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成全,肖烈钢,朱兆红
【摘要】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口服液对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将85例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体疗效及血脂、血糖、全血比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下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可调整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等指标。结论 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关键词】 益气活血口服液;缺血性中风;老年人;中医药疗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Yiqi Huoxue Oral Liquid on ischemia stroke patients of acute stage. Method Eighty-five patients of ischemia strok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Yiqi Huoxue Oral Liquid) and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changes of blood fat, blood sugar, fibrinogen, hemodynamics, SOD, MDA and NO were observed. Results Yiqi Huoxue Oral Liquid could improve the TCM syndrome, an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level of blood fat, blood sugar, whole blood contrast viscosity,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 also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release of MDA and N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D. Conclusion Yiqi Huoxue Oral Liquid has clinical advantage in treating ischemia troke in the aged.
Key words:Yiqi Huoxue Oral Liquid;ischemia troke;old people;TCM Therapy
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是老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口服液对急性期老年缺血性中风进行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对与血液粘稠程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条件和诊断标准
选择发病年龄≥65岁,病程<2周,伴有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者。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临床诊断标准[1],并经过头颅CT或MR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有明显出血倾向,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正在使用抗凝剂者,脑血管畸形及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有多器官功能衰竭者。中风病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和辨证标准[2]。
1.2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来自2003-2008年本院住院患者。将85例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加均衡法分为益气活血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65~85岁,平均(70.8±6.5)岁;发病时间7~208 h,平均(108±18.2)h。对照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65~86岁,平均(71.2±6.3)岁;发病时间9~233 h,平均(110±15.4)h。并按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并发症、神经功能缺血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进行均衡,2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和发病时间上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20%甘露醇125~250 mL静脉滴注,每日2~4次以脱水降颅压,维生素C、维生素E以清除自由基,肠溶阿司匹林50~100 mg/d口服以抗血小板聚集,胞二磷胆碱0.5~0.75 g静脉点滴以改善脑代谢;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给予相应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服用益气活血口服液(组方:黄芪、地龙、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葛根、丹参、冰片等,含原药材2 g/mL,本院制剂室统一监制),每次1剂,每日服2次,共服28剂。对照组只接受基础治疗。2组均在观察28 d时进行效果评定。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定标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均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3-4]。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在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
观测血脂、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等指标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评定(见表1)表1 2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变化比较(见表2)表2 2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略)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见表3)表3 2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略)
2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上升、MDA和NO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对照组仅MDA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 2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SOD、MDA、NO变化比较(略)
2.5 2组治疗前后血液粘稠度相关指标差值比较(见表5、表6)表5 2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差值比较,表6 2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值比较(略)。
3 讨论
随着对中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益气活血化瘀法已经由对传统后遗症的治疗,演变为缺血中风病急性期重要的治疗原则。根据中医学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结果,针对老年缺血性中风的特点,我们建立了益气活血方。方中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血瘀及微循环,配伍葛根等温和降压,地龙降纤溶栓,丹参干预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芪利尿防脑水肿,冰片兴奋大脑皮质,赤芍防止静脉血栓。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老年缺血性中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病残程度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方面好于对照组。表明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在临床上有一定优势。
自由基是脑梗死神经细胞损害的重要发病因素,自由基攻击质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脂质过氧化物(LPO),LPO可进一步分解产生大量MDA等具有很强生物毒性的物质,对蛋白质、DNA的氧化作用,使细胞膜、细胞内微环境、能量代谢和遗传等方面均发生了破坏性的变化,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5]。SOD则为机体直接清除自由基的重要酶类,其主要功能是将氧的单价还原产物O2-歧化成h3O,阻碍它们分解形成强氧化活性的自由基,重新对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发生过氧化作用,从而阻断自由基损伤和降解NO[6]。NO与脑梗死之间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脑缺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细胞内Ca2+超载,Ca2+浓度增高,激活构成一氧化氮合酶(constitutive NOS, cNOS),合成并释放大量的NO,NO生成增加可能导致脑梗死中敏感神经元损伤及神经细胞死亡[5,7]。因此,抗氧化剂可能有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通过消除活性氧或阻止其形成,以延缓、阻止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化。本研究表明,益气活血口服液可促进SOD上升,降低MDA和NO水平,而对照组仅降低MDA的水平。表明益气活血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能清除自由基、维护脑组织,改善和延缓脑的老化等密切相关。
脑梗死的形成与脑血管管腔和管壁结构的变化、血液粘稠程度和血流动力学三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本研究还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血液粘稠度相关指标治疗前后差值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等方面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但对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压积等方面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这与治疗组临床症状观察结果不甚相符,反映出治疗组只能改善部分实验室指标,这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①所选观测指标的灵敏度低和观测周期过短。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高,其改善需要实现量的积累到质的改变过程;②所选部分指标不恰当。中药治疗的效果体现在多个器官和多个环节,所选实验室指标不足以揭示药物的治疗效果,今后可进行多个水平和多个环节的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 陈清棠.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208.
[5] Grandati M, Verrecchia C, Revaud ML, et al. Calcium-independent NO-synthase activity and nitrites/nitrates production in transient focal cerebral ischaemia in mice[J]. Br J Pharmacol,1997,122(4):625-630.
[6] Zhan C, Yang J. Protective effects of isoliquiritigenin in transi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induce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J]. Pharmacol Res,2006,53(3):303-309.
[7] Van Hemelrijck A, Hachimi-Idrissi S, Sarre S, et al. Post- ischaemic mild hypothermia inhibits apoptosis in the penumbral region by reducing 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activity and thereby preventing endothelin-1-induced hydroxyl radical formation[J]. Eur J Neurosci,2005,22(6):1327-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