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手术室;环节管理;感染控制
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关节置换、关节镜、腹腔镜、胸腔镜等手术在我院开展后发展较快,有的专业走在了全省前列,如:肝移植。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在质量管理,感染控制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发挥管理的作用,严防感染的发生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几年来我们在手术室管理上做到定期质量分析,采取书面、座谈、走访的形式进行。在环节管理上抓住三个环节,即:环境管理、物品管理、技术管理。通过质量分析与环节管理加以管理控制适应了外科手术发展的需要,确保了病人的安全。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定期质量分析
1.1 周书面质量分析制
要求每个护士运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对本周工作进行逐项对照检查,查找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清理工作和值班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整改措施,每周一早交班前交护士长进行检查。
1.2 月护理质量分析座谈会
每月最后一周周五的下午进行月护理质量分析会,由护士长通报本月查房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通过审阅护士质量分析本后综合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分析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提出解决办法。
1.3 季走访制
手术室护士长将质量分析会上提出的与外科有关的问题与外科主任交换意见达成共识,针对外科医生在执行手术室规章制度,防止院内感染上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进行通报。了解外科人员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与改进的地方,以此加强沟通与理解。
2 三个环节
2.1 环境管理
手术环境的优劣是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环境管理上重点是保持手术间的清洁与无菌。难点是参与手术人员多、流动大、接台手术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多。因此在环境管理上我们应做到:勤整理、勤擦洗、勤检查。
2.1.1 勤整理
每天手术前护士先检查手术间所有物品,手术完毕再次检查并整理归位。值班护士按要求将手术用品布置到手术间后,即按规定时间进行每天两次的空气消毒,每次2h。如有器官移植、关节置换等手术时,应在加强空气尘降时间后,用1:200的84消毒液将地面处理之后再行空气消毒,备次日手术用。
2.1.2 勤擦洗
每次手术前,护士先检查手术间是否完好,手术完毕即将手术床、操作台、器械台地面等物体,立即擦拭清洗干净,使手术间处于备用状态。
2.1.3 勤检查
值班护士每天在准备手术间时应随时检查,确保手术间完好。组长每天查房时再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解决,每天早交班时及时将前一天的工作总结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2.2 物品的管理
手术室内物品、器械种类繁多,在物品管理上我们的体做法是:即定人、定位、定点、定数、定期空气消毒和培养、定期检查、定期保养。
2.2.1 定人
将手术室护士分为手术器械组、敷料组、仪器设备组、一次性物品管理组、维修保障组,使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环环相扣。组长检查、护士长抽查督促并及时评价各组工作情况、制定整改措施。手术间责任到人,随时有人检查保养,物品齐全,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2.2.2 定位
将手术间内的手术床、药品柜、抢救器材、急救物品、脚踏、园凳、器械台、托盘架、天轨输液架等按一张平面图设计定位,使每个手术间物品放置模式化、标准化。
2.2.3 定点
将所有敷料、器械、物品放在规定的位置,并作好标记,使物品发放护士能一目了然,物品发放快捷,准确。
2.2.4 定数
将手术间内所有物品均定数,如各种型号的注射器各5具,留置针、三通管各2具,液体各6瓶。巡回护士每次在手术完毕即将所有物品按基数补齐,做到班班交接,随时补充。
2.2.5 定期空气消毒、培养
每天定时空气消毒两次,每月定期培养行无菌监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手术间无菌。
2.2.6 定期检查
在检查落实上采取三级检查制,即:第一级由值班者查、第二级由专业组长查、第三级由护士长查,通过层层检查落实,使物品器材使用合理,保障及时。
2.2.7 定期保养
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使之处于良好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每周四下午定为仪器设备保养日,10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定期保养制度的落实,使仪器设备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护士也增加了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知识,仅此项就为科室每年节余上万元。
2.3 技术管理
在管理上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加强对每一位护士的技术管理,才能把工作真正做好。几年来我们在人才的技术管理和培养上做到了五个一,即:一个专长、一个读书笔记本、一个教学查房本、一次考试、一次综合考评。
2.3.1 一个专长
近年来,由于部队精减整编,护理人才难于保留,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能够适应各科专业需要的人才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专科侧重,新护士到科后经过短期培训即专门配合一个专业的手术,使之成为该专业的“小专家 ”,使之对该科手术从准备器械、术中配合、医生习惯、术后器械保养等都熟悉和了解。一般2~3年后专业间相互对换,经过此培训,高年资护士打下了较牢的基础,对新护士的带教起到了良性循环的作用。
2.3.2 一个读书笔记本
新护士从走进手术室的第一天,便要建立读书笔记。第一步便是熟悉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作好记录,并牢记在心。第二步学习并记录十五项技术操作、使之熟练掌握。第三步学习专业操作技巧并认真记录,使之有一本难忘的自制工具书。我们还要求护士每月交一篇读书笔记,学习内容为发表在各护理专业杂志上的手术室方面的文章,使护士能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新的知识。护士每月写的读书笔记,规定每月第二周早上交护士长检查,通过检查督促,护士能认真学习进步较大。
2.3.3 一个教学查房本
每月一次教学查房已形成制度,每月初我们将教学查房的题目写在排班本上,并指定专人重点准备,其他护士便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记笔记,在月底的教学查房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共同探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2.3.4 一次考试
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督促每位护士不断学习,同时通过考试发现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学习。考试时间定于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下午的3~4点,考试内容为护士应掌握的技能和与本专科相关的知识,考试的时间在一小时内,这样既让护士掌握了知识又符合目标管理的要求。
2.3.5 一次考评
从1998年开始我们按总部要求对每一位护士进行护理质量考评,考评内容从医德医风、技术操作、执行制度、劳动纪律等8个方面进行考评,每月护士长将每位护士的考评结果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考评实行了末位淘汰制,使每个护士都努力工作,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多年来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我们一直坚持定期质量分析与环节管理相结合,确保了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有效地防止了院内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