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排卵障碍 不孕症 中药周期疗法 性激素
女性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无排卵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因素,占女性不孕症25%~30%[1]。西医治疗无排卵的方法多,疗效快,诱发排卵率达80%左右,但妊娠率约40%,每个诱发排卵周期妊娠率达20%~30%[1]。2002年3月-2005年1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45例,收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均符合《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2]中有关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诊断标准。其中原发性不孕症18例,继发性不孕症27例;其中月经量少于正常者22例,月经颜色异常、有不同程度瘀黑或瘀黯者28例,月经先期10例,月经后期15例,有痛经史11例,闭经9例;年龄25~38岁,平均31.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1年。所有患者均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通液检查,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连续记录3个月以上基础体温呈单相,经过3个月B超卵泡监测证实双侧卵巢无成熟卵泡生成,并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不孕,且配偶性功能良好,精液化验等检查无异常发现。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诱发排卵
月经不调、闭经者予雌、孕激素行人工周期治疗。无卵泡或卵泡发育不良者于月经周期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50 mg, 每日1次,连服5 d,并于月经周期第10天起B超监测卵泡发育,每日1次。当卵泡发育直径达1.8~2.0 cm时,一次性肌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0 000 U,待成熟卵泡排出后,隔日肌注1次HCG 5 000 U,连续3次,同时指导性生活。如仍未排卵,克罗米酚可增至100 mg,每日1次,连服5 d,连用3个月经周期。
2.2 中药周期疗法
按照卵巢周期性变化规律,采用“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周期性治疗。
2.2.1 经后期(卵泡发育期)
以滋阴补肾、调养冲任,予促卵泡汤:何首乌、菟丝子各15 g,当归、熟地黄、白芍、枸杞子、茺蔚子、女贞子、墨旱莲、山药、鹿角霜、陈皮、砂仁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于经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用7 d。
2.2.2 经间期(排卵期)
以补肾暖宫、活血化瘀、促排卵为重点,予促排卵汤:菟丝子、续断各30 g,枸杞子、熟地黄、何首乌各20 g,淫羊藿、当归各15 g,赤芍、桃仁、红花、牛膝各10 g,川芎、甘草各6 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5 d。
2.2.3 经前期(黄体期)
以温补肾阳、健全黄体功能、活血调冲任为治法,予促黄体汤:菟丝子15 g,仙茅、淫羊藿、续断、熟地黄、阿胶、何首乌、女贞子、墨旱莲、山药、当归、赤芍、川芎各10 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9 d。
2.2.4 月经期
以活血化瘀、理气调经为主,促使子宫内膜剥脱,予活血调经汤:当归、赤芍、熟地黄、丹参、泽兰、茺蔚子、茯苓各10 g,败酱草12 g,香附6 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7 d。
上述中药可连用3~6个月经周期,必要时可服用1年。确认早孕后立即停用。
3 疗效标准
参照《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治疗1年内妊娠;有效:虽未妊娠,但B超监测有成熟卵泡排出,伴随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辅助检查结果有改善;无效:B超监测无成熟卵泡排出,伴随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辅助检查结果无改善。
4 结果
45例患者中基础体温呈双相、B超监测恢复排卵功能者36例,占80%,其中妊娠30例,占66.7%,治疗最短3个月,最长1年;治疗无效者6例,终止治疗者3例,占20%。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功能失调引起的内分泌紊乱,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失调或发生器质性病变都可以造成排卵障碍。因此,促排卵是治疗该病的首要目的。克罗米酚为临床上首选的诱发排卵药物,但因其具有抗雌激素与微弱雌激素的双重活性作用,使宫颈黏液变稠及子宫内膜变薄,不利于精子通过和受精卵着床因而影响受孕率,且单独应用易引起黄体功能不全和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等合并症[1]。
中医学认为,女性生殖系统的调节以肾-天癸-冲任-胞宫的平衡协调为枢纽。肾主生殖,肾阴是卵子发育的物质基础,肾阳是卵子生长的动力。肾气盛,天癸至,冲任通盛,则月经如期,孕育正常。因此,中医治疗无排卵型不孕症第一需要滋肾阴,促进卵泡发育,奠定成熟卵子的受孕基础;第二,通过活血化瘀促进排卵。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根据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按卵泡发育期、排卵期、黄体期、月经期4个阶段采用“补肾-活血化瘀-补肾-活血调经”周期性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补肾中药具有内分泌激素样作用,能够促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功能得以改善,在补肾的基础上加活血药又可改善循环,增加卵巢血流量,从而诱发排卵及促黄体发育[3]。
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观念出发,调整肾阴、肾阳间平衡,促进肾功能,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沛,脏腑功能协调,在协调全身正常生理功能后逐渐恢复性腺轴,从而调整内分泌,
促进卵泡成熟,恢复排卵,达到治疗的目的,并避免了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高排卵率、低受孕率及一些合并症的出现。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利于子宫内膜的生长,提高排卵率及受孕率,减少不良反应。这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既可收到近期明显效果,妊娠率达66.7%,明显高于单用西药,又可使其疗效巩固,不失为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丽兰.不孕与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02,218-220.
[2] 吴少祯,吴 敏.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50-551.
[3] 杨桂云.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