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孕前保健的重要性,避免疾病发生。方法 对1000孕前保健门诊病例,进行诊断、提出生育建议。结果 30-34岁疾病检出179例(50.0%),明显高于&<30岁198例(35.8%)(χ2=16.1835,P&<0.01);月经周期不规则94例(9.4%);中重度痛经的247例(24.7%);流产次数达3次及以上的46例(4.6%);自然流产次数2次及以上的17例(1.7%);有不良孕产史检出的病例数共412例,其中妇科疾病占70.0%,其他科疾病占30.0%;1000妇女中,可以生育者850例(85.0%);暂缓生育者100例(18.0%);不能生育者50例(5.0%)。结论 做好孕前保健,预防出生缺陷。
【关键词】 孕前保健 疾病 防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and avoid disease.Methods 1000 cases with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for diagnosis, Make out fertility recommendations.Results 179 cases (50.0%) in 30 to 34-year-old disease detec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0 years old 198 cases (35.8%) (χ2 = 16.1835, P &<0.01); 94 cases of irregular menstrual cycles (9.4%); in severe 247 cases of dysmenorrhea (24.7%); abortion up to three times or more the number of 46 cases (4.6%); spontaneous abortion more than 2 times and 17 patients (1.7%); have an adverse pregnancy history total number of cases detected 412 cases, which accounted for 70.0%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other subjects diseases accounted for 30.0%; 1000 women can be fertile 850 cases (85.0%); suspension growth were 100 cases (18.0%); unable to bear children 50 cases (5.0%) .Conclusion Woke it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to prevention of birth defects.
【Key words】 Pre-pregnancy health car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孕前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为宗旨,为准备怀孕的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健康指导为主要的保健服务[1]。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改进孕前保健服务,本文对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的就诊者10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我院孕前保健的就诊者1000例,平均年龄(28.45±13.56)岁, &<30岁552例,30-34岁358例,&>35岁90例。
1.2 检查方法
1.2.1孕前保健门诊医生进行病史询问、一般体检(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和妇科检查,并根据受检者体检结果结合个人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再进行诊断、提出生育建议并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
1.2.2建立孕前保健资料档案,利用Foxpro数据库输入女性受检者信息,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即往史、月经婚育史、孕前保健情况、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疾病诊断及结论,部分配偶信息等。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1.5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不同年龄组就诊妇女的疾病检出情况, 30-34岁疾病检出179例(50.0%)明显高于&<30岁198例(35.8%)(χ2=16.1835,P&<0.01),见表1
表1不同年龄组就诊妇女的疾病检出情况
年龄组人数疾病检出例数(%)
&<30岁552198(35.8)
30-34岁358179(50.0)
35岁9035(38.8)
合计1000412(41.2)
χ2=16.1835,P&<0.01
2.2 疾病史和家族史 现患内外科慢性病的99例(9.9%),数量占前3位的疾病为乙肝病毒携带26例(2.6%)、甲状腺疾病11例(1.1%)和呼吸系统疾病9例(0.9%)。有严重影响优生疾病的直系家族史者21例(2.4%),包括先天性心脏病9例,精神分裂症4例,癫痫4例,男方有严重影响优生的直系家族史的4例。
2.3月经及婚育史 月经周期不规则94例(9.4%);自诉有至少一项月经异常(周期不规则、经量异常、中重度痛经的247例(24.7%);流产次数达3次及以上的46例(4.6%),自然流产次数2次及以上的17例(1.7%)。有不良孕产史(自然流产、围产儿死亡、宫外孕、葡萄胎、畸形儿引产/分娩等)的160例(16.0%),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孕早期自然流产,占160例中的63.0%,其余依次为畸形儿引产/分娩,宫外孕/葡萄胎,孕中期自然流产,围产儿死亡史,分别占160例中的15.0%、10.0%、9.0%和0.1%。
2.4检出疾病情况 检出的病例数共412例,其中妇科疾病占70.0%,其他科疾病占30.0%。妇科疾病中明显影响受孕的疾病37例,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7例,无排卵性功血7例等。检出与优生有关的各科疾病261例,占检出病例数的63.3%。与优生有关的妇科疾病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病例数位居首位。与优生有关的其他科疾病中,贫血、肝肾疾病(含乙肝病毒携带等)和内分泌疾病(均为甲状腺疾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居前3位。
3 讨论
3.1孕前保健门诊的开设十分必要:就诊妇女中,不良孕产史者超过15%,月经异常的超过20%,优生相关疾病家族史者占2.0%,内外科慢性疾病史者占9.4%。这说明孕前检查不同于一般健康检查,部分妇女“有因而来”。半年来,检测到的患病率为42.1%,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水平[2]。原因推断如下[3]:①某些地区孕前医学检查的辅助检查项目基本统一指定;②只对女性进行统计;③某些地区的受检者包含社区人群,其中30-34岁组患病率最高。有18.7%的妇女被建议暂缓生育,另有5.9%被建议转诊。孕前保健门诊的开设不仅减少了不良因素对生育的影响,而且及早发现了影响怀孕的因素。从就诊妇女被检出的疾病来看,需要孕前保健门诊的医生掌握优生学、妇科学以及内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科学地给予结论[4]。
3.2妊娠结局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自然流产、出生缺陷发生率、早产率、出生低体重率的降低上。一项研究表明孕前保健显亟档土俗匀涣鞑蔥5]。这在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中更加明显。糖尿病会引起生育力下降、自然流产和先天异常。一项前瞻性试验研究比较了接受孕前保健和接受孕期保健糖尿病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接受孕前治疗的糖尿病孕妇的自然流产率显著低于接受一般孕期保健的糖尿病孕妇,两者分别为8. 4%和28%。围孕保健可显著降低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匈牙利围孕保健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围孕保健孕妇后代重大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为20.6‰,而一般人群的发生率为35‰[6]。有效的围孕保健还改善了胎儿发育出生体重显著增加,根据成年人疾病胎源学说,这一结果有助于降低成人疾病发生。对于预防出生缺陷叶酸补充预防神经管畸形是围孕保健最具有代表性案例,许多研究结果均显示围孕期补充叶酸可以显著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孕前咨询还可以有效地促使妇女开始服用叶酸,提高了依从性。
3.3规范服务,提高孕前保健的质量
(1)建立系统的诊治规范:国内到目前为止,尚无专门的权威系统的诊治规范,孕前保健门诊医生大多靠经验来实施诊治。另外,孕前保健服务与各学科都有交叉[1,6]。结合各科力量,建立系统的诊治规范势在必行。
(2)加强健康教育:即以就诊妇女及其配偶孕前保健
中的不足为主要内容,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录像等形式,来增进他们的保健知识和行为。
(3)完善信息:配偶在男性科的就诊信息未被输入电脑,而部分就诊女性不了解男方关于既往史和家族史的内容。孕前保健涉及夫妻双方,如能获取双方的信息,则更有利于分析及决策。
3.4做好孕前指导 远离有害的化学物质(苯、汞、铅)及物理因素(噪音、高温、射线等),做好孕前防疫计划,如预防感冒及风疹病毒感染,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孕前3个月可注射风疹疫苗。远离动物,预防弓形体感染。做好口腔保健及时治疗口腔疾病。不染发、不吸烟、不酗酒等。保持乐观情绪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选择妊娠时机,接受孕前保健培训。
参 考 文 献
[1]赵静,刘小宁,吴丽蓉.加强孕前医学检查,促进优生优育.中国妇幼保健, 2006,21(3): 308-309.
[2]王涛,杨柳,崔瑞杰.沈阳地区694例孕前优生检查结果分析.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 15(4):101-101.
[3]李艳英,方虹,李菩,等. 240例自然流产病因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19(7):81-82.
[4]侯艳梅.孕前基本检查内容及评估方法.中华预防医学保健杂志,2005, 5 (2): 25-26.
[5]郑晓瑛,宋新明,陈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转变从产前-围产保健到孕前-围孕保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5,13(8):452-456.
[6]陈绅,余维萍,等.结直肠癌个体危险度及人群筛检度量化评价的研究.临床研究,2005,25(1):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