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传输试验对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的临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821 日期:2025-08-10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研究结肠传输试验在慢性功能性便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病例常规饮食下口服标志物后分别于24h、48h、72h进行摄片观察。结果 3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16例传输功能差,11例传输功能极差。结论 探索结肠传输试验在便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为慢性便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结肠传输试验 功能性便秘 标志物 诊断
  慢性便秘(CC)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通常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时间延长或粪便硬而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许多直接影响肠道平滑肌功能的疾病均可导致便秘,如结、直肠解剖结构的异常,平滑肌源性或肠神经元性病变等所致的便秘,称为继发性便秘,如果无上述病因引起的便秘,称为慢性功能性便秘(CFC)[1]。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结肠传输功能障碍导致的便秘,主要表现为每周排便少于2次,无便意,靠泻剂来维持排便[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现代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环境等的改变,CFC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因此CFC越来越受到重视,CFC也是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良性疾病之一。
  本方法结肠运输试验是通过口服不透X线的物质,使其混合于肠内容物中,在比较接近生理的条件下,摄片观察结肠的运动情况,且标志物与食糜或粪便比重相似,且显示清晰,不吸收,无毒,无刺激。
  总之,为临床医生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资料,探索结肠运输试验在便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为慢性便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对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评价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判断功能障碍部位、治疗尤其是肛肠外科对便秘行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筛选及疗效观察的必查项目,是对手术前评估及手术后的疗效判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检查项目。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 门诊及住院30例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检查对象。
  诊断标准:参考罗马Ⅱ诊断标准,排除肠道或全身器质性病因以及药物所致的病因,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12周连续或间段出现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1)超过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2)大于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3)大于1/4的时间有排便不净感;(4)大于1/4的时间有排便时肛门阻塞感或肛门直肠梗阻;(5)大于1/4的时间有排便时需用手法协助;(6)大于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少于3次,不存在稀便。
  1.2观察病例的排除标准 全部患者在检查前都经结肠镜检查除外结肠器质性病变及出口梗阻型便秘,经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除外肝胆胰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他全身性疾病,除外腹部手术史。
  1.3标志物 特制硫酸钡颗粒剂从北京某科研单位购买每粒6元,病人每次口服1粒(含20微粒)。 7.   1.4观察指标及方法 检查前1周内禁服一切泻药及对消化道运动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和刺激性食物,检查期间生物和饮食习惯不变,并记录排便次数及时间。受检者前1天早餐后上午9时吞服标志物胶囊1枚(每枚含20粒不透X线的颗粒状态标志物),此后分别于24h、48h,72h各摄腹部平片1张。必要时于96h、120h加摄腹部平片各一张。
  1.5结肠运输试验的正常参考值 口服标志物后24h至少排出80%的标志物(16粒),为正常,如果在48h结肠内仍有80%以上或72h在结肠内仍存留5枚或5枚以上标志物则提示有慢传输型便秘存在。
  2 检查结果
  30例便秘患者中,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55.6岁,男性2例,占6.7%,女性28例,占93.3%。口服标志物后24h拍片显示排除80%者3例,不再摄片;11例只有3-5枚标志物进入回盲部,16例标志物80%进入结肠,在48h以内排出80%(即16粒)以上者有3例,在72h排出80%以上者有10例,在96h及120h排出80%以上者分别有3例和9例。在120h仍未排出80%以上者有2例。据此,我们认为3例结肠传输功能正常,16例传输功能较差,11例传输功能极差。
  3 讨论
  3.1 根据生理学研究,正常成人结肠顺行推进速度约为8cm/h,逆行推进速度约3cm/h,净推进距离约5cm/h,诸多因素可影响结肠推进速度,如进餐或肌注某些拟副交感药物可提高推进速度,而便秘可降低其净推进速度至1cm/h。结肠运输时间反映的是结肠壁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在胃肠生理研究、慢性便秘的诊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便秘患者因为排便频率降低会使全肠道通过时间和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延长,全肠道通过时间延长对便秘的诊断意义已取得共识,但结肠分段通过时间对便秘的诊断意义争议较大。
  3.2 结肠运输缓慢病因并不十分明确,老年人发病率高,与进食量、老年性胃肠道功能下降如肠管分泌消化液减少、肠管张力蠕动减弱以及参与排便肌肉张力低下有关。此外,出口梗阻型便秘占很大一部分,因此对这一部分病人有必要行排粪造影检查以明确便秘原因。
  3.3 CFC是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良性疾病之一,本方法的实施将排出许多特异性诊断,为选择治疗手段提供有利的证据,为消除和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起到决定性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孟荣贵,郝立强,傅传刚等.结肠慢性传输性便秘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2(12)719.
[2]刘宝华.便秘的诊断和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2,25-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