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疗效。方法 对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因人而异以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整个教育贯穿住院全过程。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知识、态度、信念、行为及满意度方面有明显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复发率明显减少。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疗效。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健康教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基层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1],以起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腰穿血性脑脊液为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喷嚏等诱因;以40~70岁发病多见。患者除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外无中枢性瘫痪,使患者易忽视治疗。而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我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对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均由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5~73岁,平均54岁,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8例,病情危重合并脑疝抢救无效死亡2例。
2 健康宣教的目标
健康宣教的目标是使患者获取健康知识,进一步完善健康行为,我们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使患者达到以下目标:(1)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各项检查;(2)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3)使患者懂得绝对卧床休息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教会病人避免疾病诱因,如何预防再出血;(4)出院后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
3 健康宣教的步骤
(1)第一步:入院健康宣教:入院须知、环境介绍、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介绍、休息与饮食,使患者熟悉环境,心态平稳。(2)第二步:住院健康宣教:疾病的特点与基本知识、相关药物知识、再出血的防治,使患者懂得疾病的特点、诱发因素、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要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预防再出血的因素。(3)第三步:出院健康宣教。告诉病人出院后生活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及情绪激动、继续服药的目的和方法、门诊随访,使患者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4 健康宣教的方法
健康宣教应按宣教的步骤以循序渐进、重点强调的方法来完成整个健康宣教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学习兴趣等具体分析,采用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书面交流、书刊杂志、眼神、手势等多种方式,使健康宣教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5 健康宣教的内容
5.1 饮食与休息 急性期遵医嘱指导患者暂禁食,24~48 h后根据病情予低脂、高维生素、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不可过饱,以免腹压增加致使颅压增高,有高血压者限制钠盐的摄入(少于3g每天),饮水量在1500ml左右,因钠水潴留会加重脑水肿。告诉病人进食速度缓慢,头偏向一侧,防止呛咳,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素食品,避免辛辣刺激、戒烟酒、预防便秘,如便秘者禁忌灌肠,以防诱发脑疝,可用开塞露等缓泻剂。
教会病人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切勿用力排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将头部抬高15~30度,告诉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尽量避免会客及谈话,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和暗光,减少探视。指导患者翻身时避免头部转动幅度过大,切不可因症状轻过早下床活动或坐起进餐及大小便,一切治疗和护理都应在床上进行,避免一切可引起血压和颅压增高的诱因,如咳嗽、打喷嚏、情绪激动等,防止再出血的发生。
5.2 心理疏导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头痛剧烈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的情绪容易诱发再出血加重病情,我们要告诉患者头痛是因为脑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引起的,随着出血的停止,血肿的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也可采用放松技术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头痛。并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避免一切精神干扰,用热情、亲切的语言为他介绍本病的发生、发病规律及情绪对本病的影响,以轻巧、娴熟的操作为患者服务,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稳定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5.3 并发症的宣教 主要是预防再出血,告诉患者再出血多发生在发病的2~4周内,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等为诱因,因此,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防止再出血。告诉患者及家属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当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发作、意识障碍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其次是预防肺内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病人可以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头部,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渣屑,骨突出部位垫软枕并予以按摩,同时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再次是预防口腔感染及泌尿系感染的发生,急性期不能进食的病人,每日给予2次口腔护理或含漱液漱口,防止口腔炎、腮腺炎的发生,尿失禁的病人,应及时更换尿垫,会阴处注意干燥清洁,防止泌尿系炎症的发生。
5.4 用药的宣教 急性期大量使用止血剂如EACA等以防止纤维蛋白溶酶形成,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防止再出血。因静脉给药过快时可有低血压、心动过缓,故输入速度不宜过快(40~60滴/分钟),瞩病人及家属不可随意调速。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早搏、皮疹及结膜充血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时应快速静滴,做好排尿的准备,经常观察输液血管有无肿胀,疼痛,防止药液外渗引起组织坏死,不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保证治疗效果;为了防止出血后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性神经损伤,使用微量泵注射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因其含有23.7%乙醇,常刺激血管引起皮肤发红和剧烈疼痛,应向病人解释清楚,使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告诉病人及家属不可随意搬动机器或触摸按键,防止药液输入错误影响治疗,有的病人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胃肠不适等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不要擅自把避光用物撤开,防止药液失效;使用降压药物时,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用,应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定期测量血压观察疗效。
5.5 特殊检查宣教 腰椎穿刺术:因为血性脑脊液为本病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故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常行腰穿以明确诊断。腰穿前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去除紧张、害怕心理取得配合;告诉病人术中保持情绪稳定,按医生要求保持腰穿体位,勿随意乱动,以免穿刺损失;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防止低颅压引起头痛。
5.6 出院健康宣教 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的病人须做外科手术根除,按神经外科术前准备指导;不宜行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告诉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心态平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告诉病人合理营养,禁烟酒、槟榔及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鼓励病人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告诉病人定期测量血压,复查病情,如有不适,及时治疗。
6 小结
两年来,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健康宣教表明,经过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宣教,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复发率降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加大了护患关系的亲和力[2],也使家属参与到整个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当中,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加强了护患沟通和交流,提高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0.
[2]许丽琴.健康教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学,2009,2:230-231. 转贴于
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