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敏 田耘 胡跃 杨明
【摘要】 目的 重视风险时段的管理,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方法 通过对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护士长的职能作用,重视护理质量分析及差错分析。结果 通过对风险时段的认真管理,病人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至95%以上,风险时段发生的护理差错为0,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结论 在工作中时时提醒护士注意风险时段的工作,要提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大管理力度,使护患的合法权益均得到保护。
【关键词】 风险时段 管理 护理纠纷
护理安全关系到护患的根本利益,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重视风险时段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护理风险时段包括:节假日前后、节假日、双休日、交接班前后、护士独立工作时等。随着患者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引发的诉讼越来越多,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预见性,使医院在纠纷的处理过程中许多时候经常处于被动状态,通过我们多年来重视对风险时段的管理,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普遍提高,护理纠纷明显减少,科室护理质量得到保障,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1 原因分析
根据护理部统计的2000年~2005年全院护理差错发生,风险时段的差错发生率占六年来差错发生的 85.6%,我们认真分析了风险时段出现问题的原因:节假日前后:节日前,由于有的护士对节日有许多安排,心里老有掂记,工作时精力不集中。节日后,节日综合症,不能迅速进入工作角色,体力透支。节假日、双休日 护士少、领导休息、护士的慎独精神缺乏。交接班前后 护士之间工作缺乏连续性,交接不认真。护士独立工作时,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 管理方法
依据分析的风险时段出现问题的原因,我们制定了管理规定。
2.1 根据护理部的安排,将全院护士长进行分组管理分为四个大组,科研训练组、质量管理组、医院感染管理组、表格组,这四个组配合护理部进行工作检查。他们的检查的重点由组长安排,主要针对上月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的查,每月两次,并在下月初将查房的结果上报护理部。
2.2 护士长值班查房 每月由两名护士长对全院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特别在风险时段采取重点检查,着重在中午护士疲劳情况、下午护士独立工作的时候、晚夜班夜深人静的时候,检查护士落实规章制度的情况。
2.3 科室护士长的双休日和节假日查房 护理部要求科室护士长双休日必须要进行一次查房,我们采取不定期不定时查房,并注意观察护士工作时科室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情况,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弹性排班,使有限的人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国家实行节假日长假以后,我院在七天的长假中每天均安排两名科室护士长进行值班,而且每个班次必须查到,并在查房过程中帮助解决科室存在的问题,以上三种情况为护理部掌握全院的护理质量提供了依据。
2.4 差错分析会 我们非常重视对差错的分析,对于科室出现的每一例差错和纠纷都要进行认真的分析,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上都要进行分析,不一味的指责护士,而是找出原因后,制定出整改的措施,明确责任。不以解决差错的发生为目的,而是以预防和杜绝差错的不再发生为突破口,以此也了解护士的思想及家庭问题,有能力的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以减少和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护理安全隐患。
2.5 护理部每季度的质量分析会 重视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的全院护理质量分析,各护理单元各有特点,各位护士长的管理各有高招,认真听取她们的分析,以解决科室在护理工作中没有引起我们重视的地方和她们出现问题后的解决方法,对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防微杜渐。
2.6 交接班前后 我们要求护士必须提前10分钟到科室交接物品,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对新入病人、老年病人、手术病人、术后病人、瘫痪病人认真做到床旁交接,对皮肤、管道、口腔、 床单位等进行交接。
3 体会
通过对风险时段的认真管理,病人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至95%以上,风险时段发生的护理差错大大减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在工作中时时提醒护士注意风险时段的工作,要提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大管理力度,使护患的合法权益均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 范 芸,郑 洋.浅谈护理安全防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0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