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志刚,颜仁梁,罗佳波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稳定、科学的测定白花蛇舌草中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中多糖含量差异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江西、广东、广西白花蛇舌草中多糖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86 nm。结果 江西产白花蛇舌草中多糖含量略高于广东、广西产药材。结论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药材多糖含量基本一致。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多糖;产地
现代研究资料表明,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本试验建立了快速、稳定、科学的测定白花蛇舌草中多糖含量的方法,并进行了不同产地药材中多糖含量差异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惠普UV-8453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赛多利斯CP3245型电子天平。白花蛇舌草(采自广东、广西、江西)经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与生物系颜仁梁老师鉴定为茜草科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干燥全草,粉碎并过60目筛。葡萄糖、苯酚、硫酸、碳酸氢钠均为分析纯。
1 材料
惠普UV-8453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赛多利斯CP3245型电子天平。白花蛇舌草(采自广东、广西、江西)经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与生物系颜仁梁老师鉴定为茜草科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的干燥全草,粉碎并过60目筛。葡萄糖、苯酚、硫酸、碳酸氢钠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取105 ℃干燥至恒重的葡萄糖适量,精密称定,加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0.10 mg/mL的葡萄糖对照品溶液,冷藏备用。
2.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水80 mL,摇匀,沸水浴浸提1 h,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备用。
2.3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精密移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mL,以苯酚硫酸法显色,在380~7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吸收曲线λmax均为486 nm。
2.4 显色条件的选择[1]
2.4.1 硫酸用量的选择
精密移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0 mL 5份,各加苯酚溶液1.0 mL,快速加入浓硫酸2.0 、3.0 、4.0、5.0、6.0 mL,于48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当浓硫酸用量低于4 mL时,显色反应几乎不发生或很弱。本试验中浓硫酸用量达6.0 mL时吸光度值最大,因此选择浓硫酸用量为6.0 mL。
2.4.2 反应温度的选择
文献中关于反应温度有室温至沸水浴不等,故本试验以室温(30 ℃)、40、60、80 ℃、沸水浴为考察水平。精密移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0 mL 5份,固定其他因素,规定水浴温度显色后,于48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显示,反应温度对显色结果影响较小,室温放置即可达到显色目的,故选择室温作为反应温度。
2.4.3 反应时间的选择
精密移取上述对照品溶液1.0 mL 4份,固定其他因素,分别于室温反应10、20、30、40 min,于48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结果在所选定的反应时间范围内,各吸光度值几乎无差异,20 min时最大,故选择反应时间为20 min。
2.5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上述葡萄糖对照品溶液0、0.2、0.4、0.6、0.8、1.0 mL,照上述显色条件显色,于486 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Abs)为纵坐标,多糖量(C,m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104 93X,r=0.999 8,表明葡萄糖在0.021 40 ~0.107 0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2.6 药材处理
2.6.1 沸水浸提法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水80 mL,摇匀,沸水浴浸提1 h,取出,放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备用。结果见表1。表1 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略)
2.6.2 超声提取法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水80 mL,摇匀,超声30 min,取出,放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收集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备用(见表1)。结果沸水浸提法效果优于超声提取法,因此,选择沸水浸提法为供试品提取方法。
2.7 提取时间的选择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4份,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加水80 mL,摇匀,分别置沸水浴浸提0.5 、1.0、1.5 、2.0 h,取出,放至室温,依法显色,测定486 nm处吸光度值,结果沸水浸提1.0 h后测得多糖含量趋于稳定,选择沸水浸提1.0 h。
2.8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移取提取时间项下1.0 h供试品溶液1.0 mL,依法显色,重复测定486 nm波长处吸光度值5次,RSD=0.59%,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9 重复性试验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5份,依法显色,测定486 nm处吸光度值,平均含量为11.76%,RSD=0.15%,表明方法重复性好。
2.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称取药材样品约50 mg,6份,精密称定,置100 mL量瓶中,精密移入葡萄糖储备液2.0 mL(含葡萄糖2.032 7 mg),依法显色,测定486 nm波长处吸光度值,计算平均回收率=99.91%, RSD=1.39%。
2.11 稳定性试验
取加样回收率项下5号样品,自首次测定后10、30、60 min测定吸光度值,4次测定结果RSD=0.57%,说明样品显色后1 h内稳定性良好,可以满足测定需要。
2.12 样品测定
称取药材样品各约50 mg,依法显色,测定486 nm处吸光度值。按对照品回归方程计算供试品中多糖含量。结果见表2。表2 样品测定结果(略)
3 讨论
硫酸在本反应中的作用是促进多糖水解产生单糖,高温环境中脱水并与苯酚反应产生棕红色物质进行比色[2]。若硫酸用量过小,则多糖水解不完全,故吸光度值受硫酸用量影响显著。
反应温度对显色结果影响较小,室温放置即可达到显色目的,故选择室温作为反应温度。由于本试验在6月完成,室内温度约30 ℃,若于冬季测定,室温远低于30 ℃,对显色结果的影响尚未可知,故建议控制反应温度约30 ℃。
药材中多糖在高温下比较稳定,沸水浴处理2 h,多糖含量基本无损失;而提取时间过短时,多糖溶解不完全,故提取时间不应低于1 h。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多糖含量基本一致,江西产的多糖含量略高于广东、广西产。
【参考文献
】
[1] 杨兴斌,梅气炳,周四元,等.当归多糖质控中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新医药,2003,2(8):3.
[2] 施亚琴,杨培全,周俊国,等.红毛五加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1994,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