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患者的护理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行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行之有效的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 积极的护理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巩膜扣带术 冷凝放液术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of the patients with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treated by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cleral freezing and drainage.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to the clinical data and the nursing of 84 cases with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treated by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 combined with scleral freezing and drainage.Results Effective nursing promoted the knowledge level of the patients about the disease and let them command scientific self-nursing methods.Conclusions Posit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surgery and raise the successful rate and cure rate.
Keywords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scleral buckling surgery freezing and drainage nursing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度近视的患者,这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常有变性有关[1]。至今,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仍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冷凝因其副作用小,目前普遍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中。我院于1997~2007年对84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实施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虽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已大为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手术的特殊性,护理要求很高,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水平,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护理方法,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患者为1997年8月至200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病人,男性52例,女性32例,年龄23~71岁,平均52.4岁。右眼48例,左眼36例。所选病例均为采用巩膜扣带联合冷凝放液术。
2 临床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入院评估 收集与患者相关的信息做全面的入院评估,判断患者的健康观、学习能力,因人施教,以患者最易理解的语言向其介绍本病的特点、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2.1.2 心理护理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眼底病之一,病人心理负担重,而表现出焦虑、紧张。如部分患者可表现话语较多不停询问或沉默寡言。手术作为一种刺激源,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又可影响手术效果[2]。做好入院宣教,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知识,主动关心患者,针对其不同的心理反应,热情耐心解释患者的问题,讲解检查、手术的目的,方法,相关疾病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使其消除陌生感和疑虑,鼓励其表达心中感受,并针对性的采取相互鼓励及交谈一些有益的感受,尤其同种疾病的患者,相互交谈治疗感受和经验,更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情绪稳定,能积极配合手术。
2.1.3 术眼扩瞳 准备常规给予1%阿托品眼液滴眼扩瞳便于检查,可使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充分麻痹,术中瞳孔不易缩小,同时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滴眼。
2.1.4 卧位护理 术前限制活动和卧床休息,除了必要的检查外,应避免激烈活动。卧床休息对视网膜上方脱离威胁黄斑的患者特别重要[3],因为过多活动可使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扩大到黄斑区就会严重影响视力恢复。黄斑区是视觉最敏感之处,应根据裂孔位置,决定患者的体位和头位。体位的选择是使视网膜裂孔位于最低位,在上方者取头低仰卧位;颞侧者取患侧卧位;下方者取头高半卧位;鼻侧者取健侧卧位[4],保持头部及眼球不动或少动,以免引起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必要时包扎双眼或戴小孔眼镜,限制眼球活动,样有利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紧贴复位,防止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同时可戴小孔镜,以减少眼球运动。
2.1.5 咳嗽护理 术前应教会患者术中如何预防咳嗽,讲明术后卧位的必要性,并协助患者反复练习,使其在心理上、生理上均有所准备。
2.1.6 专科检查 协助医生做好术前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三面镜、眼底照像及眼的A/B超声等检查。
2.1.7 饮食护理 饮食易消化,勿刺激的食物,忌食油炸煎及难于咀嚼的食品,以及辣椒、大蒜等伤目食物。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指导 为了使气体更好的封闭裂孔,术后卧位极为重要,更关系到手术的成败,所以必须根据裂孔情况采用强迫体位,原则是使裂孔处于最高位,既有利于视网膜复位,又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恰当的体位还可预防瞳孔阻滞和房角粘连(无晶体眼)[5]。尤以术后24h内是卧位的关键,也是患者最痛苦的时间,可在保持恰当卧位头部不动的情况下轻轻活动四肢[6],术后第2天可嘱患者在洗漱进餐时适当活动,以减轻体位性疲劳。
2.2.2 预防眼部感染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有否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术后绷带加压包扎术眼,应及时巡视观察敷料,如有松脱、渗血应及时更换,保持敷料干燥清洁。眼部换药、点眼药及检查时严格操作规程,以防院内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炎,抗感染药物,并注意观察疗效及用药反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眼球转动,必要时包扎双眼或戴小孔眼镜,防止视网膜再次脱离。
2.2.3 避免眼内出血 进食易消化富含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常按摩下腹部,防止大便干燥,必要时给缓泻剂避免因眼压升高引起眼内出血或伤口裂开、缝线脱开等并发症或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
2.2.4 防止再次脱离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眼球碰撞及震动头部致玻璃体摆动出现再次网脱。眼部治疗检查及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勿压迫眼球。嘱其不要用力挤眼、揉眼及用力咳嗽、打喷嚏等,以防意外发生。嘱患者勿大声谈笑,感冒咳嗽应及时给予止咳药,并向其介绍用深吸气及压人中穴方法来制止咳嗽、打喷嚏,并嘱其戒烟。告诉患者的家属及周围病友勿用力碰撞患者床头,清除一切有可能碰触患者造成震荡的物件。
2.2.5 恶心呕吐的护理 少数患者因术中牵拉神经或麻醉可出现头痛、恶心、呃逆、面色苍白等症状,术后48~72h,因气体膨胀可引起眼压增高、术眼胀痛或因为不合适体位出现胃部不适、心慌引起烦躁、焦虑等心理反应,要及时向患者解释,安慰患者,解除忧虑。应向患者解释呕吐的原因,减轻其紧张情绪,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喧哗,呕吐后给予温开水漱口,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倒呕吐物,并根据病情,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避免头部震动,教会患者学会放松的方法。预防呕吐,如舌尖抵住上腭,动作缓慢做深呼吸等,必要时给予药物止吐,针灸治疗。
2.2.6 出院指导 (1)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半年内避免激烈运动、重体力劳动[7]。配带小孔眼镜,限制眼球活动。如发现眼部不适、视力突然下降、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应及时就诊,早发现早治疗。(2)告知患者坐车时尽量在车的前部,使头部平稳,避免颠簸震荡再次发生网脱。(3)滴眼药前要洗净双手,将眼药滴在下穹隆部,沐浴尽量不要淋浴,洗头采用仰位,洗脸时动作轻柔,不可揉眼,保持眼部清洁,预防感染,防止咳嗽,防止大便干燥。
3 效果与体会
3.1 效果 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所有患者均能讲述有关视网膜脱离的一些知识,术后随访半年,最佳矫正视力0.1~0.3者27例,0.3~0.5者48例,0.5~0.7者9例,3例出院后1~3天复发,均及时返院得到早期手术治疗。与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相比,术后患者能配合护理,采取合适体位的时间延长,视网膜复位率明显提高,同时通过与患者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质量调查显示服务满意率明显提高。
3.2 体会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患者常面临失明的危险。术后护理直接关系到术后手术效果,在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提供最舒适的护理,避免长期强迫性体位,要合理的更换体位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体位控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重点向患者宣传体位的重要性,通过术前训练,术后监督指导,促其采取正确的体位。由于在治疗和护理中取得了患者的主动合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了视网膜复位率。在健康教育指导实施过程中,主动加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三方面的合作,引导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其在手术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性指导,促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消除其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提高了患者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李风鸣.实用眼科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30.
[2] 严和锓.医学心理学概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124.
[3] 李绍珍.眼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03.
[4] 齐方梅.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卧位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02,8(1):4~5.
[5] 辛爱青.五官科护理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8.
[6] 翟淑琴,邢玉勤.玻璃体注气术后卧位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3,28(6):343.
[7] 樊绍华.惰性气体内充填治疗陈旧性视网膜网脱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J],1995,30(1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