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通乳散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作用机理、环节、最佳用药剂量。方法 将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乳癖消片组及通乳散癖汤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用苯甲酸雌二醇及黄体酮联合造模,实验中期给予药物灌胃。检测大鼠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受体(ER),观察乳腺、子宫、卵巢组织形态学变化,计算子宫、卵巢重量及其脏器系数。结果 各组大鼠E2、FSH、E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乳腺、子宫、卵巢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通乳散癖汤可能是通过降低乳腺对E2的敏感性,调节性腺轴,从而调节整体机能,且存在量效关系。
【关键词】 通乳散癖汤;乳腺增生病;大鼠
Key words:Tongru Sanpitang;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rat
乳腺增生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对伴有乳腺癌家族史的患者。针对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现状,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对其的研究极有现实意义。本研究观察通乳散癖汤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成年健康未孕Wistar雌性大白鼠60只,体重150~180 g,兰州大学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合格证书:医动字第14-006号。
1.2 药物与试剂
通乳散癖汤(仙茅、淫羊藿、鹿角霜、郁金、柴胡、浙贝母等), 兰州黄河中药批发有限公司提供;苯甲酸雌二醇(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产品);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居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H33020828);乳癖消片(辽宁好护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产品,批号Z21021823);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放射免疫分析药盒,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雌激素受体(ER )免疫组化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技术公司产品。
1.3 仪器
京制00000249号电子天平;XYJ80-2电动离心机;JY4001电子称;40718镀格游标卡尺;Bx60-32FB3-F01型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
2.1 造模
参照文献[1]方法造模,大鼠给药按单位体重计算。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d),连续25 d;第21日起,腹腔注射黄体酮4 mg/(kg·d),连续5 d。
2.2 分组与给药
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乳癖消片药物对照组(C组)、通乳散癖汤低剂量组(D组)、通乳散癖汤中剂量组(E组)、通乳散癖汤高剂量组(F组),每组10只。大鼠给药量参照人与动物之间体表面积比例(剂量换算用)表折算,通乳散癖汤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日用药总量分别为8.6、17.2、34.4 g/kg。乳癖消片大鼠用药量为0.768 g/kg。实验第16日开始, A、B组给予大鼠蒸馏水灌胃3 mL/(只·d),各给药组分别按上述剂量灌胃3 mL/(只·d)。各组均持续30 d。
2.3 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末次给药后24 h,称取大鼠体重,游标卡尺测量最大乳头直径。腹主动脉取血,离心20 min,分取上层血清,放免法检测E2、FSH、LH含量;切取乳房,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检测ER表达;分离双侧子宫、卵巢,并计算子宫和卵巢的脏器系数:脏器系数=器官重量/大鼠体重×100%。甲醛固定,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数据以x±sx±s表示。
3 结果
3.1 通乳散癖汤对大鼠乳头直径的影响
本实验处死动物前观察大鼠乳头,A组乳头仅呈小米样,柔软,直径无明显变化;B组乳头整体较空白组明显增大,乳头竖起,较坚实,充血,乳头直径增大;其余各组与A组接近,外观仅呈小米粒样,紧贴皮肤。结果见表1。表1 各组大鼠乳头直径的测定结果(略)注:与A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5(下同)
3.2 各组大鼠乳房组织形态学变化
A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排列规则,管腔无扩张,小叶较少;B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明显,管腔明显扩张,有分泌物,小叶明显增多,腺泡数增生明显;C组小叶增大,腺泡数增多,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有扩张,有分泌物;D组小叶增大不明显,腺泡腔和腺导管腔少数扩张,分泌物减少;E组小叶缩小,腺泡、导管分泌不明显;F组乳腺导管上皮排列基本规则,小叶缩小,腺泡数减少,出现萎缩,腺泡腔和腺导管腔扩张不明显。参照文献[2]乳腺增生积分标准计分,结果见表2。表2 各组大鼠乳腺增生积分比较(略)
3.3 通乳散癖汤对大鼠血清雌二醇、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的影响
(见表3)表3 各组大鼠血清E2、FSH及LH变化比较(略)
3.4 通乳散癖汤对大鼠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参照文献[3]雌激素受体积分标准计分,结果见表4。表4 各组大鼠乳腺组织ER积分比较(略)
3.5 通乳散癖汤对大鼠卵巢、子宫的影响
A组大鼠子宫内膜薄而平坦,子宫腔扁平狭窄;卵巢皮、髓质层次分明,卵泡形态规则。B组大鼠子宫内膜增厚、充血、水肿,表面皱襞增多;卵巢肿大,卵泡扩张形态欠规则,各级卵泡存在变性坏死。D、E、F、C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见表5。表5 各组大鼠卵巢、子宫重量及脏器系数的测定结果(略)
4 讨论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多因肝气郁结、痰湿内停,或冲任失调,致气机不畅,瘀血、痰湿阻于乳络,结聚成块,阻于乳络而发为乳癖。
通乳散癖汤依据温肾疏肝、调摄冲任为主,化痰祛瘀、散结止痛为辅的治疗原则组方,标本兼顾,达到气血通畅、痰瘀消散的目的。本实验结果表明,通乳散癖汤显著抑制模型大鼠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管腔扩张,使小叶及腺泡数减少,间质出血、水肿减轻;乳头直径减小,血清E2、FSH及乳腺组织中ER表达降低,促进大鼠子宫、卵巢恢复正常。提示一方面当E2减少时乳腺增生减轻,E2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的负反馈逐渐增强,抑制GnRH的分泌,减少垂体的促性腺激素分泌,循环中的FSH水平下降,纠正了血液性激素水平失调,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使内分泌趋于平衡,乳腺增生逐渐得到缓解、减轻;另一方面,降低了乳腺组织中ER的表达,使乳腺对E2的敏感性下降,起到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且存在量效关系。提示临床用药应适当加大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 饶金才,李兰珍,陈云声,等.乳腺增生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及病理类型[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2,8(6):671.
[2] 匡志鹏,刘剑勇,张传珉,等.块结消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8(1):10.
[3] 景闻天.乳癖安消胶囊对实验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及其受体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