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方式在口腔白塞病中的效果比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858 日期:2025-09-21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口腔白塞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200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55例口腔白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2例和个性化护理组2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仅行常规护理,而个性化护理组则实行个性化护理,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无论是在治疗效果还是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 对口腔白塞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关键词】 口腔白塞病;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

   为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口腔白塞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对55例口腔白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分组护理,观察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2月~200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55例口腔白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2例和个性化护理组2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的22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12~58岁,溃疡个数2~11个,直径1.8~7.5 mm,病程1.0~3.5年;个性化护理组的23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14~55岁,溃疡个数为3~13个,直径1.6~8.2 mm,病程1.2~3.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溃疡情况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使用0.5%达克罗宁溶液于进食前涂布口腔溃疡处以止血[1],也可根据情况选用苯海拉明等药物进行治疗,含漱剂选用0.1%高锰酸钾溶液等进行含漱,同时采用冰硼散,锡类散等散剂涂布于溃疡处,每日根据情况数次应用[2]。全身治疗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溃疡部位、疼痛等症状体征的护理,同时给予饮食、体位等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心理状态及各自溃疡的情况进行护理,做到因人而异,合理施护。同时护理人员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其安慰鼓励及疏导,疏导其负性情绪,将心理学知识融合到护理实际工作中[3],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疏导。关爱患者,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价标准

  痊愈:溃疡愈合;有效:溃疡面明显缩小,症状得到控制;无效:溃疡面无缩小或者进一步扩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及护理后7、10 d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护理7、10 d后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略)]

  由表1可见,在治疗护理7 、10 d时,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性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个性化护理组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

  3 讨 论

  口腔白塞病与遗传、免疫、纤溶、循环系统障碍及病毒、结核、梅毒等感染有关[4]。其表现为口腔黏膜的反复发作性溃疡,而且生殖器、皮肤、眼部等也常受累,关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受累较少见[5]。在我国女性较多见,而在内脏及眼受累情况方面,男性则较女性多见,发病年龄跨度较大,且从发病到临床症状全部出现时间较长,一般为5年左右[6],临床表现与其他皮肤病较不易区别,故易误诊。其治疗护理十分重要,本文中就个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组在口腔白塞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笔者发现个性化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表明对口腔白塞病患者根据其疾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是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口腔白塞病患者而言,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Navarro S,Ricart JM,Medina P,et al.Activated protein C levels in Be-hcet's disease and risk of venous thrombosis[J].Br J Haematol,2004,126 (4):550-556.

  [2]朱红波.以肠穿孔为首发表现的白塞氏病1例[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72.

  [3]Toydemir PB,Elhan AH,Tukun A,et al.Effects of factorⅤgene G1691A,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gene C667T,and pro-thrombin gene G20210A mutations on deep venous thrombogenesisin Behcet's disease[J].J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0,27:2849-2854.

  [4]张卓莉,彭劲民,侯小萌,等.1996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荟萃分析[J].北京医学,2007,29(1):10-12.

  [5]董 怡,宋 慧,石振峰,等.白塞病合并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临床特点[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8,(2):67.

  [6]Hassard PV,Binder SW,Nelson V,et al.Antitumor necrosis factormonoclonal antibody therapy for gastrointestinal Behcet’s disease:acase report[J].Gastroenterology,2001,120:995-99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