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补救方法。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植管补救。 结果 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通过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植管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100%,治愈4例(57.14%),有效2例(28.57%),无效1例(14.29%),总有效率85.71%。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硬膜外管确实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应用于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后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手术失败;硬膜外管;注射针头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经皮泪囊鼻腔吻合、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吻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鼻腔的基础病变、泪囊大小等种种原因泪囊鼻腔吻合失败病例并不少见。我们近3年来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在门诊植管补救治疗7例泪囊鼻腔吻合失败的病人,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近3年来门诊治疗7例泪囊鼻腔吻合失败病例,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3~56岁,平均42岁。其中1例为经皮泪囊鼻腔吻合术后,6例为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吻合术后,术后1~5年,1例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溢泪症状根本无改善,6例为3个月到1年后逐渐出现泪道阻塞及溢泪症状。泪道冲洗不通,4例伴有脓液返流。鼻内窥镜下检查均为吻合口阻塞。
1.2 治疗方法
(1)爱尔凯因滴眼液结膜囊表面麻醉。爱尔凯因、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混合液作同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并收缩鼻粘膜。(2)加工硬膜外管。取一根硬膜外管,取一颗眼科球后注射常用的5号注射针头。对于泪小点较宽大的患者,可直接将5号针头从硬膜外管一侧距钝头端约3~3.5cm处刺入官腔内,并使针尖一直抵达硬膜外管前端。对于泪小点偏小的患者,可先处理硬膜外管:双手拇指、食指持硬膜外管,双手间距离在5~10cm,双手向外均匀用力牵拉,同时将硬膜外管靠近酒精灯火焰加热,将硬膜外管拉断后发现断端已形成圆锥状。用力的大小和拉断的快慢可控制锥尖部分的长度,锥尖部分宜短不宜长,以利于5号针头能抵达前端。然后用前述方法将5号针头导入硬膜外管。在针尖前方剪断硬膜外管锥尖部分,并在酒精灯上稍稍加热尖端,使其变钝。(3)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泪小点(上下泪小点均可),将带5号针头芯的硬膜外管探入泪道,直达泪囊,在泪囊内侧壁探寻粘膜薄弱点,即泪囊鼻腔吻合口处(可预先在鼻内窥镜下观察泪囊鼻腔吻合口的位置,以掌握进管方向),探准位置后,加力穿破泪囊鼻腔吻合口(要注意确实探入吻合口,对于筛窦骨质偏薄的病例,防止探入筛窦),进入鼻腔,在退出注射针头的同时继续前送硬膜外管,将硬膜外管从鼻腔拉出。截取合适长度硬膜外管,妥善固定面部。如果遇到鼻中隔偏曲病例,硬膜外管抵在鼻中隔上不易穿破吻合口,可让助手在鼻腔吻合口旁放置一血管钳,隔开鼻中隔与鼻腔外侧壁粘膜,有利于硬膜外管突破吻合口。(4)植管成功后,口服抗菌素5天,留置硬膜外管3个月拔管。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泪道通畅;有效:溢泪症状改善或消失,冲洗泪道畅通或加压冲洗畅通;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泪道冲洗不畅通。
2 结 果
2.1 操作应用
导入5号注射针头的硬膜外管硬度比一般泪道探针硬度还要大,可顺利探入并穿过泪囊鼻腔吻合口,作为吻合口阻塞的再通补救治疗,操作简便,一次性植管成功率100%。
2.2 临床疗效
7例患者均门诊顺利完成治疗,术后2~3个月拔出硬膜外管,泪道冲洗通畅。随访6个月到1年,治愈4例(57.14%),有效2例(28.57%),无效1例(14.29%),总有效率85.71%。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3 讨 论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经皮泪囊鼻腔吻合、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吻合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鼻腔的基础病变、泪囊大小等种种原因泪囊鼻腔吻合失败病例并不少见。手术失败后的再通治疗方法很多,或选择经皮或鼻内窥镜下吻合口瘢痕切除等再手术治疗,或鼻内窥镜下激光手术,肖满意等用鼻泪管支架治疗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但再次手术治疗、鼻泪管支架成本较高,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周欣采用自制的输液管由吻合口插入泪囊作支撑引流[2],但放置支撑引流管不易固定,容易脱落。黄涵通过泪小点探通吻合口后植入塑料管的方法[3],但硬膜外管植管难度较大。我们用5号注射针头导入硬膜外管,极大的增加了硬膜外管的硬度,比一般的泪道探针的硬度还要大,可顺利探通吻合口,探通、植管一次完成,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同鼻泪管支架的有效率相似,虽然有面部固定硬膜外管影响美观的问题,但仍不失为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补救的一个良好可选方案。
参考文献
[1]肖满意,张子曙,朱晖.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阻塞的支架植入治疗[J].国际眼科杂志,2004,4(3):475~477.
[2]周欣.鼻腔泪囊吻合手术失败的再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1):75~76.
[3]黄涵,丘少杰.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的处理[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