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肛周脓肿;护理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以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将反复发作。术后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速度,正确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以下。
1 护理措施
肛周脓肿患者230例,通过有效治疗与术后护理,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1 体位护理
术后告诉患者平卧4~6小时,使肛门局部适当受压有利于止血,此后改为屈膝侧卧位,请勿剧烈活动。
1.2 常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小时内严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或出血,如病人感觉便意强烈,包扎敷料渗出鲜血、脉述、面色苍白、心慌,应考虑出血的可能,立刻报告医生,查看切口,有活动出血的配合止血。术后病人体温可略升高,是因机体对手术刺激的反应,一般不超过38℃,1~2天可恢复正常,无需要处理,如果体温继续升高或3天后发烧,则应查看伤口有无感染或并发症,及时给予物理降温,鼓励患者多饮水,如患者出汗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给予静脉补液,加强抗炎治疗。
1.3 疼痛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程度,注意面部表情、面色、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术后与患者交流,要鼓励患者准确表达疼痛部位、强弱、性质以及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制定合理的疼痛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保持病区安静,提供有利的休息和睡眠环境,按时巡视病房,协助患者翻身,取舒适卧位,指导患者采用分散注意力及放松技巧,讲解缓解疼痛的方法。若因肛管内填塞纱卷引起的疼痛,及时向医生说明后视情给予拔除,或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口服、肌注镇痛无效者,即行静脉留置镇痛泵镇痛,使用镇痛泵时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不良反应,通过护理措施加以防治[1]。
1.4 尿潴留护理
排尿困难是术后病人常见并发症,因麻醉后引起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术后肛门敷料填塞过紧或疼痛引起反射性尿道痉挛,腹胀和排尿困难,首先消除紧张情绪,用热水袋敷小腹,听流水声来刺激诱导排尿,穴位针灸,或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mg,无效时行导尿术,在留置尿管期间,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严密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状,并做好会阴护理,如果放置导尿管超过3天,应用呋喃西林溶液作膀胱冲洗,每天2天,预防逆行感染。
1.5 饮食护理
手术当天可进流质饮食,第2天可正常饮食,要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应多吃富含高纤维素或含多种维生素的食物。控制患者术后1~2天再排便,此后保持每日一次排便,防止便秘,口服蜂蜜、润肠液,禁止进不洁食物,防止腹泻,以免增加大便次数影响伤口愈合。
1.6 换药护理
伤口换药的好坏,是手术成败与伤口愈合的关键。若忽略了伤口的术后护理,手术也容易失败。换药一般在大便后进行,最好每天换药一次,一直到伤口痊愈。换药前先用碘伏或者中药熏洗肛门局部。换药时清洁消毒切口、脓肿及内口,初期脓液较多时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或者甲硝唑冲洗脓腔。注意始终保持引流口引流通畅。
1.7 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出院时伤口尚未完全愈合,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按时复诊换药,肛门、会阴部清洁、干燥。多饮水、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保持大便通畅,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久蹲。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久站、久坐、久蹲的工作人员应注意休息,经常变换体位。
2 护理体会
通过我们对肛周脓肿患者的术后护理,我们体会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除应有牢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术后2~3天内一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防止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精心更换伤口敷料,是手术伤口愈合快的一个关键问题。饮食护理也非常重要,做好饮食护理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另外肛周脓肿病程一般较长并反复发作,多数病人对手术治疗信心不足,经常产生恐惧、忧郁情绪,因此我们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疼痛、预防尿潴留、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总之,采取上述护理措施对病人精心的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使其早日康复[2]。
参考文献
[1]张玲.肛周脓肿35例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J],2008,11(8):32.
[2]刘淑萍,刘建芳.肛瘘病人的护理体会[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