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较"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996 日期:2025-08-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王学军,马富晓,李晓红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宁神解郁汤;奋乃静;精神分裂症

笔者采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病例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1]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治疗前由2名精神科医师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2]进行评分,得分均在30分以上。

  1.2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本院2002年5月-2006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男22例,女9例;年龄16~49岁,平均27.2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平均3.6年;文化程度:小学5例,初、高中23例,大专以上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15~50岁,平均28.13岁;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18年,平均3.3年;文化程度:小学6例,初、高中20例,大专以上5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及BPRS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宁神解郁汤加减。药物组成:五味子12 g,柴胡15 g,香附15 g,青皮15 g,炒酸枣仁30 g,柏子仁30 g,夜交藤30 g,郁金15 g,当归15 g,石菖蒲20 g,甘草10 g。痰火内扰者加胆南星、竹茹、生石膏;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鸡血藤;阴虚火旺者加沙参、麦冬、知母;气血两虚者去香附、青皮、石菖蒲,加黄芪、党参、白芍。上药煎煮2次,共取汁700 mL,分2次热服,早晚各1次。同时配合小剂量奋乃静,10~18 mg/d,平均13.98 mg/d。

  1.3.2 对照组

  单纯口服奋乃静治疗,16~58 mg/d,平均26.2 mg/d。
  
  2组在治疗过程中失眠者可适当配合苯二氮卓类;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可合用盐酸苯海索;心动过速、焦虑者可短期应用普萘洛尔。整个治疗过程不应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疗程共8周。

  1.4 观察指标
  
  每2周查血常规,治疗前后查肝功能及心电图。8周后再次采用BPRS量表及副反应量表(TESS)[2]进行评定。

  1.5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疾病4级评定标准及BPRS减分率进行综合评定。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有效。总有效率为痊愈+显著进步。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χ2、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转贴于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痊愈16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87.1%;对照组痊愈11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67.74%。2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治疗8周后2组BPRS评分比较
  
  经治疗8周,2组BPRS评分均有明显改变,说明中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一定疗效;治疗后2组BPRS评分各因子分比较,除思维障碍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见表1。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BPRS评分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药物不良反应基本一致,主要表现以锥体外系和植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为主,如静坐不能、震颤、流涎、肌强直、便秘、口干、心慌等,但治疗组相对较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中医“癫狂”、“武痴”等范畴。“癫狂”之名最早见于《内经》,其对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等方面有较详细的论述。中医学认为,其多为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等因素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痰火内扰心神所致。主要表现兴奋不安、言语错乱、疑神疑鬼、妄闻妄见,或沉默痴呆、自语自笑、孤僻懒散。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下丘脑神经递质的改变、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功能活动过度、额前叶多巴胺活动下降、免疫障碍、遗传等因素有关[3]。笔者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为治疗原则,以柴胡、香附、青皮舒肝理气;桃仁、红花、郁金活血散瘀;石菖蒲、胆南星、竹茹清热化痰开窍;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黄芪、党参、当归补气养血;沙参、麦冬、知母滋阴降火,以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以平为期,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本观察结果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2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可降低抗精神病西药的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了其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对照组由于用药量较大,其锥体外系统症状发生率相对较高,治疗过程中常使患者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提出换药现象,且有的患者会出现“面具脸”,抵消了部分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给康复期维持治疗带来不利影响。为此,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与分类标准[S].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3.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1,203.

  [3] 蔡焯基,翁永振.精神分裂症——病因、治疗、康复[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7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