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口腔科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168 日期:2025-09-13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口腔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日益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门诊口腔科是医院的重要窗口,病员流动性大、心理反应各异,做好病员的心理护理,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医院的医德、医风及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根据多年的口腔科工作经验,针对口腔科患者常见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谈几点看法及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恐惧心理 多数患者现见口腔科的治疗器具就有恐惧感。有的患者看到刀、钳就心慌,看到“磨牙机”就浑身打颤;更有的患者惧怕见到血,同时还害怕在治疗中会出现疼痛等等。

  1.2 忧郁心理 由于患者担心伤口的预后,颜面部外伤的患者担心是否影响容貌及生活,自费患者还担心经济费用。过多的担忧使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面带愁容、心情不好,影响疾病的康复。

  1.3 悲观心理 多数因车祸致伤的患者,久治不愈,导致患者对疾病的恢复失去信心,对生活悲观失望,故而治疗被动,不予以配合。例如:外伤引起的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经下颌骨固定术后,需流质饮食,不可张口大声说话、吃饭,生活很不方便,而且更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痊愈。

  1.4 不满心理 多见于他人误伤、事故伤或医源性创伤患者,亦见于对医院环境、就诊程序不熟悉者,他们常有埋怨心理,易激动烦躁,爱发牢骚,有时表现过激行为,医护人员稍有不慎,则易引起纠纷。

  1.5 期望心理 患者常期望得到医师、护士的重视与尊重,医护人员有高超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能少花钱,治好病,能得到更多与自身疾病相关的信息。

  2 护理对策

  2.1 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2.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微笑有礼地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打招呼,询问患者的需求和病情,关心和体贴患者,进一步沟通护患之间的感情。

  2.1.2 保持优美环境,及时清理治疗台及地面上的血迹污物,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刺激。

  2.1.3 耐心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尤其是患儿更要采取鼓励、表扬,适时采用积极的暗示心理疗法,不用恐吓和强迫手段,体现了医务人员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2.2 减轻患者的忧郁心理 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根据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职业性质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的治疗、康复、预后及美容整形等方面的知识及治疗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消除患者忧郁心理与不安。

  2.3 消除患者悲观心理 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对患者进行疏导、鼓励、支持,使患者对生活充满信心,并帮助患者取得社会、家庭的支持,消除思想上的顾虑,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4 消除患者不满心理 时时保持平常心理,事事将心比心,不居高临下,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练就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过硬的专业技术。对患者多理解、多宽慰、多疏导,容忍他们的一些过激行为,事后再作针对性的解释说明,不任意指责,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患者的不满情绪。

  2.5 尽量满足患者的期望心理 对患者的合理要求应予以满足,对患者的不合理要求应耐心解释,决不可敷衍了事,更不可讥笑或训斥。

  3 体会
  
  患者的心理状态与伤口及疾病的康复直接相关,良好的情绪可充分调动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要使患者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具备敬业爱岗的精神,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及民主理学、美学等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同时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