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血管病变 股动脉 脑血管造影 护理
脑血管造影是用含碘造影剂如碘海醇注入颈动脉和椎动脉内,然后在不同时相摄X线片,造影剂可显示颅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形态、分布和位置。经股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可观察全脑血管的走形、有无移位、闭塞或形态异常等,可帮助诊断脑血管病变和颅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对于动脉瘤、静脉瘤和血管畸形等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判断脑动脉硬化血管狭窄程度、范围、侧枝循环代偿情况及介入治疗、搭桥术等进一步治疗措施的选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脑血管造影虽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配合医生做好造影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提高检查的安全性,确保造影成功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对50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 20 例,年龄15~72岁,平均40岁,均采用局麻下经皮股动脉穿剌置人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术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由于禁食时间过长有2例术前发生低血糖反应,5例术中出现恶心、头昏、头痛,2 例在术中排尿,3例术中烦躁不安,可能造成术区污染。术后 3 例述穿刺处疼痛,1例出现穿剌处皮下血肿。上述情况经过处理后全部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后果,50例病人造影全部成功。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1)作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 详细介绍造影的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用恰当的方式向病人介绍手术过程抗凝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术后的注意事项,如伤口有异样感或热感增强等,一旦有这种情况出现,应立即报告医务人员。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2)病情评估:全面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同时做头部 CT 扫描及详细的专科检查。(3)基础护理 : 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协助患者洗漱、穿衣、进食,以保证患者的舒适和安全。为防止术中呕吐、误吸,术前禁食、禁水4小时。(4)术前准备 : 行会阴、腹股沟、穿刺区域局部皮肤清洁,插管部位备皮。检查穿刺部位有无皮肤感染、破损等;检查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术后对照。详细观察、 询问患者有无心慌、胸闷、恶心等过敏症状。术前3~5天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波立维,尼莫地平,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鲁米那纳0.1g。(5)清醒患者术前1~2天训练患者床上排尿,以预防术后因卧床排尿困难引起尿潴留。术前嘱病人排空大小便。意识有障碍者术前留置导尿。为预防术后排便困难,禁食之前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6)物品准备:准备好造影所需的各种物品及药品,备好心电监护仪、氧气、吸痰器装置,各种解痉镇静剂、抗过敏等急救药品。(7)术前在患者左上肢或左下肢用双腔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其中一腔静脉输液,另一腔便于术中用药,以便于医生操作。造影前必须由主管医生陪同至放射科。
2.2 术中护理 (1)术中协助医生摆好病人体位,准备好造影用的各种导管、导丝等医疗器械及抢救药品。(2)做好术中用药[2] :① 钙离子拮抗剂的应用:给予尼莫地平持续泵入3~5ml/小时,以防由于术中导管、导丝的刺激引起血管的痉挛。②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术中如果出现动脉痉挛,导管内给予罂粟碱30~60mg生理盐水500ml持续静脉慢滴。③ 造影剂的应用:一般6mg/kg体重,勿过量,注意术中时刻提醒术者造影剂的用量,否则会损害患者的肝、肾功能,且密切观察过敏反应。④ 在医生穿刺成功后常规静脉推注肝素3000U,造影过程中随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随时询问病人有无头痛、心慌等不适,注意病人的语言、肢体运动情况,配合医生及时做好处理。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病人住监护室 24小时,持续心电监护,患者术后卧床休息12小时,患肢制动4~6小时,穿刺部位按压30分钟后加压包扎6小时。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渗血、活动性出血,观察穿刺肢体的皮肤温度、颜色及血运,注意生命体征、瞳孔和意识的变化[3]。
2.3.2 用药护理 术后24小时内用肝素钠1.25U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滴注,8~10滴/分钟,24小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 4250U皮下注射,2次/天,共7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同时应用抗生素、改善微循环药物,高血压者辅以降压药及活血化淤药物。
2.3.3 生活护理 给患者创造整洁、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进食、更衣、大小便,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时翻身、拍背、按摩,促进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褥疮。对留置尿管者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消毒,以防泌尿系感染。鼻饲者应合理搭配膳食,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由轻到重的原则。要注意肘、膝关节的屈伸运动和手指关节灵活度的锻炼。
2.3.4 预防并发症 (1)穿剌点出血:拔针后穿刺点要加压包 扎,以免血液外渗形成局部血肿。术后24小时内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避免过多活动。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2) 感染 :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穿剌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穿刺点局部感染;(3)颅内出血或栓塞:由于药物及导管的影响,可引起颅内出血或栓塞,应仔细观察全身神经系统症状如 :头痛、 头晕、四肢麻木、运动障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 讨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能确保造影顺利实施,是造影成功的前提。术前应首先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根据病人的情况必要时术前可留置导尿以防止出现术中排尿。关于术前禁食,多数认为在术前6小时,也有的认为在造影当日晨禁食禁水。我们认为, 脑血管造影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对禁食的要求不应过严,可根据具体的手术时间安排禁食,时间不应超过 4小时。造影过程中,由于疾病本身、操作技术、麻醉意外或过敏反应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患者穿刺部位出血、呼吸、循环及中枢系统的意外,甚至心跳停止,所以熟悉造影的进程、掌握造影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是护理工作配合造影顺利完成的重要基础[4]。造影术后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24小时,造影常见的并发症有穿刺部位血肿、出血或渗血、血栓形成及栓塞、血管痉挛、院内感染等。
总之,作为神经科一种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脑血管造影虽然具有相对的安全性,但由于此术是一种有创检查,加之造影剂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及造影中可能的突发情况、造影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对提高检查的安全性、确保造影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栗占国.神经系统疾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
[2] 潘丽英.水解脱铂金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A):22~23.
[3] 李彩侠.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术22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2(12):2.
[4] 陈贞芳,丁 宇.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