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瘀汤;微型软组织骨瓣移植
 目前,骨不连的治疗原则是根据骨不连的不同类型综合各种手段,尽可能选择简单有" />

化瘀汤在手外科骨不连移植术后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3487 日期:2025-08-2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手外科;骨不连;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化瘀汤;微型软组织骨瓣移植

 目前,骨不连的治疗原则是根据骨不连的不同类型综合各种手段,尽可能选择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1]。笔者应用微型软组织骨瓣移植治疗手外科骨不连,术后早期内服自拟化瘀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2004年1月-2009年9月洞口县中医院、惠州市华康骨伤科医院、惠州机场医院收治的骨不连住院患者,其中洞口县中医院26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0例),惠州华康骨伤科医院32例(治疗组18例、对照组14例),惠州机场医院22例(治疗组6例、对照组16例),共8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8~42岁,平均(28.26±7.63)岁;病程9~24个月,平均(1.1±0.56)年;损伤原因:冲压22例、砸伤13例、电锯伤5例;损伤部位:舟骨5例、指骨30例、掌骨5例;骨不连分类:增生型12例、萎缩型28例。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19~40岁,平均(27.61±8.36)岁;病程11~24个月,平均(1.0±0.72)年;损伤原因:冲压伤19例、砸伤15例、电锯伤6例;损伤部位:舟骨4例、指骨29例、掌骨7例;骨不连分类:增生型10例、萎缩型30例。2组类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2],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增生型骨不连X线表现为骨折断端密度增大和大量骨硬化;萎缩型骨不连X线表现为无骨痂生成,以及骨折断端间软组织嵌入。

  1.3 治疗方法

  2组均先进行硬化骨质的清除,AO微钛板内固定术保持的长度和形态,显微清除慢性炎性组织,保留正常小血管备用,设计所需的软组织骨瓣,加压种植骨瓣,显微手术[3]吻合受区和移植体小血管。术后早期保温、镇静、止痛、解痉、扩血管处理,伤口换药抗感染。治疗组术后早期内服化瘀汤;中后期内服伤科接骨片(大连美罗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1021461)和六味地黄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3020145)。

  化瘀汤药物组成:丹参、黄芪、骨碎补、续断、桑寄生各15 g,熟地黄、归尾、红花、川芎、枳实各9 g,三七(研末吞服)1.5 g,水蛭(研末吞服)0.5 g。随临床兼症酌情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用10剂,连续观察15 d。出院后10个月内复诊,再观察评定疗效。

  1.4 观察方法

  主要观察2组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骨折临床愈合和影像学连续性骨痂形成情况。测试人员由本科室医护人员担任。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为优良,血管危象发生但经处理后改善为一般;移植软组织无坏死为优良,出现软组织部分坏死为一般;骨折临床愈合和影像学连续性骨痂形成时间2个月为优,3个月为良,6~9个月为一般,再骨不连为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用)±s表示,术后并发症情况、骨折临床愈合和影像学连续性骨痂形成时间比较用秩和wilcoxon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表1 2组骨不连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表2 2组骨不连患者骨折临床愈合和影像学连续性骨痂形成情况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及交通业的发展,手损伤增多,尤其多发粉碎性骨折、多段骨折和骨缺损,治疗上比较困难。微型软组织骨瓣具有骨瓣小、血管小、修复范围小的特点,通过显微技术来修复手外科诸骨骨不连及其周围的慢性炎性组织,保障植骨区域内血液供应,促进骨生长。但也常见到术后血管危象、移植体软组织部分坏死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较长等问题。笔者认为,骨不连患者多属肾阴虚及气血虚,而移植术后患者以血瘀为主。故试拟化瘀汤早期从内而治,整体调节。药用丹参、三七、红花、川芎、水蛭化瘀通络止痛;归尾、枳实行滞化瘀;熟地黄、骨碎补、续断、桑寄生生精益髓、通络强筋骨;黄芪健脾补气生肌;当归尾、熟地黄补血生肌。诸药合用集化瘀通络止痛、强筋生肌之功。现代医学认为,局部血液供应是影响骨折愈合的根本因素,软组织损伤程度为另一局部因素,印证了中医骨伤科强调“筋骨并重”的理论。丹参、红花、三七、水蛭、川芎等化瘀之品可扩血管,解除微小血管痉挛,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管通透性、营养状况和骨折断端血供状态,加快软组织损伤修复和血肿吸收,消除炎症,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加速骨折愈合。骨碎补、桑寄生、黄芪等补益之品能兴奋中枢神经和垂体-肾上腺系统,改善应激反应,减轻病理性损伤过程,调节机体代谢,增强全身功能状态,有利于损伤修复。本观察显示:化瘀汤治疗手外科骨不连微型软组织骨瓣移植术后疗效明显,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骨折的临床愈合。

参考文献


 [1] 李彦林,贾 福,王 伟,等.骨不连的治疗现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28(5):103-107.

  [2] 孙之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282.

  [3] 曲智高,程国良,郝铸仁.实用手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2.22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7.210-21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