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质量调查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847 日期:2025-08-11 来源:论文网

     作者:刘晖,张丽华,孔祥军,牛继红

【关键词】 中成药;处方调查;质量分析

门诊处方的质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而又较为普遍的现象。处方缺陷虽然是少数现象,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医疗事故隐患。其后果:一是引起的用药后果轻重不一,小到不易觉察,大到引起医疗事故;二是给患者带来伤害,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降低;三是给药师增加了工作量。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把好用药质量关,将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笔者调查了本院门诊中成药处方26244张,并分析不规范处方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来源

  笔者查阅、统计了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门诊中成药处方26 244张,其中2005年16 403张,2006年9 841张。

  2 统计方法

  平均每月抽取5 d处方共1 093.5张,其中不合格处方45.6张,占每月总处方量的4.17%。将处方的情况、处方不合格率分别填入调查表中,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3 结果

  (见表1)表1 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不规范处方对比统计表(略)

  4 分析与讨论

  表1显示,2006年处方各项书写质量比2005年明显好转,这说明医院各级领导对医师处方书写比较重视,但仍然存在个别医师对处方规范书写重视不够。不合理用药和无剂型与规格剂量单位不规范处方比例有所增加,主要是由于西医医师对中成药的药理、功效、不良反应了解不全,对中医辨证不明确,对老、幼、孕、特殊人群的处方欠慎重考虑,在未能准确掌握药理特性的情况下,就盲目联合用药,所以产生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4.1 字迹不清

  字迹潦草不易辨认容易混淆药名,不仅在收费划价时容易出现差错,而且会由于一字之差导致药品错发。如血塞通与血滞通、橘红痰咳与橘红止咳。

  4.2 处方前记

  一是患者的姓名、年龄、地址或单位,如果写的不详细或不准确,发现问题无处查找。二是医师错写“门诊号”,导致收费人员输入电脑时姓名输错的情况时常发生。三是处方内容涂改后,无医师签字的情况较为严重,一旦出现问题或纠纷责任很难分清。四是对门诊患者未问清楚情况即按收费人员的理解进行收费,有的人名张冠李戴,稍有不慎就错发给患者,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4.3 无剂型,规格不全

  因药名相同而剂型及含量不同而错发药物。如“清开灵”有颗粒、口服液、片剂等;“清热解毒”有片剂、口服液、胶囊等;“银杏叶”有片、胶囊等;六味地黄有胶囊、水丸、蜜丸等,如果糖尿病患者口服“蜜丸”类药物会使病情加重。我们在发药过程中就出现过收错药费、处方与电脑显示不符等问题。

  4.4 药名不规范

  有的写商品名,有的写通用名,如通用名为“银杏叶胶囊”错写成“百路达”,“复方鲜竹沥口服液”错写成“祛痰灵口服液”等。因此,药师应与医师保持联系,发现处方问题后,及时与医师取得沟通,纠正错误处方。

  4.5 不合理用药情况

  4.5.1 未按适应证选药

  如神经性耳聋选用牛黄清心丸、鼻炎片、丹参酮、小金丸等;末梢神经炎选用“活力苏口服液”,此药是用于老年体弱、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眼花、乏力等。

转贴于

  4.5.2 诊断不全

  如医师诊断:外耳道。处方:①消栓胶囊;②清热解毒胶囊;③脑安胶囊。但处方①主要用于中风气虚瘀证的半身不遂等症;处方②主要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咽痛、流感等;处方③主要用于脑血栓急性或恢复期的半身不遂等症。

  4.5.3 重复用药或同类药物联用

  如某患者,女,16岁,诊断为“感冒”。处方:①板蓝根冲剂;②清热解毒液;③感冒清热冲剂;④双黄连颗粒;⑤银翘解毒软胶囊。处方中①、⑤用于病毒性感冒;处方②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性流感;处方③用于风寒性感冒;处方④、⑤用于风热感冒。又如某患者被诊断为“咳嗽、腰痛”。处方:①柏子养心丸;②通宣理肺丸;③热炎宁;④羚羊清肺丸;⑤知柏地黄丸。前两药主治寒证,后4药均主治热证。处方中①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等症;处方②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等症;处方③用于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发热、咽痛、咽干、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处方⑤用于潮热盗汗、头晕耳鸣、遗精、小便频数等症。

  上述两张处方用药太杂,无明确诊断,属于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药物,还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又如某患者,男,76岁,被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处方:①心脉通片36#×2/4#Tid;②心脉舒通胶囊1.5 mg×40#×
2/4# Tid;③复方丹参片0.32×60#×2/4# Tid;④牛黄降压片0.5 g×20#×4/4# Tid。由于老年人各项器官已经衰弱,处方中①、②、③均有活血化瘀、舒通血脉的作用。后3种药品说明书标示每次3粒,但③和④均含“冰片”等苦寒药,同类药物联用,用量又大,老人连服可能引起脾胃虚寒或其它不良反应。76岁的老人应是成人用药量的2/3或3/4,必须同服上述药物则应至少相隔1 h再服另两种药。

  5 建议

  规范处方与合理用药是医院管理部门及各级医护人员的责任,因此,大力推进合理用药与规范处方管理是医院医药体制改革的需要。为此,笔者建议:①医药管理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药名,取消中成药一药多名制。②提高医药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医师专业技能培训。如聘请中医药专家就临床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等举办学术讲座,普及中医药知识。要坚持辨证施治,减少不规范处方的发生,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③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教育。医务人员必须以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书写处方,要弄清、弄准常用药名、规格、用法等。要严格执行处方制度管理,做到处方书写准确无误,对实习医师的处方应严格审查后再签字,实行对更改后的处方必须重新签字制度。④医院管理者要继续加大处方管理力度,将处方书写质量纳入衡量医师技术水平、医师晋升职称之列。建议医院定期召开处方质量分析会,必要时可以开“处方展览或处方观摩会”。

  门诊处方是医院为患者服务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单位的形象。从院领导到每名医药医护人员都必须充分重视,严把处方质量关,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精神落到工作实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