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冬梅 , 张东峰 , 于明丽
【摘要】 目的 分析低出生体重儿(LBW)相关因素。方法 将出生时体重<2500g的LBW和体重2500g~4000g出生儿127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匹配条件:同医院同期出生(出生时差<7d)、同性别、同孕周。调查可能与新生儿体重相关的父母人口学因素、孕前经带胎产史、孕期因素、孕期保健频次等。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组在母亲年龄≥35岁、农村居住、流动人口、体力劳动、经济收入<1000元/月·人、母亲慢性病史、月经周期≥30d、经期持续时间<3d、宫腔操作史、孕期食欲差、早孕反应严重、胎盘前置、植入、粘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保健频次<5次方面的构成比大于正常体重组,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力劳动职业(OR=2.608,P=0.001)、母亲年龄(OR=1.945,P=0.023)、孕期食欲差(OR=3.364,P=0.001)、胎盘前置、植入、粘连(OR=3.085,P=0.000)、孕期保健频次(OR=0.573,P=0.043)是强相关因素。结论 职业、母亲年龄、孕期食欲、胎盘前置、植入或粘连、孕期保健频次是足月LBW的独立相关因素。
【关键词】 婴儿;低出生体重;相关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
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LBW)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抵抗力低,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且可影响婴幼儿日后智力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2],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人群。LBW发生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经济水平与妇幼保健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本地区LBW发生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现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平舆县人民医院产科2007年4月~2009年12月LBW135例。纳入对象符合:1500g<出生体重<2500g,活婴,孕周≥38周。按同医院、同期出生(出生时差<7d)、同性别、同孕周、出生体重2500g~4000g的条件进行1:1比例配对,共有127例找到配对。其中男124例,女130例。低出生体重组出生时体重1576g~2473g,平均(2382±179.27)g,正常体重组2511g~3969g,平均(3098.32±354.15)g。
1.2 分析内容
自行设计“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1) 新生儿出生体重。(2)父母人口学因素:户口(流动、本地),孕妇年龄,父母学历,职业,父、母(孕前)身高体重,居住地(城镇、农村),经济状况等。(3)孕前经带胎产史:月经周期,月经持续时间,孕次,产次,宫腔操作史,慢性病史。(4)孕期因素 早孕反应,孕早期食欲,胎盘前置粘连植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5)孕期保健频次。
1.3 调查方法
指定同一名医护人员发放调查表,父母现场填写,阅读理解和书写困难者,由研究者解释,调查者代为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根据分娩记录补齐新生儿体重、胎盘情况等项目。
1.4 统计处理
采集资料双输入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资料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层比较
低出生体重组在母亲年龄≥35岁、农村居住、流动人口、体力劳动、经济收入<1000元/月·人、母亲慢性病史、月经周期≥30d、经期持续时间<3d、宫腔操作史、孕期食欲差、早孕反应严重、胎盘前置植入粘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期保健频次<5次方面的构成比大于正常体重组,P<0.05或P<0.01,见表1。表1 LBW单因素分层比较(略)注:*为有统计意义
2.2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
变量量化编码,母亲年龄(岁)<30=0,31-40=1,>40=2;居住城市=0,农村=1;户籍本地=0,流动人口=1;职业脑力=0,体力=1;经济收入(元/月·人)<1000=0,>1000=1;月经周期(d)<30=0,≥30=1;经期持续时间(d)<3=0,≥3=1;孕期保健频次<3=0,4-6=1,>6=2;母亲慢性病史、宫腔操作史、孕期食欲差、早孕反应严重、胎盘前置植入粘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无=0,有=1。结局变量:正常体重=0,低出生体重=1,逐步回归,保留在模型中的协变量是:体力劳动职业(OR=2.608,P=0.001)、母亲年龄(OR=1.945,P=0.023)、孕期食欲差(OR=3.364,P=0.001)、胎盘前置植入粘连(OR=3.085,P=0.000)、孕期保健频次(OR=0.573,P=0.04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OR=0.593,P=0.030),见表2。表 2 LBW条件Logistic回归(略)
3 讨 论
LBW发生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亲代身高体重,父母吸烟饮酒,空气和引用水污染[3],父母优生优育知识掌握情况,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支持程度,家庭暴力[4],孕前有痛经,流产史,孕期负性心理情绪,多胎妊娠,孕期保健,胎盘重量,脐带异常,妊娠合并症,胎膜早破等[5]是LBW发生的相关因素。本研究证明:职业,母亲年龄,孕期食欲,胎盘因素,孕期保健情况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LBW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
黄梅等[6]的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体力劳动者发生LBW的OR=1.810(P=0.030)。本研究体力劳动孕妇发生LBW的危险性是脑力劳动者的2.608倍(OR=2.608,P=0.001),孕期劳动强度太过和不及均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体力劳动者孕期能量消耗多,不能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要,尤其是妊娠中晚期更是如此。另外,体力劳动者多是文化水平低、保健知识淡漠、经济收入少的弱势群体,婴儿出生体重与母亲文化程度正相关[7],与经济收入负相关。孕期食欲差,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足,影响其正常发育,本文证明孕期食欲差发生LBW的OR=3.364(P=0.001),孕期营养状况良好,则胎儿生长发育好,张新利等[7]对我国11个省44个县市的999例低出生体重儿的1∶1 病例对照的回归性分析显示:孕期营养差的孕妇发生LBW的风险是1.93倍,这都佐证了营养状况与LBW发生的相关性。本文母亲年龄与LBW发生的OR=1.945,P=0.023,在扣除了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每增加1个等级(本资料将年龄分为<30岁,31~40岁,>40岁3个等级),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优势增加1.945倍。大龄母亲,机体器官功能发育活跃程度和血管弹性的降低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因此,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妇女应该在生殖功能处于最旺盛时期的24~29岁怀孕。产前检查次数少及产前检查开始时间晚是LBW发生的危险因素,产前检查次数与LBW的发生率间呈负相关关系[8],OR=0.896,P=0.032,本研究证明孕期保健频次每增加1个档次,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性为57.30%(OR=0.573(P=0.043),提示孕期保健频次是保护因素。孕期规范保健,能够及时发现病理妊娠,并作出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导致LBW的潜在危险因素,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母亲孕期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发生足月LBW的危险性是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的8.9倍[9]。本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LBW的OR=3.872,P=0.049;多因素分析也证明是独立相关因素。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足月LBW发生的危险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LBW发生的影响,主要由于孕妇血压高致全身中小动脉痉挛、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10]。
综上所述,体力劳动、母亲年龄偏大、孕期食欲差、胎盘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LBW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保健频次增加是保护因素。在育龄期妇女中应加强卫生保健宣传教育,提高孕妇保健意识,倡导优生优育,孕期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将大龄、体力劳动、孕早期妊娠反应严重、妊娠期有并发症的孕妇列为发生LBW的高危人群管理,进行重点监护,以便及早发现,早干预,减少LBW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良明.中国低出生体重儿抽样调查结果[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 (3) : 149-153.
[2]蔡士香.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及适应行为远期调查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 (1) : 9.
[3]林玲,顾曰萍,阚海东,等.上海市长宁区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2):163-166,170.
[4]李增庆,余延斌,姜芳丽.影响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及巨大儿状况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2000,29(6):572-574.
[5]陈怀玉, 赖雪辉.广州市社区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医院,2008,8(6):146-148.
[6]黄梅,王小燕,岳高峰,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的1:1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9,4(8):73-74.
[7]张新利,刘玉琳,林良明,等.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36(3):158-160.
[8]石杰,张德安,刘纯美,等.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8 (1) :5-7.
[9]姜秀波,宋海霞,张东峰.足月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3):202-204.
[10]吕菊红,邓 峰,李作良.低出生体重儿284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