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751 日期:2025-08-20 来源:论文网

       作者:孙雪东,刘春艳,陈牛艳,洪缨

【摘要】 目的 观察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热量饲料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为糖渴宁低、中、高3个剂量组、盐酸二甲双胍组(Mfm)和模型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另设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糖渴宁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FPG),抑制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产生、降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糖渴宁组与Mfm组比较,各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渴宁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候选药物之一。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渴宁;二甲双胍;糖代谢;脂代谢;大鼠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 of Tangkening on ra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Successful ra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cin (30 mg/kg body weight) given to SD rats after feeding with high lipid forage for a month. Fifty rats 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five groups, three Tangkening therapy groups, Metformin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FPG, HDL-C, LDL-C, FFA, SOD and MDA were detected after six weeks. Results The serum levels of FPG, MDA, FFA, LDL-C of the Tangken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an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serum levels of SOD and HDL-C was increas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all the screened items between Tangkening group and Metformin group (P>0.05). Conclusion Tangkening may be another therapy choice of Diabetes.

  Key words:diabetes;Tangkening;Metformin;glycometabolism;lipid metabolism;rat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缺陷及对胰岛素反应低下,引起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水盐代谢等综合代谢紊乱,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高血糖。目前,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正急剧增加,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90%为2型糖尿病。糖渴宁是由海带经提取、浓缩等工艺制备而得到的一种多糖组分。海带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民间药物,除了因富含碘而用于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之外,还广泛用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病症[1-3]。本研究探讨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健康SD大鼠,体重200~220 g,雄性,SPF级,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03。

  1.2 药物与试剂
  
  糖渴宁(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提供)是由海带提取的多糖组分,褐色粉末状,不易溶于水,密封保存于冰箱冷藏中(4 ℃),用时以0.5% CMC-Na配成一系列浓度的混悬液;盐酸二甲双胍片(Mfm),昆山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链脲佐菌素(STZ),Sigma公司产品,临用时用pH 4.4、0.1 mol/L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配制;丙二醛(MDA)测试盒、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试盒、游离脂肪酸(FFA)测试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中山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批号930628,购自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用蒸馏水配制成0.5%浓度,保存于冰箱冷藏中(4 ℃)。

  1.3 仪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公司;三诺快速血糖测试仪,长沙三诺生物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2 实验方法

  2.1 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

  选健康SD大鼠70只,全部为雄性,适应性饲养后饲喂高脂饲料(10%蔗糖、0.3%胆酸盐、15%猪油、10%蛋黄粉、64.7%基础饲料)1个月;另取10只雄性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喂食普通饲料。室温保持18~24 ℃。1个月后,大鼠禁食不禁水24 h,腹腔注射STZ 30 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参照文献[4-5]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3 d后空腹12 h,断尾取血,检测空腹血糖(FPG)水平,本研究组的大鼠平均FPG为(17.8±6.9)mmol/L,模型成功率为92%(55/60)。

  2.2 剂量设计

  前期预试验表明,糖渴宁对四氧嘧啶(ALX)诱导的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动物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有效剂量范围为100~400 mg/kg,因此,在正式的药效学评价中,糖渴宁设3个剂量组,分别为200、100、50 mg/kg。

  2.3 分组及给药

  挑选FPG≥11.1 mmol/L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糖渴宁低、中、高剂量组、盐酸二甲双胍组(Mfm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糖渴宁(200、100、50 mg/kg)、Mfm(200 mg/kg)和等体积溶酶(模型对照组),连续给药6周,同时继续饲喂上述高脂饲料,正常对照组继续饲喂普通饲料。

  2.4 指标检测

  各组大鼠于给药2 周后,空腹12 h后断尾采血,用快速血糖测试仪测定血糖,之后每隔2 周测定1次,监测空腹血糖的变化。各组大鼠在末次给药后空腹12 h,眼后静脉丛取血,按照文献[6]方法检测血清LDL-C、HDL-C、FFA、MDA、SOD水平。

  3 统计学方法
  
  用SAS11.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以及2个给药组的组间比较,均用配对t检验进行。

  4 结果

  (见表1~表3)表1 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FPG的影响(略)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0.05,**P<0.01(下同)表2 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HDL-C、LDL-C的影响(略)表3 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MDA、SOD及FFA水平的影响(略)

  5 讨论
  
  本实验中,先用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诱发实验大鼠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类似糖尿病症状,辅助小剂量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能够造成部分胰岛β细胞破坏,该模型是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想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糖渴宁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PG水平,同时降低LDL-C,升高HDL-C,降低血清FFA和MDA水平,增加血清SOD活性,这些指标均是检测2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糖渴宁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各项改善与Mf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糖渴宁能够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代谢,降低游离脂肪酸,同时发挥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2型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的自身免疫参与的代谢紊乱疾病,患者对药物的依赖性强,用药时间长,部分患者甚至需要终生用药。因此,寻找多靶点治疗、安全性高的药物,一直是糖尿病治疗研究的重点。糖渴宁作为海带提取制剂,不良反应相对轻微,而且本研究已经显示了糖渴宁的多项代谢调节功能。这些综合多向调节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是,鉴于对2型糖尿病的糖代谢、脂代谢和自由基损伤发挥重要的正反馈作用,综合改善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 黄兆胜,王宗伟,刘明平,等.昆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海洋药物,1998,65(1):35-37.

  [2] Roy L Whistler. Methods in carbohydrate chemistry[M]. Volume V (general polysaccharides). New York and London:Academic Press, 1965.213-254.

  [3] Nishide E. Sugar constituents of fucosecontaining polysacchcrides from various Japanese brown algae[J]. Hydrobiologia,1990,(5):204-205,573-576.

  [4] 孔另东,朱良争.调脂降糖片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J].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6):76-79.

  [5] 倪红霞.高糖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Ⅱ型糖尿病模型[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7(5):440-442.

  [6] 孙桂菊,王少康,张小强,等.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糖尿病并发症相关指标测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3,23(2):79-8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