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术前咨询服务对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740 日期:2025-07-31 来源:论文网

      作者:廖琼珍 何旭霞 刘旭 李华 蔡青红

【关键词】 术前咨询服务 宫内节育器 临床效果

宫内节育器(IUD)是简便、作用可逆、便于管理的长效避孕方法。为放置IUD的对象提供全面、规范的咨询服务,促进妇女生殖健康,是开展“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本课题拟调查研究术前咨询服务对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对象:以2004年1~12月期间随机来服务站放置爱母、吉妮、元宫型宫内节育器避孕且无禁忌症的育龄妇女1 132例为研究对象。对象的年龄范围在23~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0±5.6)岁;文化程度构成:初中以下占18.6 %(211/1 132)、初中、高中或中专占70.8 %(802/1 132)、大专以上占10.5 %(119/1 132);孕次为1~7次,平均为(1.8±1.0)次;96.1 %(1 088/1 132)的妇女只生育过1孩,其中41.1 %(465/1 132)为剖腹产。

  2.术前咨询服务:手术前由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和社区居委计划生育干部与服务对象之间通过对话和讨论,给服务对象介绍和解答有关IUD避孕的基本知识,讲解放置IUD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及手术过程,合理选择IUD种类,积极配合随访和不良反应的处理。

  3.调查内容和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经专家的指导,通过拟初稿、预调查、定稿等步骤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IUD避孕相关知识、宫内节育器的使用效果。所有对象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前均获得有关IUD避孕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在术后当天接受有关咨询服务内容的问卷调查,并于5年后再次接受有关IUD使用效果的问卷调查和B超检查。问卷由服务站专业技术人员填写。通过咨询服务后,调查对象对IUD避孕相关知识答对5全题者为获得过较好咨询服务,答对5全题以下者为获得一般咨询服务。

  4.手术方法:手术由服务站经过节育器放置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术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和宫颈,探测宫腔深度,3种节育器的放置方法,均严格按照相应说明书和培训要求放置。放置时间为月经干净后1~7 d,经阴道分娩3个月后,剖腹产6个月后。

  5.随访:术后5年,通过面对面询问、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了解对象在使用宫内节育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因症取出率、移位、脱落率、妊娠率及其对IUD的可接受性。

  6.统计学处理:研究资料应用Epidata 3.1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然后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χ2检验。

  结果

  1.一般情况:通过咨询服务,对象对9个IUD避孕知识点的掌握最好的是IUD的放置时间,能基本掌握者占92.0 %(1 042/1 132),其次分别是术后注意事项、随访时间、IUD种类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有关男女生殖生理、手术操作过程、IUD避孕原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人较少,见表1。表1 咨询服务对象对IUD避孕知识的知晓情况

  2.咨询服务与IUD临床效果比较:曾获得过较好咨询服务者占62.1 %(703/1 132),获得过一般咨询服务者占37.9 %(429/1 132)。获得较好咨询服务的妇女和获得一般咨询服务的妇女的年龄、文化程度、孕产史、放置IUD种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获得过较好咨询服务的对象可接受性高于一般咨询服务对象,因症取出率和意外妊娠率均低于获得一般咨询服务的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位脱落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表2 2组一般情况比较表3 咨询服务与IUD临床效果比较

  讨论

  本次研究对象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81.4 %,提示当今社会服务对象普遍具有接受咨询服务的能力。这种状况不但便于技术服务人员开展IUD相关知识的宣传、咨询服务,而且服务对象容易接受和配合随访,有利于IUD长期、安全使用。

  本次研究显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5年内,获得过较好咨询服务的对象其因症取出率和意外妊娠率分别为13.1 %、4.1 %,获得一般咨询服务的对象分别为19.6 %、7.7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一般咨询服务的对象因症取出率和意外妊娠率较高,可能是由于IUD避孕知识匮乏的妇女,容易将IUD避孕措施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扩大化,甚至广泛宣传,难以接受IUD避孕方法,表现为在使用IUD过程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即要求取出,造成因症取出率高。有研究表明,术前咨询服务可以将IUD的实际接受率从10.2 %提高到42.0 %[1];对于无不良反应者,因怕麻烦,不愿意配合随访,不能及时发现和更换移位或脱落的IUD,从而导致意外妊娠的发生。文献报道,IUD移位是引起避孕失败的最常见的原因,其带器妊娠率可达31.7 %[2]。由此,术前为育龄妇女提供规范的、较好的咨询服务,提高其IUD避孕的相关知识水平,可降低宫内节育器的因症取出率和意外妊娠率。

  本次调查对象对IUD避孕相关知识掌握较好的分别是IUD的放置时间、术后注意事项等,有关男女生殖生理、手术操作过程、IUD避孕原理等知识的了解较少,这可能与咨询服务人员所提供的宫内节育器避孕相关信息的多少有关。有研究显示[3],接受经过专业知识培训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的妇女更清楚IUD避孕的相关知识,更知道如何使用避孕方法,她们对服务的满意度也越高。咨询服务的质量关键在于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专业基础知识、咨询技巧和能力。这要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应当接受IUD避孕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咨询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并对服务对象普及规范的咨询服务,提高宫内节育器的可接受性和续用率,防止和减少意外妊娠,以促进妇女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EL Tagy A,Sakr E,Sokall DC,et al.Safety and acceptability of post_abortal IUD inser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unseling[J].Contraception,2003,67(3):229234.

  2范慧之,何萍.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随访模式的现状和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4,2(16):68.

  3AbdelTawabn.The Clinical Services Improvement Project (PCSI) counseling training program:Impact on providers and clients in Egypt.Baltimore,Johns Hopkin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J],Population communication Services,1993, 39(6):137142.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