业,工作习惯不尽相同,防护意识强弱不一。联合国规定HIV携带者可以参加维和行动,未经本人同意不得对患者进行HIV检查或公开检查结果。维和实践发现驻黎巴嫩联合国维和人员中的肺结核患者并不少见。加上维和任务区疾病发病特点规律与国内有一定差别。因此,要求每一位维和队员都要树立很强的防护意识,在进入病区时都应该采取标准防护措施,加强病员管理防止进入生活区。外科手术、各种有创性操作、检验标本采集处理及牙科治疗应特别注意血液体液防护,接待处护士和传染科、耳鼻喉科、呼吸科医师应特别注意呼吸道防护,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对医疗垃圾进行专门的焚烧深埋处理。
2.4 多种渠道了解
做好流调工作 除了通过在国内培训时了解任务区流行病学资料外,还可以通过联合国提供的基本材料和前期的维和病例资料,以及给当地百姓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义诊,了解任务区流行病学资料。另外,维和医务人员还要善于通过诊疗实践总结疾病的规律,做好流调工作。
2.5 注意防暑防寒
严格管制车辆 空调是联合国要求的维和部队营房标准配置之一,科学利用空调防暑防寒,妥善维护空调设备,是应对黎巴嫩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快的重要措施。另外,要通过黎巴嫩当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以提前做好防暑防寒措施。要严格控制车辆使用,尽量减少非公外出,外出的车辆要按照联合国的要求以及黎巴嫩当地的交通规则行车,尽量保证行车安全,二级医院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没有发生任何交通意外。
2.6 适当自我保障
保证合理膳食 科学定制联合国食品,对联合国供应的食品严把质量关,妥善保存食品,精心安排食谱,注意合理搭配膳食,营养与口味兼顾,严格执行餐厅的卫生消毒制度,防疫人员定期检测把关,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在联合国食物供应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适当的自我保障尤为重要,在每次换防的物资准备时需要认真考虑后勤保障的需要,补充充足的易于保存营养丰富的食物。在驻地,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采购当地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并给每位队员配发多种维生素制剂,保证合理膳食。
2.7 丰富业余生活
相互舒缓心理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平时利用自己和外军的运动场地,经常举办乒乓球、篮球、足球比赛,也积极参加联黎部队举办的友军间的比赛,组织英语、电脑等兴趣学习小组。每逢佳节还举办联欢会等活动,并邀请友军参加,丰富队员的业余文化生活。二级医院的领导经常对队员进行政治教育和思想交流,提高队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对维和使命的理解。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队员之间应当互帮互助,舒缓队员的思乡情绪和思想波动。通过这些方式保障队员的心理健康,以保证维和医疗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