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血压前期;社区干预;中医疗法
美国全国联合委员会关于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的第七次报告(JNC-7)首次提出高血压前期,并定义为正常血压到临床高血压的过渡阶段[1]。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的平均患病率为13.3%~47.4%[2]。高血压患者的血管通过结构重塑-增加管腔比来适应血压的增高。在血压升高的早期,血管结构改变就已出现,其与高血压前期的外周血管阻力的升高,尤其是主动脉阻力的增高有关[3]。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血压前期人群10年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为52.6%,而血压正常者10年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为22.2%[4]。与正常血压人群相比,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的危险性更大。在正常高值血压水平时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危险因素已存在,使得高血压前期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增加了1.8倍[5],发生ESRD的危险是理想血压人群的2倍以上[6],而脑卒中发病危险和冠心病发病危险也明显高于血压正常者。国内一项研究提示,在总的心脑血管病事件中,约有14.4%归因于高血压前期,其中有12.4%冠心病事件和15.2%脑卒中事件归因于高血压前期[4]。说明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一样,已经与心血管事件、脑卒中、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靶器官损害的疾病密切相关。
由于大多数人对自身血压水平和危害缺乏足够的了解,平均1年测量血压不到1次,即使少数人体检时发现血压高于正常水平,也未予以重视,导致我国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控制较差,相当部分最终进展为临床高血压,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为此,笔者现结合国情,提出以社区为重点、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发挥中医治未病特色优势的干预策略,以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1 以社区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早期发现,合理干预
社区防治高血压前期是最有效、经济、直接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管理应从高血压提前到高血压前期的管理,加大对社区医师的高血压防控知识与技术的培训,探索适合于社区使用的防治技术。广泛开展高血压前期的科普宣传,使广大居民正确认识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关系,提高对高血压前期的认识和危害性的重视,建立定期测量血压制度;鼓励人们定期到社区医院检测血压,早期发现高血压前期人群,并指导这些人群建立正确生活方式,采用适宜的技术进行干预,从而控制高血压前期进展为临床高血压,尽可能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
2 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为基础,对高危人群进行药物干预
超重、高盐和高脂饮食、中度以上的饮酒已经成为高血压发病的三大因素,故高血压前期的干预应以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为主,采用降低盐的摄入量、改变缺乏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调节情绪、减轻释放心理压力等安全、经济、有效的干预手段,这也是药物治疗的基础。
健康有效的降压饮食,除了单纯的限盐低钠外,还应富含钾、镁、维生素、纤维素、蛋白质和低脂饮食。这种饮食结构除了单纯控制血压外,还可调整血脂的代谢,对于控制体重、调节血脂也十分有利。
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高血压前期人群应该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的同时,及早合理服用降血压药物。《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2007年版)要求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如24 h尿蛋白排泄量达到1 g或以上,血压应控制在125/75 mm Hg以下;而对于明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即使血压处在高血压前期的水平,也应立即予以药物治疗以尽早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至于高血压前期的药物干预,目前尚缺乏充足的研究。Julius等[7]高血压防治试验(Trial of Preventing Hypertension,TROPH)显示,使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2年,可使高血压前期人群进展为高血压的风险降低66%。因此,对于高血压前期需用药物治疗患者,如无禁忌症,可考虑服用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以延缓血压升高的进展。
3 以辨体养生、辨证施膳、辨证施药为重点
3.1 辨体养生
中医认为,高血压因阴阳气血失调所致,阴虚阳亢是其主要病机。实践中可结合体质辨证,应用中医养生以改变可能出现的阴虚阳亢,进而防治高血压。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有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的气功导引方法可以辨证施功,对高血压者发挥降压作用,其他非药物疗法技术包括穴位贴敷、磁疗、足浴等,通过刺激经络达到调整阴阳平衡,稳定血压,减少高血压前期进展为高血压的目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可以综合应用于高血压前期的防治。
3.2 辨证施膳
药膳是中医药特有的养生保健技术,根据对各种食物及亦食亦药的动植物研究,以四气五味分析归类,可以依据中医辨证选择适当的药物与食物搭配,对气血阴阳失衡状态、五脏六腑功能变化进行调整。其形式还有药茶、药粥等,已用于高血压的防治。在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中,运用药膳粥、药茶等进行辅助治疗,有可能减缓高血压前期向临床高血压发展。
3.3 辨证施药
对于心血管危险分级属于高危的人群,如糖尿病、心肌梗死、终末期肾病患者,高血压前期已经出现疾病的证候时,可以按照中医辨证论治进行干预。此类研究众多,效果可靠,其用药以丸、散、膏、丹为宜,便于携带与长期服用。
4 结语
由于高血压前期不再是单纯血压数值的升高,而是血压升高到临床高血压水平之前,机体已经出现血管结构改变、心肌重构、代谢障碍等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高血压前期的管理与干预,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势在必行。贯彻社区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以非药物疗法为基础,发挥中医养生保健的优势,对于降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降低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Hajjar I, Kotchen TA. Trends in preran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88-2000)[J]. JAMA,2003,290:199-206.
[2] 孙红慧,周 和,江 萍.广州市知识分子高血压患病率及高血压知识分布情况的调查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5,24(3):233-235.
[3] Marilyn B, Lawrence W, Richard B, et al. Association of prehypertension by jiont national committee criteria with 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strong heart study[J]. JACC,2004,1713:1142-1183.
[4] 孙佳艺,赵 冬,王 薇,等.北京地区2730人的血压水平10年(1992-2002)变化情况[J].高血压杂志,2005,13(2):115-119.
[5] Zhang Y, Lee ET, Devereux RB, et al. Pre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Hypertension a population- based sample. The strong heart study[J]. Hypertesion,2006, 47(3):410-414.
[6] Klag MJ, Whelton PK, Randoll BL, et al. Blood-pressure and end-stage renal disease in men[J]. NEngl,1996,334:13-18.
[7] Julius S, Nesbitts I, Egan BM, et al. Feasibility of treating prehypertension with an angiotension-receptor blocker[J]. N Engl Med,2006,354:1685-1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