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术室;工作人员;危害因素;防护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举世瞩目的艾滋病(AIDS)病例的增多,工作量的明显加大,工作节奏加快,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压力明显加大的环境里,其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1 职业危害
1.1 生物感染 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如针刺损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针刺损伤的本身,还可传播疾病,易感染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另外,对具有传染性疾病患者手术物品处理不彻底,尤其是急症患者手术所用物品,多数护士仍按照一般手术物品处理。这是造成自身感染与交叉感染的一大隐患。
1.2 麻醉废气 随着吸入麻醉药在手术室中应用的增加,弥散在手术室内的麻醉气体势必造成手术室环境的空气污染。安氟醚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的麻醉药,吸入安氟醚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肝功能损害[1]。它们长期低剂量存在于手术室通过皮肤,呼吸道而进入人体。
1.3 化学消毒剂 手术室环境相对封闭,空气流动性差,工作中接触的化学消毒剂如甲醛、戊二醛等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另外,电刀切割时产生的雾气有致癌作用,若不及时通风换气,对人体损伤极大。
1.4 X线的辐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较多。大量的科研报道已证实X线辐射对身体的组织器官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少量多次接触放射线,可因蓄积作用致癌、肝肾功能受损,抑制骨髓造血功能[2]。女性工作人员孕育畸胎、流产和宫外孕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人群。
1.5 工作负荷大 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工作量大、时间、饮食不规律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使人心理、生理极易疲劳。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病、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痛、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燥等。 长期的疲倦感还会使她们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如头疼、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3]。
1.6 心理压力过大
1.6.1 差错事故的压力 在手术室内任何一个操作都要求工作人员有熟练的技术,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尤其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要求举证倒置,这就要求手术中的实际操作和事后的医疗文件记录都必须及时准确。若记录有误,一旦事故、纠纷发生将对自身带来很大不利。这都形成心理和生理双重压力。
1.6.2 知识储备不足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发展,无论在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实践操作等方面都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医生经常进修各项新技术新业务,可护士却很少有进修新业务的机会。结果导致医生开展新业务,而护士却没有办法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必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从书上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否则就会被进步的技术和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另外,在实习带教方面,由于医学体制的改革,实习生的学历参差不齐,有中专、大专、本科的,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而一些年长的带教老师缺乏知识的更新,难免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1.6.3 传统观念、人际关系的压力 人们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手术室护士就是递刀、递剪、准备物品之类的简单器械劳动。护士做的事、说的话都不被认可和重视,使自尊心常常受到伤害。手术的正常进行有赖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等多方面的密切配合。而现实中医生的付出得到认可和尊重,而护士的工作则不被尊重和理解。因此,医护关系、护患关系都成为压力的来源。
1.6.4 改革和竞争的压力 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医疗体制不断完善和改革。全员聘用、能者上、劣者下的人事制度同样给大家带来压力。
2 解决对策
2.1 术前访视患者,做好防备 术前必须了解病人的病史,肝功、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阳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手术间应单设,并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该手术间工作人员尽量避免出入,同时监督与本台手术无关人员禁止出入术前巡回护士配制0.2%过氧乙酸1000ml盛于专用容器中,置于手术间,以使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给病人操作前后随时洗手,手术间门口铺一块用0.5%过氧乙酸浸透的台布,以减少因工作人员进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手套如有破损,立即重新更换消毒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呕吐物。一旦有皮肤损伤应立即挤压伤口排尽污血之后马上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手术切下的标本应在容器外注明(+)。手术完毕,所用器械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流水冲净,擦干上油打包后行高压灭菌。所用一次性敷料装入污物袋封口后焚烧。对急症病人未进行化验或未确诊的手术一律按感染手术处理。
2.2 加强室内流通,减少废气污染 定时开窗换气,添置空调设备,对接触麻醉剂的医护人员,在使用吸入性麻醉药物时,如安氟醚、异氟醚、笑气等,现配现用,将密闭不好的麻醉机进行检修,术前根据手术时间和病人体重进行配药,尽量减少药量从而减少废气的排放。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作人员在污染环境中滞留的时间。在室内安装通风换气系统,减小室内废气浓度。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现配现用,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消毒剂,若工作中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一定及时用清水反复冲洗,减轻其刺激性。甲醛等刺激性强而灭菌效果不好的消毒液应逐步被淘汰。
2.3 对X线的防护 参加术中需拍片定位的手术,有条件者可穿防辐射铅衣。在无法躲避时尽量使身体不进入直射线中,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 如经常参加此类手术,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测血小板、白细胞的数量。
2.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保持充沛的体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早餐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行重大手术需长时间站立时,洗手护士上台前应用弹力绷带护腿,站立时也可两腿交换用力。平时休息和睡觉前多做下肢抬高运动。多活动颈部,经常按摩颈背部穴位。工作之余尽快补充能量和水分,注意休息,使自己保持精力旺盛,精神集中,心情愉快,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对发挥最佳运转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2.5 面对各种压力的调试
2.5.1 合理排班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国外许多研究证明心理、生理疲劳是护理差错最危险的隐患。适当调整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次数,实行弹性排班,尽量减轻工作负荷。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得心应手。
2.5.2 注意知识更新 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参加继续教。接受新的护理技术知识,进一步专研新的业务技术,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应急能力,适应各种考验,使自己能得心应手的配合每一台手术。用自身的一言一行作好实习同学的学习榜样,带教过程中,不仅带技术,更要带思想、带作风、带纪律,规范实习计划和标准,重视重点教学,集中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训。
2.5.3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工作制度和各项护理操作常规是长期临床工作经验的总结,是护理操作的指南。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始终把病人的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认真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法律意识,认真及时准确的填写护理记录单。
2.5.4 加强自我调试 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修养,正确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心态,求知上进,正确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用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与其他人相处沟通。
参考文献
[1] 阳世光,袁爱武.不同浓度的安氟醚对肝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5):403~404.
[2] 王继先,李本孝.中国医用X线工作者白血病危险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2(7):344~347.
[3] 郑水晶,赵 洁.手术室危害因素与护士自身保护[J].中国基层医药,2002,9(1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