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层医院 ;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有害健康的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医院是健康教育重要的地方,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我院地处三江并流的腹心地带,于川、藏毗岭,居住着十多种少数民族,以藏族居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所以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较多,经过几年在工作中的探寻与摸索,寻找到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医院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者与护理方面
1.1.1 管理者观念和知识更新不够,投入不足,使健康教育成效不佳,而且护理管理上缺少管理督促,缺少对健康教育效果的监测评价,使之流于形式。基层医院护理工作具有紧张繁忙、任务重、分工不细、病种多等因素,影响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1.1.2 缺乏教育时间
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抢救工作、常规的治疗与护理技术操作占据了大量时间,难抽出时间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1.1.3 缺乏教育知识和技能
基层医院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健康教育材料少,护理人员以中专毕业为主,学历偏低,其知识结构远不能满足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新护理模式的需求。护士不仅缺乏相关专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护理知识,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而且缺乏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公共关系学以及各民族相关文化知识了解不足,不能及时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难以对病人实施完整高效的健康教育。护士缺乏与患者交流及沟通的技能,民族语言沟通障碍,不能有效沟通,信息交流不当效果欠佳。
1.1.4 健康教育时机不当,不能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患者刚入院时情绪不稳定,顾虑重重,这种情况下护士所做的健康宣教往往效果不佳。护士应首先观察病情,处理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与患者交往的过程中,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患者最关心的问题,随机根据内容进行教育。
1.2 病人方面
1.2.1 对疾病认识不足
多数患者生活在偏远的高原牧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受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的限制,对自身保健不重视,当患了疾病到非治不可时,才到医院治疗,其目的也只是救医治病,解除痛苦。
1.2.2 文化层次差别
对医学知识渴望程度不同,接受程度不同,与病人对自身疾病的重视程度、家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高低等有关。大多数患者不懂汉语,语言交流发生障碍,对一般常规的问诊都得不到回答。
1.2.3 对护士信任度偏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病人对护士健康教育能力持怀疑态度,只相信医生解释,加之医生与护士解释的程度不一致,也易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2 对 策
2.1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管理者定期检查或考核健康教育工作,注重护士之间的相互交流,总结经验,力求在实施过程中达到共识,从而确保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将检查结果与量化考核挂钩,促使护士把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必须实施的护理行为。
2.2 医院应适当加大投入,重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点与需求制成各种健康手册、幻灯、录像等,使病人能够享受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3 加强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和优良的品质,才能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的工作。要提高护士教育水平,必须强化护理健康教育知识能力的培养,采用短期培训、外出进修学习、业余自学、专题讲座、定期考核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理论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高职称、高学历和高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带教作用。
2.4 培养良好的交流沟通技巧
利用空余时间,学说不同民族的常用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沟通知识和沟通技巧,围绕病人的病情、心理反应,将教育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解释。
2.5 合理安排健康教育时间及方式
在工作中制定妥善可行的教育计划,在各科室,接同病种、同手术、同检查项目、心理问题大致相同以及语言沟通及接受能力大致相同的,分组进行集中宣教,还可利用发药、各种治疗操作的时间进行健康宣教。针对住院患者的文化水平不等、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强硬执行,根据接受程度、耐受时间的长短、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如主动示范、图谱、电视录像、广播电教等。对文化程度高者提供科普资料、健康报、简单易懂的医学及生理常识等,并告知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行为干预,使其能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
2.6 做好院外教育
因不少患者受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的困扰而提前出院,不能获得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此,我们在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的同时,发放了健康教育指导卡、门诊小病历,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病疾名称、治疗情况、出院时状况、出院后须注意的情况等,对患者的电话咨询,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
3 结 论
我院地处滇西北高寒地带,海拔在3380米,主要服务对象是藏族。因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民族习俗、受教育机会等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缺乏基本的自我保健和防护能力,尤其是交通不便、贫穷直接导致患者就医困难,使患者健康受到较大影响。而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对民族地区人民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护理的一项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陈锦治.健康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