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关键词】 高原;基层官兵;五官健康;过渡适应期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受检者为驻地支队及平原急进部队官兵,共计2723人,全部为男性,年龄17~38岁。其中常驻部队1248人,急进部队1475人;海拔3700米以上部队1774人,海拔3700米以下部队949人。
1.2 方法
按本次任务特点,将入驻高原1年以上为常驻官兵,5个月以下为急进官兵,并根据地理特点将海拔3700米以上与3700米以下官兵进行分类对比,了解不同海拔对常驻与急进官兵健康状况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急进部队与常驻部队与五官疾病患病率关系
见表1,急进部队在五官常见疾病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常驻部队,主要为鼻炎、鼻粘膜糜烂出血;耳鸣、听力下降;咽炎、牙龈炎、结膜炎等,总患病率达56%,常驻部队为38%,二者在总体发病率及分别发病率上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1 急进与常驻部队所患疾病构成 [n(略)]
2.2 不同海拔高度与五官疾病患病率关系
见表2,大于3700米海拔五官常见疾病患病率为59%,3700米海拔以下患病率为27%,二者总体发病率及分别发病率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表2 不同海拔与五官疾病关系 [n(略)]
3 讨 论
从对2723名高原基层官兵体检结果分析来看,急进官兵五官疾病患病率较常驻官兵高,随着海拔增高,五官疾病患病率也随之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除结膜炎外,相互之间发病率比较均差异性显著(P&<0.05)。且急进部队与高海拔部队鼻炎、鼻出血、耳鸣、咽炎、牙龈炎等发病率较高。究其原因:(1)平原官兵在进入高原后,人体需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过程。在此期间,由于缺氧,风速大,气候干燥,低温,昼夜温差大,同时高原红细胞增多,血液粘滞度升高,血管脆性增加,血管痉挛,血液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改变[1],容易出现耳鸣、耳闷、眩晕甚至听力下降、鼻出血、咽部不适、牙龈肿痛等现象。缺氧及心理上的不适应,也可导致官兵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凉感冒,引起五官疾病。在通过半年至1年的过渡适应期,可逐渐恢复正常,而常驻官兵基本上已适应了1年以上,已过了过渡适应期,其五官发病率已开始下降。(2)海拔高度对人体影响很大,海拔3700m以上,气压变得更低,缺氧更严重,空气更干燥,昼夜温差大,五官调节功能更差,呼吸和循环系统受影响更明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五官疾病的发病率。这在急进部队与常驻部队都有所体现。当然,常驻部队在经过较长的适应期后,相比急进部队发病率也明显下降。
通过本次对2723名高原基层官兵五官健康状况体检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官兵在平时的训练中,应加强身体和心理等多方面的训练,优良的身体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心理是预防一切疾病的基础,要有意识的,科学的加强缺氧训练,和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的训练; (2)高原推进应尽可能逐步推进,以便让官兵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3)高原训练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过度疲劳;(4)加强官兵心理卫生教育,建立起良好的自我保护及防御能力[2];(5)保持室内有较高湿度,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1]; (6)训练、执勤过程中,要防止在冷空气中长期活动,要避免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及雪光照射,防止雪盲;(7)卫生队要备用常用的麻黄素滴鼻液、薄荷滴鼻液,眼药水,润喉片等,已预防鼻腔干燥出血、咽炎,中耳炎等五官疾病;(8)患有严重五官疾病的官兵,应及时送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或返送回低海拔区。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59~1060.
[2]洪少勇,王晓丽.新兵适应能力水平同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8,17(9):78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