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莉 付敏 韩建伟 黄理平
【摘要】 :目的 优选延胡索、白芷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以延胡索乙素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 优选工艺为:以3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提取1.5 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转移率高。
【关键词】 复方元胡止痛贴 延胡索乙素 延胡索 白芷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alcohol extraction technique of the medical herbs such as Rhizoma Corydalis and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 Methods To optimize the alcohol extraction technique with L9(34) orthogonal test. The content of the tetrahydropalmatine in Rhizoma Corydalis, which was used as evaluating criteria, was determined by HPLC. Results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as follows:the medicinal material was extracted for 3 times with 3 times amount of 75% alcohol, 1.5 hours per time. Conclusions The optimized technique is reasonable and the extraction rate was high.
Key words:Compound Yuanhu Zhitong Patch;tetrahydropalmatine;Rhizoma Corydalis;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extraction technique;HPLC
复方元胡止痛贴是本院研制的一种中药复方膏贴剂,由延胡索、白芷等多味中药组方而成,用于寒凝、气滞、血瘀、湿浊中阻、寒湿呕逆等各种证型的胃痛、痛经,临床疗效确凿。其中延胡索、白芷两味药材采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所得浸膏与其余中药提取物混合,加入基质,制成贴剂。延胡索为方中君药,延胡索乙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为了优选提取工艺,笔者以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L9(34)正交试验对延胡索、白芷的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美国)。延胡索乙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批号0726-200208);延胡索、白芷药材(购于湖北省中药材公司)。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工艺正交设计
选择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见表1。按处方比例称取延胡索20 g、白芷10 g,共9份,分别按设计的正交试验进行提取,滤过,滤液合并,水浴浓缩,减压干燥成干浸膏,置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并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表1 L9(34)试验因素水平表(略)
2.2 色谱条件[1]
色谱柱:ZORBAX SB-C18(4.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64∶36);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 ℃;流速:0.8 mL/min。
2.3 溶液制备
2.3.1 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置减压干燥器中48 h的延胡索乙素对照品0.52 mg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1 mL含延胡索乙素52 μg的对照品溶液。
2.3.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干浸膏约0.5 g,精密称定,置25 mL量瓶中,加1%盐酸-甲醇约20 mL,超声15 min(功率250 W,频率40 kHz)使溶解,放冷,加1%盐酸-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 mL,加在中性氧化铝柱(100~200目, 2 g,内径1 cm)上,用甲醇20 mL洗脱,收集洗脱液,溶剂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并定容于5 mL量瓶中。
2.3.3 延胡索药材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延胡索60%醇提物适量,与供试品同法制备。
2.3.4 延胡索空白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白芷60%醇提物适量,与供试品同法制备。
2.4 含量测定
2.4.1 方法专属性考察
分别吸取上述4种溶液各10 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可见延胡索乙素对照品、供试品及延胡索药材在16~17 min出现延胡索乙素特征吸收峰,而延胡索空白对照品中无此吸收峰。结果见图1。
2.4.2 线性关系考察
吸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1、5、10、15、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检测(n=2)。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回归方程为:Y=60.11X+9.52,r=0.999 7。表明延胡索乙素在0.052~1.0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3 精密度试验
吸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溶液10 μL,重复测定6次,RSD=0.71%。
2.4.4 稳定性试验
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分别于0、 2、4、6、8、24 h进样,测定峰面积,RSD=2.06%。表明至少24 h内供试品溶液保持稳定。
2.5 正交试验结果
分别吸取9份供试品溶液各10 μL进样,测定峰面积(n=2)。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2、表3。表2 正交试验结果(略)注:*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所投20 g延胡索中的含量(g)表3 方差分析表(略)注:F0.05(2,2)=19.0,F0.01(2,2)=99.0
由试验结果可见,影响延胡索乙素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是:D&>A&>C&>B。方差分析表明: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均有显著性影响,乙醇用量无明显影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优选工艺为3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
2.6 粒度考察
将延胡索、白芷药材按粒度分为粗、中、细三等,按比例称取各粒度水平下的药材粉末30 g,以优选工艺进行提取,测定含量,样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依次分别为3.026 4×10-4、5.024 4×10-4、6.276 2×10-4。
试验结果表明,细粒度药材粉末提取率最高,中等粒度次之,但两者相差不大,粗粉末提取率最低。综合考虑实际生产的可行性,选择中等粒度粉末。取中等粒度粉末30 g,共3份,同法提取、测定,结果分别为5.504 7×10-4、5.236 2×10-4、5.688 9×10-4。
3 讨论
流动相采用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6.0)系统,我们尝试了52∶48、55∶45、58∶42、60∶40、63∶37、65∶35等多种流动相比例,比较了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色谱柱及ZORBAX SB-C18(4.6 mm×250 mm)色谱柱,使用前者阴性对照品中与延胡索乙素近似相同的保留时间亦出峰,对测定造成严重干扰,使用后者效果理想。
供试品处理方法中采用了氧化铝柱进行除杂,避免了药典中延胡索项下处理方法中乙醚的使用。以薄层鉴别方法作为检视手段,对氧化铝用量及洗脱剂的用量进行了考察,表明氧化铝2 g,甲醇20 mL洗脱,纯化效果理想,且有效成分转移完全。
延胡索药材按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方法制备供试品,进行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078 2%,符合药典规定标准,按优选工艺进行提取,测定含量,按干燥品计,延胡索乙素含量为0.064 5%,转移率为82.7%,优选提取方法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