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 糖尿病 饮食 护理
糖尿病是一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高血糖素活性升高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多食、疲乏和消瘦等,糖尿病治疗主要是饮食与药物的治疗,其中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一项基本必要措施,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使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除了正确运用药物治疗外,控制和调整饮食、改变饮食结构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措施和意义,使糖尿病患者真正明白该如何进行饮食管理,掌握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该吃什么、什么时候吃,通过对食物的管理达到控制体重,降低血糖。从而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饮食护理原则: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餐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提倡食用各种新鲜蔬菜如豆类、粗谷类、高蛋白、低脂肪食物,禁用糖类饮食,忌烟酒,高淀粉,高胆固醇及辛辣等食物。
1 饮食护理
1.1 指导患者根据标准体重及工作性质,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每日所需总热量,根据标准体重、工作性质等计算。使患者体重下降到正常标准5%左右。同时,在控制总热量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严格控制单糖和双糖增加蛋白质类食物如蛋类、瘦肉、豆制品等,给予充足的维生素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1.2 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配比例 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70%,供给量不宜过高或过低,太低可引起体内脂肪代谢过度,可导致酮症酸中毒。一般患者每日给主食(米、面等)250~350克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成人每日公斤标准体重为0.8~1.2克。感染慢性肾炎以及营养不良者,在肾功能及代谢情况允许下,应增加蛋白质摄入良,肾功能衰竭、肝昏迷者,则应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脂肪占总热量的20%~25%,为每日每公斤体重0.6~1克,每日摄入量60克为宜,禁用动物油,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动物内脏等,减少烟酒和钠的摄入,食盐摄入量<6克/天。
1.3 合理分配饮食量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每日进餐3~4次,睡前加餐一次,可按2/7、2/7、2/7、1/7,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生。具体进餐时间如下:早晨7:00进食全天的2/7,中午11:00占全天2/7,下午5:00占全天2/7,临睡前占1/7。待病情平稳(精神好转、多饮、多尿症状消失、尿糖阴性后)。改为每日三餐:早晨占全天的1/5,中午占2/5,下午占2/5或早晨占全天的1/3,中午占1/3,下午占1/3,水果可在两餐中间吃。如按以上规定进食后仍感饥饿时,补给新鲜蔬菜和瓜果(如黄瓜、白菜、冬瓜和南瓜等),或在饭前吃些清淡蔬菜后再吃主食,增加饱胀感。
1.4 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饮食应定时、定量、定餐,要求主副食都控制。主食以粗杂粮为主,每日400~800克,在进餐时可先吃些脂肪少,体积大的菜肴。然后再进主食,控制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忌食油炸食物。应配合适量的体力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饮食控制的效果。进餐时,最好是选择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糙米、面、玉米皮、麦皮、蔬菜等。蔬菜应选择含糖较少的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空心菜、芹菜等为主食。因水果高糖含量较多,故不宜多吃。蛋白质可选瘦肉、鲜蛋、鱼类等,用植物油烹调。因瓜类、豆类含糖及脂肪较低,它们既能补充维生素,又有利于肥胖者控制饮食,减轻体重。故可选择为理想食品。
1.5 观察与交流 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了解患者对饮食接受程度及不足之处。特别是老年患者记忆力差,理解力差,应给予简单、反复实物展示,强化每餐量。对有一定文化程度,久病积累了一些糖尿病知识患者。护士让患者共同参与制定饮食方案,对饮食情况及建议应认真记录,必要时同营养师协议,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及体力活动量制定不同类型的糖尿病饮食计划。使之既符合口味,又不影响治疗原则,同时应注意通过饮食控制后,症状是否减轻、每日总热量是否适当等。如有饥饿感强烈,应增加少糖纤维等丰富的蔬菜,以增加饱食感。对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应观察有无头晕、脉速、多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出现。如有应立即查血糖、口服果汁、糖水、糖类食品。必要时静推50%高渗葡萄糖。同时应调整饮食总热量,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肌体的需要量,如果常发生低血糖,应通知医生调整饮食结构,自己不能擅自随便增加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1.6 并发症的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体弱多病,并发症多,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者,可予静脉输液或口服鼻饲流质,以减少酮体产生,同时准确记录每次进出量及各种营养成分。对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糖时,伴有水肿、高血压时,饮食要限制钠盐摄入,同时又要摄入高生物效价的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牛肉、豆腐大豆等。如合并肾功能衰竭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如合并感染时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要求每日脂肪摄入量<20%。
除了以上要点外,糖尿病患者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禁烟酒,因为烟酒可加重脂肪代谢紊乱,促进脂肪肝形成,酒精可直接损伤胰腺[2]。每天的膳食中要注意增加钙、锌、硒的摄入量,注意补充维生素B1,B2,B-胡萝卜素。控制饮食不是饥饿疗法,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要学会食品交换法,使得一日三餐多样化。这样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加信心,学会在无法控制的宴会上控制饮食的方法。定期找营养师,糖尿病转科医生进行饮食咨询。
2 出院的饮食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帮助患者制定定时饮食管理计划,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基本原则为控制总热量,根据患者的体力劳动强度来调整,但总热量的限制应逐渐进行,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三者的比例。食物以 低糖、高蛋白、高纤维为主。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每日定时、定量用餐。同时每日适当运动,且在餐后进行。运动时备有糖类食品,以便低血糖时服用,避免长期节食引起底蛋白血症与长期进食高蛋白引起的营养失调两大误区。把疾病知识及饮食护理有关知识教给患者家属,取得家属配合,起监督作用,嘱患者定时来院复查。据血糖浓度高低及自觉症状,随时调整饮食方案。最后告知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饮食与药物一样是科学的治疗手段,大有学问,一定要掌握它。而且要持之以恒,定会终身受益。
3 体会
严格控制其饮食,熟练掌握糖尿病饮食计算方法,在控制每日总热量标准的前提下,增加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每日少食多餐,指导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避免其并发症的发生。让自己更健康,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林 丽.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J].现代医学卫生,2005.21(9):1151.
[2] 魏秀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实用医技护理,2001.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