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老年病房常见风险因素的评估,根据老年疾病的特点,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有效的规避和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 护理风险 对策
护理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精良、充满爱心的专业,也是技术性、服务性较强的职业。它既有关怀照顾的专业实践,又具有真诚服务的伦理和责任[1],是关怀照顾、伦理道德、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当今法制社会,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加上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患病征象的日趋复杂,以及科学技术要求的逐级增高,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迫切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树立积极、正确的风险意识,并积极主动地规避各种护理风险。将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笔者通过观察,总结了老年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护理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1 老年患者常见的安全问题
1.1 一般风险 随着年龄增加,自身机能减退,内环境稳定能力与应激能力下降,结构与组织逐步退行性变。导致老年患者意识模糊,失去定向力,判断力差、记忆力减退及应变能力降低等,增加了老年人在安全方面的危险性,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倒、烫伤、呛咳、坠床、交叉感染等。
1.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老年人睡眠多有鼾声,有鼾声时会伴有20秒或更长时间的“无呼吸期”。如果睡眠时夜间无呼吸次数在30次以上,则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见于肥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和冠心病患者。这些老人如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诱发猝死。
1.3 突发心脑血管疾病 夜间患者入睡,交感神经兴奋性受到抑制,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大脑皮层对心脏的调节功能相对下降,心率和血流减慢,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供血减少[2],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心肌坏死[3],另外,夜间睡眠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前负荷,从而增加了心脏负担,促使心力衰竭发生[4],夜间心率和血流的减慢,也极易促使患者夜间发生脑梗死。
1.4 药物不良反应 老年人肝重量减少,有功能肝细胞数减少,肝血流量减少,肝合成蛋白质能力及肝微粒体药物代谢酶活性均降低,影响经肝代谢的药物灭活或活化,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而产生毒副作用,特别是急、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易发生中毒。
2 护理对策
2.1 完善护理查房,加强基础护理及夜间巡视 为了进一步规范及确保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除了常规护理,护士长要进行护理查房,要求护士做到对危重患者、一级护理患者情况心中有数,能够正确回答出患者的诊断、主要治疗措施、阳性检查结果、病情观察,对目前存在护理问题及潜在护理问题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实施。基础护理是最基础、最能贴近患者的护理方法,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5],因此护理人员要保证基础护理的质量。做好危重患者的床旁交接班,加强夜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培养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6]都带有风险。因此,要培养护士重视每一个细节,知道风险就存在于刹那间的疏忽大意中,就存在于某个时刻的少问一句,少看一眼中。业务学习时可对各个地方发生过的医疗纠纷案例进行讨论,吸取经验教训。
2.3 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素质是人在从事某种工作时,本来具有或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7]。有研究[8]显示,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重要的基础,护士的业务素质越高,越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因此,护士长应加强急救技术及常规技术操作的考核。由于现代护理实践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质凝能力和分析推理技巧,能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现存的、潜在的生理、心理、社会等问题,提出最佳方案,并评价其效果[9]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护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
2.4 完善护理文书的书写 护理文件是整个医疗文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重要的档案资料,是观察患者和为患者解决问题的真实记录,护理文件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之一是确认责任的重要依据。不认真客观记录或漏写、错记、涂改等均可能导致误诊、误治而引起纠纷,护士长应定期评估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加强检查危重及抢救患者的护理文件。杜绝护士错记、漏写等现象。
2.5 加强护患沟通交流 老年患者年龄大,治疗复杂,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一经确诊后会对老年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打击,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绝望、抱怨等不良情绪与心理反应。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直接影响到治疗和疾病的转归。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利用做健康宣教、晨晚间护理及各种做治疗的机会适时的与病人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并给予适当的处理。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也是处理各种关系和矛盾的前提。
3 小结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风险评估,降低护理风险的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彭美慈,王春生,汪国成,等.护理是什么[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5.
[2] 张灵芝,刘海宁.心力衰竭患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0):1202.
[3]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38.
[4] 徐卡敏,方满红.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7,6(6):409.
[5] 刘苏君.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2~243.
[6] 蔡铜山,钟德富,张海林,等.推行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42~343.
[7] 冯 力,王淑芳,甘 琪,等.安全护理与事故防范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1):12~14.
[8] 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缺陷[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9] 林 平,吕冬梅.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J].继续教育研究,2002,(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