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汁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行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胆漏15例,均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2天发现胆漏。7例3天后再次手术,8例行保守治疗,7天~1月后治愈出院。结论 术者经验不足,术前准备不充分,过分强调小切口,麻醉不完善,胆囊嵌入肝内及肥胖病人显露不充分等易出现损伤发生胆漏。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汁遗漏; 原因
为探讨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汁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现将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7年间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就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7年间行胆囊切除术420例,发生胆漏15例。胆漏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7~57岁,平均43岁。15例均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2天发现胆漏。7例3天后再次手术,其中2例半年内先后3次手术;1例终因肝硬化腹水,严重黄疸死亡;8例行保守治疗,7天~1月后治愈出院。
总胆管横断2例,副肝管横断1例,胆囊颈管结扎线松脱或缝扎撕裂伤出现胆漏3例;胆总管肝床缝合缺陷、损伤7例,本组在术中发现胆总管误切横断2例,松解两端后减少张力,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5例行胆总管空肠Rouxeuy吻合。8例行负压引流等保守治疗,7天至1月后治愈。
2 讨 论
出现以上胆漏原因[1,2]:首先是术者经验不足,解剖不清晰和结构异常,其他原因如化脓性胆囊炎等是胆囊切除导致损伤,是出现胆漏主要原因。在不少情况下,胆管损伤也常发生于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常常是由过分自信,麻痹大意,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仔细;过分强调小切口,手术野暴露不充分易出现损伤,麻醉不完善,胆囊嵌入肝内及肥胖病人显露不充分等都会导致导致损伤出现胆漏。 2例胆总管误切横断,误切原因是局部解剖不清,未按程序操作,误将胆总管认为是胆囊而予以切断。我们提倡“早发现,早期处理”。术中将两端游离,减轻两端张力,及时予以胆总管端端吻合,用0~1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T管支撑,T管从吻合上方或下方另行切口置引流,胆囊三角区放置引流管引流,支撑管最少放置3个月,引流管4天以后可拔出。我们通过以上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发生胆漏的另一些原因主要为胆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术中难以发现;急性炎症时胆囊管水肿致结扎线松脱或结扎线割伤后产生漏胆。我们体会是:切除胆囊时应尽量保留胆囊浆膜以便缝合胆囊床,对胆囊管应予以双重结扎或缝扎,力度要适中,常规检查切除之胆囊标本。在术中遇到出血时则用纱布压迫出血点,防止盲目钳夹损伤胆管。关腹时用白纱布放置胆囊床1~2分钟后取出,以便发现胆漏加以处理。
3 结 论
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汁遗漏的原因主要是术者经验不足、解剖不清晰和结构异常,胆管损伤也常发生于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常常是由过分自信,麻痹大意,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操作不仔细;过分强调小切口,手术野暴露不充分易出现损伤,麻醉不完善,胆囊嵌入肝内及肥胖病人显露不充分等都会导致损伤出现,应引起外科医生的高度注意,防止发生术后胆漏。对化脓性或炎症重者手术后保守治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成盘吉,陆松春.胆道术后胆漏35例教训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7):307.
[2]席广君.胆道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