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例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851 日期:2025-09-2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能满足各种输液要求,特别是胃肠道术后病人因禁食需大量长期输液时,为其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有利于及时给药,是胃肠道术后支持治疗的主要途径,同时又因其具有保护血管,保证输液速度,减轻病人频繁接受穿刺的痛苦,并且对血管刺激性小,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现将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对70例胃肠道术后病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0例患者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是30~61岁。其中胃大部切除术后14例,胆囊切除术后28例,胆道探查、胆肠吻合术后13例,结直肠手术后15例。一次穿刺成功60例,一次性成功率达85.72%。有62例病人自留置针穿刺成功一直保留到静脉支持治疗结束,保留时间最长7d,最短2d,因发生静脉炎拔管2例,烦躁患者自行拔管3例。未见液体渗漏、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2 静脉穿刺与留置

  2.1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护理人员用肥皂水清洗双手。选用3m透明敷贴和山东威高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根椐患者年龄和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留置针,注意针头有无倒钩,套管有无破裂、开叉及起毛边现象。备齐棉签、2%碘酊、75%酒精,备好输液的药液,连接一次性输液器,排尽空气备用。选择相对较粗、直、有弹性、远离关节、无静脉瓣等利于固定的静脉,多选用前臂静脉、大隐静脉等。穿刺前护士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诉患者使用留置针可以反复多次输液,免去了每日穿刺的痛苦,以取得患者的合作,使其精神放松, 穿刺时血管不至收缩,处于最佳状态。

  2.2 穿刺方法与留置

  在穿刺上方10cm处扎好止血带,用2%碘酊消毒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直径>8cm,再用75%酒精脱碘。嘱患者握拳,护士用左手固定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使针尖斜面向上,于静脉的上方与皮肤呈30°左右缓慢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约15°继续进针1~2mm松开止血带,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向穿刺血管方向推进塑料套管完全进入静脉,右手拔出针芯。掌握好针芯不能回退过早,如回退过早,软管腔内无支撑易造成送管时针体弯曲,导致穿刺失败或不能维持较长的输液时间,证实通畅后用透明敷贴将针眼处针翼周围皮肤覆盖并固定,贴膜勿将肝素帽与输液器针头连接处盖住,用一条胶布固定肝素帽及皮肤,消毒肝素帽,将输液头皮针插入肝素帽输液,胶布分别固定针柄及延长管。封管液配制:0.9氯化纳注射液,加肝素钠。

  3 护 理

  3.1 心理护理

  在穿刺前要做好解释工作,讲解留置针给其治疗带来的好处,消除患者紧张心理,使其了解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征求病人同意。

  3.2 静脉留置针的观察

  护士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疼痛、有无渗漏,如有上述现象时应立即拔针更换穿刺部位。如有红肿、硬结、疼痛,可用25%硫酸镁局部湿热敷。

  3.3 封管

  对于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要使用生理盐水封管,6~8h一次;对于一般患者,肝素液封管明显优于生理盐水,保留时间延长,可维持12h[1]。封管时每次以5ml为宜(肝素盐水浓度为100u/ml),采用脉冲式推注,剩余2ml时边推边退针,正式封管速度不宜过快,要确保留置针管腔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总之,每次输液完毕都应正确封管,正确使用封管液的剂量及封管方法。

  3.4 健康宣教

  置管期间嘱患者手臂活动幅度不可过大,避免针头在血管内来回转动,以减轻对血管内皮机械性损伤,防止感染的发生。避免肢体受压或用手按压留置局部。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接不牢,如敷贴粘接不牢,可小心撕去透明敷贴,用2%碘酒、75%酒精消毒针口及周围皮肤,待干后重新用透明敷贴固定,以延长保留时间。

  3.5 拔管

  沿血管方向,轻柔地将留置针拔出,拔针后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2~3min,防止出血,可用75%酒精消毒穿刺点预防感染。正确操作及严密观察护理可延长留管时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将套管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d,我国尚无统一规定。有报道留置针留置时间一般为5d[3],在无静脉炎发生时,留置7d也是完全可行的[4-5]。

  4 体 会

  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后在血管内留一中空软管,不受体位等影响,不易穿破血管至液体外渗,易于固定,患者在躁动时不易脱出,可较长时间保留,同时又能快速给药,能满足胃肠手术后患者需要快速大量长期输液的要求,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输液质量。
  
  为保证静脉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我们认为首先护士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其次要选择远离关节部位的静脉,便于固定且病人活动不受影响,一般选择手背、足背、前臂桡侧等处静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直径不小于8cm,每天更换输液皮条,输液前橡皮封口也应用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并妥善固定。严格把握给药浓度和输液速度,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参考文献


  [1]饶庆华,王之风,李宝丽,等.小儿浅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0,15(5):329-330.

  [2]张家荣,李翠芳,吕义荣.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步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438-439.

  [3]陈路,卦悦,宋爽.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9.

  [4]李小燕,刘甲.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21.

  [5]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2)78-7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