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滢毅 朱长艳 陈筱华 陈雯婷
【摘要】 目的 了解女农民工宫颈疾病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改善该人群生育健康状况的有关策略。 方法 对广州市白云区1 000例女农民工进行妇科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 000名女农民工慢性宫颈炎的检出率为54.0 %(540/1 000),鳞状上皮细胞异常为5.4 %(54/1 000); 20~39岁组女农民工的宫颈炎检出率高于40岁以上组,生育产次和人流次数增加,宫颈炎检出率也随之升高,采用节育环避孕者宫颈炎检出率高于其他避孕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宫颈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降低女农民工的宫颈疾病检出率,从而提高其生育健康水平。
【关键词】 女农民工;宫颈疾病;影响因素;防治策略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cervical diseases among rural women workers staying in Guangzhou and to seek effective ways of improving their health in reproduction. Methods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1 000 women workers in Baiyun District of Guangzhou were performed and the cervical cells were tested by LBPSYSTEM. The data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gynecological examinations. Results 54 % of women are suffering from gynecological diseases. The rate is lower among local women. Their ages, labor times, abortion times, contraception methods, support of their husbands and other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higher rate. Conclusion Cervical diseases of the rural women workers we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In order to decrease the morbidity of cervical diseases and improve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prev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Rural women workers; Cervical diseases; Factors related; Preventive strategy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妇女病普查工作的逐步普及,妇女生育健康状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女农民工的生育健康却仍然被忽视。为积极响应广州市卫生局举行的“南粤春暖行动之关爱女农民工”活动,本院为广州市白云区女农民工免费进行妇科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09年3月8日从广东白云区8家私营企业共8 200名女工随机整群抽取4家私营企业工作的20~56岁不同工种的1 000例女农民工。年龄最小20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20~29岁组占22.57 %(226/1 000)、30~39岁组占54.3 %(543/1 000)、40~50岁组占19.9 %(199/1 000)、大于50岁组占3.3 %(33/1 000);文化程度为小学占1.4 %(14/1 000)、初中占59.1 %(591/1 000)、高中或中专占28.9 %(289/1 000)、大学及以上占10.7 %(107/1 000);婚姻状况为已婚占89 %(890/1 000)、未婚占11 %(110/1 000);妇女有生育史的占82.8 %(828/1 000),有人工流产史者占61.3 %(613 / 1 000)。
二、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由专业妇科医生对调查对象进行了病史询问、妇科检查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受检者于膀胱截石位,暴露子宫颈,若有血液或白带,先用干棉球试去。用专用的细胞刷插入宫颈口,顺时针旋转360度,共转5次,用力适中,以保证取得足够数量的组织细胞。将细胞刷头放入标本瓶并盖好密封(所有标本试剂均由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LBP SYSTE液基细胞沉降式自动制片染色系统制片。
2.诊断标准:妇科检查和宫颈疾病诊断参照
参考文献
[1]。 所有筛查标本由专业病理医生采用 TBS分级系统做出细胞学诊断,具体描述形式有良性反应细胞改变、鳞状上皮细胞改变、腺上皮细胞改变,人乳头瘤病毒(papillomavirus virus,HPV)感染等。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类型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 US), 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3.HPV检测:对所有宫颈细胞检查异常随访的病例均进行HPV检查。标本试剂采用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潮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RDB)仪器(ABI9600美国ABI公司生产)、HybriMax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潮州凯普生产)
5.统计学处理:将调查资料录入计算机,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结 果
一、慢性宫颈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受检1 000例,患慢性宫颈炎 540例,检出率为54.0 %(540/1 000)其中宫颈轻度糜烂为26.1 %(261/1 000),宫颈中度糜烂为13.2 %(132/1 000),宫颈重度糜烂为3.2 %(32/1 000),宫颈纳氏囊肿为6.4%(64/1 000),宫颈息肉为 5.1 %(51/1 000)。
不同年龄、产次、人流次数、避孕方式的女农民工的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0~39岁组女农民工的宫颈炎检出率高于40岁以上组;产次和人流次数增加,宫颈炎症检出率也随之升高;采取节育环避孕者宫颈炎检出率高于其他避孕方式,见表1。
二、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结果及异常者随访
宫颈细胞学异常率为 5.4 %(54/1 000),其中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占2.1 %(21/1 000) ;不排除高度鳞状上皮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H)占 0. 4 %(4/1 000) ;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腺细胞(AGUS)占0.2 %(2/1 000);LSIL占 1.3 % (13/1 000);HSIL占 1.4 % (14/1 000)。
宫颈细胞学异常者54例,均电话通知其复诊和随访,8例(占14.8 %)到医院复诊做HPV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HPV感染者6例,1例为宫颈原位癌(手术后病理确诊),2例为CINⅡ,2例为CINⅠ,3例慢性宫颈炎。表1 慢性宫颈炎的影响因素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流行,慢性宫颈炎呈增加趋势,已成为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育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慢性宫颈炎的防治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农民工的慢性宫颈炎检出率高达54.0 %,明显高于本地厂企女工的宫颈炎症检出率,宫颈细胞学异常率也高于本地女工[2],说明女农民工的生育健康状况堪忧。
一、慢性宫颈炎的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慢性宫颈炎的发生比例不同,20~39岁组是妇女生育高峰年龄段,宫颈炎症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宫颈炎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这一年龄段的妇女雌激素水平较高、性行为活跃、性卫生不良等因素导致宫颈感染的概率增加有关[4]。
产次或人流次数越多的妇女慢性宫颈炎的检出率增高,以生育胎次在3次以上者最高,随着生育胎次的增加,宫颈炎的检出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与分娩或人流时宫颈受到机械性损伤、感染的机会增加有关。
慢性宫颈炎与放置宫内节育器也有一定关系,可能与节育环长期机械性的刺激有关。
宫颈细胞学异常者54例,均电话通知其复诊和随访,发现有超过61.1 %(33 /54)妇女留下了丈夫的联系电话,只有8例(占 14.8 %)到医院复诊做了检查,其余均因为丈夫或本人不理解、不支持或由于经济原因而拒绝进一步诊治。以上情况说明丈夫的态度和支持与否决定了女农民工就诊的几率。
二、女工妇科疾病的预防
女农民工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弱势群体,其生育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而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5],对妇女生育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关注女农民工的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
慢性宫颈炎为多因素致病,针对这些因素的防治不仅仅是医学问题,它同时也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制定相应防治策略不仅要从医学方面考虑,更要从社会角度加以考虑,进行慢性宫颈炎的综合防治。各级政府部门可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制订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用人单位应从实际出发,针对女农民工的经济情况,寻求多方合作,为改善妇女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从而降低女农民工宫颈疾病的患病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的生育健康教育,满足女农民工对生育健康知识的需求,增强妇女卫生和保护意识,普及基本防病治病知识。进一步提高妇女地位,特别是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大力宣传、提高男性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度,使妇女患病后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及早就医,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
(致谢:感谢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白云区妇联对此项工作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64266.
2武秋林 ,黎秀芳 ,曾芳玲,等.广州市已婚职业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65.
3李宝娟,黄玲,张翠萍,等.已婚宫颈糜烂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316.
4赵红,马安柱,樊霞,等.延安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相关危险因素普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6,35(5):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