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采用针刺联合抗癌新药紫杉醇对Lewis肺癌小鼠进行治疗,探讨针药结合对肿瘤的治疗效应,验证针药并举理论及协同增效作用。方法 复制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的生存状态、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瘤重及抑瘤率。结果 针刺、紫杉醇、针刺联合紫杉醇均能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瘤作用,针刺联合紫杉醇抑瘤效果更加显著。结论 针刺联合紫杉醇治疗有更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并能改善实验动物的生存状态,针药结合对Lewis肺癌小鼠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关键词】 针刺 紫杉醇 Lewis肺癌小鼠
Abstract:Objective Adopting acupuncture associating with TAX to treat mice with Lewis lung cancer, to investigate the anti-cancer effect and its mechanism, and affirm their cooperating effect. Methods Lewis lung cancer model in mice was established and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medicatio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separately. The growth state of the mice, change and growth curve of tumour, change of tumour-weight and tumour-curbed rate were observed. Results Acupuncture, TAX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TAX all can curb the tumour, and the combination was the best.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TAX has a marked anti-cancer effect and can improve growth state of the mice. The effect of combining method is better than single therapy.
Key words:acupuncture;TAX;Lewis lung cancer mice
针灸治疗肿瘤历史悠久,多部古代医典中皆有针灸治疗肿瘤的记载。针刺能平衡阴阳,补偏救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通过调节脏腑经脉以促进机体内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的作用。紫杉醇(paclitaxel,taxol,TAX)是从红豆杉属植物紫杉的树干和树皮中提取开发得到的天然抗癌新药,对肿瘤有很好的疗效。但紫杉醇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等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室性心律不齐等毒副作用,并可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其使用的紫杉醇助溶剂也可引起各种毒副反应,并且紫杉醇来源有限、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要保证紫杉醇抗肿瘤治疗得以继续,有效降低或防止不良反应、提高疗效、降低用药量成为关键。本实验以针刺、紫杉醇、针刺联合紫杉醇3种方法治疗,观察其对Lewis肺癌小鼠一般状态及抑瘤率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C57BL/6小鼠54只,雌雄各半,体重(20±2)g,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合格证号:007250639,动物等级:SPF级。
1.2 试剂、药物及仪器
细胞株: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株由中国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提供。紫杉醇注射液: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浓度为30 mg/5 mL,批号050401。0.5 mm×30 mm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游标卡尺,哈尔滨量具厂。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的制作
Lewis肺癌小鼠肿瘤细胞株从冻存的液氮内取出,37 ℃水浴复苏后分别接种于6只C57BL/6小鼠左后肢皮下,待瘤体长至1.0~1.5 cm时,处死小鼠,选择生长良好的瘤组织,无菌取出,剪碎,研磨,过滤,制成单细胞悬液,台盼蓝染色观察记录活细胞数(&>90%),调整细胞浓度至活瘤细胞计数约1×107个/mL瘤细胞,给每只实验组小鼠左后肢内侧皮下接种0.2 mL(约含活细胞2×106个),即为荷瘤模型。
2.2 动物分组
接种后将动物均匀随机分为4组,即肺癌模型组(模型组)、肺癌+针刺“肺俞”组(针刺组)、肺癌+紫杉醇注射液组(药物组)、肺癌+紫杉醇+针刺“肺俞”组(针药结合组)。每组12只,雌雄各半。
2.3 紫杉醇溶液制备
取紫杉醇注射液30 mg/5 mL,加生理盐水25 mL,制成1 mg/mL的紫杉醇溶液备用。
2.4 处理方法
接种后第5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0 d。模型组:固定,每日每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针刺组:固定,针刺“肺俞”穴,每日1次;药物组:固定,每日每只腹腔注射紫杉醇溶液10 mg/kg[1];针药结合组:固定,针刺“肺俞”穴,20 min后腹腔注射紫杉醇溶液10 mg/kg,每日1次。针刺方法:顺经脉走行斜刺皮下约0.2 mm,用均匀手法小幅度捻转1 min,留针15 min,间歇行针2次。
2.5 取材
接种后第15天断颈处死动物,完整仔细地剥离肿瘤结节待测(为了保证取瘤均衡,解剖由1人进行)。
3 观察指标
3.1 小鼠生存状态
接种后第5天起,各组动物每日称重,观察动物进食、活动状态及死亡情况,并记录。
3.2 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
接种后第5天起,每日用游标卡尺(精度为0.1 mm)测定肿瘤的最长径(a)和最短径(b),按公式(V=ab2/2)计算肿瘤体积,统计得出各组肿瘤平均体积,绘制出生长曲线,并计算各组瘤重及抑瘤率。
抑瘤率(%)=(对照组平均瘤重-实验组平均瘤重)/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4 结果
4.1 生存状态
模型组实验后第10天有1只动物死亡,药物组用药后5 d和8 d分别有1只动物死亡,针药结合组用药后7 d有1只动物死亡。药物组整体生长状态不良,进食及活动不佳,小鼠比其它组明显消瘦,说明紫杉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针药结合组小鼠的生长状态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组;针刺组的带瘤生存状态最佳,说明针刺有改善小鼠生存状态的作用。
4.2 肿瘤体积的动态变化和生长曲线
(见图1、表1)表1 各组瘤重及瘤重抑制率比较(略)注: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与药物组比 较,※P&<0.05
5 讨论
目前癌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往往由于肿瘤定位、浸润、转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手术不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化疗和放疗。化疗药物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产生了全身严重的毒副作用,而且,多数化疗药物都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因此,寻求综合疗法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其抗癌疗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灸抗肿瘤在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中都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实验研究表明,针灸能很好的缓解疼痛;能在多个免疫环节上、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协调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减低放、化疗所致的呕吐中枢的刺激,治疗或减轻胃肠反应;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白细胞总数,防治骨髓抑制等。肺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肺脏经气转输之处,是肺脏与体表联系的部位。有实验表明,抗癌膏穴位贴敷和局部贴敷均可改善荷瘤小鼠机能状态,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癌能力,使癌细胞周期移行在G1期到S期之间发生阻滞,造成G1期细胞的堆积,阻断D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且穴位贴敷的抗癌效应优于非穴位贴敷的抗癌效应[2]。肺俞穴抗癌膏贴穴能明显增强Lewis肺癌小鼠的NK、IL-2活性[3]。
小鼠的生长状态、肿瘤的时间、平均体积生长曲线、瘤重、抑瘤率等均能较客观地反映肿瘤的生长情况。以上几个指标的实验结果显示,单纯药物或针刺疗法及针刺与紫杉醇联用均能起到治疗作用,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增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而针刺与紫杉醇联合使用比单一疗法抑瘤作用更显著。说明针药结合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本实验中药物组用药后5 d和8 d分别有1只动物死亡,且该组整体生长状态不良,小鼠比其它组明显消瘦,针药结合组用药后7 d有1只动物死亡,说明紫杉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针药结合组小鼠的生长状态明显优于单纯用药组,针刺组的带瘤生存状态最佳。针药结合组抑瘤率与其它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这说明针刺肺俞穴具有较强的补虚益损功能,两者合用能扶正祛邪,提高抑瘤率,并且能降低其毒副作用,提示针药结合对肿瘤治疗有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1] Devita VT.Dose-vesponse in alive and well[J].J Clin Oncil, 1986,4:1157-1159.
[2] 孙六合,杨庆有.抗癌膏穴贴对Lewis肺癌模型小鼠癌细胞周期移行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2,22(9):625.
[3] 孙六合,王 燕.抗癌膏穴贴对荷瘤小鼠脾NK细胞、IL-2活性的影响[J].北京中医,2002,2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