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门诊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875 日期:2025-09-2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在干预专家门诊患者健康行为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对380例专家门诊患者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健康行为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期间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的反复就诊的患者不健康行为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改变患者不健康行为,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看病次数,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专家门诊;健康行为;健康教育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重视,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为此笔者就2005~2007年间专家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了健康调查,并针对上述人群健康行为进行了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以及电话随访和健康追踪等方式相结合的规范性健康教育,探讨规范性健康教育在干预专家门诊患者健康行为中的应用前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2007年内反复专家门诊就诊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300例,女80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文化程度:初中学历6例,高中学历1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364例。

  1.2 方法

  首先选择2005~2007年内的反复就诊的3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其健康维护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其健康教育干预前的相关健康行为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将上述380例患者纳入本文规范性的健康教育研究。针对所调查患者不同类型的工作性质和疾病,采用就诊期间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包括有强化健康意识、反复训练、强化健康行为的培训方法以及采用电话随访和健康追踪等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规范性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干预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结束后再次对研究调查对象的健康行为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归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

  (1)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前专家门诊患者100%带有带药离院,但能坚持服药的只占67.1%,而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能坚持服药的增加至9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前患者主动吃药占40%,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患者主动吃药占80%,差异有显著性(P<0.05);(3)听从并记住护士的忠告和建议的比例由45%增加至82.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当护士的建议与自己的生活习惯矛盾时,回家后执行健康建议者进行规范性教育前占37.1%,而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占8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身体不适立即就诊由62.9%增加至92.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运动改善由40%增至9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认为身体健康了,工作会更好,规范性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意识有提高30% (P<0.05),见表1。表1 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健康行为调查比较(略)

  2.2 规范性健康教育前、后专家门诊就诊次数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进行规范性健康教育后,患者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其年就诊次数明显减少。

  2.3 分析

  2.3.1 患者共同点

  工作忙,没时间照顾身体,忽略了身体对工作的正确帮助;生活无规律,休息无规律,自我保健意识差;对正向引导接受意识差,疾病得到控制就认为康复了,不必再注意保养和休息。

  2.3.2 文化层次

  面队群体主要为本市居民,文化程度较高,配合良好。少部分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不一,但亦能良好配合。

  2.3.3 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的态度

  (1)对护士说的健康建议配合差,护士的健康要求与自身习惯冲突,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接受。(2)少部分患者对护士的表达方式患者不能接受。

  2.3.4 患者听从健康建议的影响因素

  与文化层次关系较小,与从事职业有一定关系。

  3 规范性健康教育实施策略

  护士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过程中必须注意技巧,有效的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患者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这是非常重要的[1]。面对特殊群体就得采用特殊的方法。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沟通交流的桥梁

  首先,护士打扮要大方得体,稳重端庄,使人产生信任和易接受感。其次,护士语言清晰温和,措辞准确达意,交代护理用途简洁、通俗、易懂,让患者感觉既温馨,又易懂。同时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修养和专业理论水平,熟练技术操作,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自己的信心和对患者的说服力。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1)转变观念,尊重患者习惯,采取患者能接受的、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取得结果完全不同,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2)将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化在言语中,针对不同对象谈及不同的情况。(3)护士可视不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可直言,有的需婉转,做到既能让患者理解,又不增加其精神压力。

  3.2 对患者的规范性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指健康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健康保健意识,并且自觉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2]。针对患者的特殊性,我们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

  3.2.1 强化健康意识

  (1)反复向患者讲解健康的身体对工作生活的帮助,举出名人、伟人、身边熟悉的人为实例进行参照。强化主动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意识增强。(2)强化工作与健康的相辅相成。健康的身体是好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障。可以举出很多古今实例,给患者作参考,进行良性刺激。(3)语言教育,书面资料。抓住进行任何操作的机会,随时考考,增强记忆,并指出不良习惯的有害之处,以充足的理论和事实根据说服患者,改正不良习惯。

  3.2.2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教育方法

  (1)对企业家,应该突出他们在企业中的导向作用。强壮的体魄、健康的身体,对企业来说,就是生命,就是活力,就是希望。增强他们重视身体健康的意识。(2)对个体成功人士,应该强调,健康的身体就是金钱,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挣更多的钱;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可以让自己及家人生活得更好;健康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生活会更幸福。(3)对厅局级及以上干部,则强调健康的身体是党和人民的希望,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可以为人民大众谋求更好的福利,带领大众,更好地建设咱们的国家。他们身体的健康是人民大众美好生活的有力保障。

  3.3 改变健康行为的相关措施实施策略

  (1)门诊就诊期间强化健康行为。对患者进行的每一次治疗或护理,都抓紧机会进行指导帮助和强调。这样,深入记忆,不断纠正不良习惯。(2)离院后随访。要强调健康行为的持续性和良好效果,鼓励患者坚持。(3)强调主体自觉性。鼓励自觉维护健康,电话随访,起到提醒促进作用。让患者深刻理解小病早防的重要性,防患未然,以免转成大患,于公于私均有利。(4)充分利用家属和身边人的力量。家属的督促具有促进作用,可以发动他们的力量,提醒、督促和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的维护,必要时可以电话告诉医护人员,再通过医护人员进行督促。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

  4 小 结

  患者来专家门诊,基本均带着极度信任的心态来就诊的,因此,在专家门诊就诊过程中,就应该得到更优良的治疗服务[3-4]。专家门诊的建立增强了医院的活力,促进了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扩大了医院知名度,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确保医疗服务质量,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患者的满意和社会信誉。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运行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发展和改进,充分发挥特需医疗服务的特色,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更加满足需要,加快医院与国际接轨。但在进行健康教育过程中,对一些特殊群体,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尽管他们可能对护理工作不能很好配合,对健康教育的执行和改变健康行为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时间过程和差距,但我们决不能放弃。为此,不论患者的身份有多么特殊,我们要坚持一个理念:他们是我们的患者,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健康教育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不断提高自己职业素养、文化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学习;分析患者,分析自己,寻找突破口,以强有力的理论和事实,以及真诚帮助患者的耐心,让患者感受真诚,接受健康教育。强化健康意识,改变其不良的健康行为,提高其生命的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患病住院次数,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及人民大众服务,这样,就达到了我们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

  [2]李继坪.社区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39.

  [3]叶玉琴.开展特需专家门诊的探讨[J].中华护理管理杂志,2002,18(9):563-564.
  
  [4]张晓萍.特需门诊管理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5,19(4):35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