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36例脊柱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023 日期:2025-07-04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摘要】 总结了36例脊柱结核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难点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认为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合理的饮食营养是确保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难点 对策
  脊柱结核是一种继发性病变,一般继发于肺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且近年逐有上升趋势[1]。其中以腰椎最常见,胸椎次之。治疗方法以病灶清除椎骨内固定术为主。为使患者很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术后复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6月—2009年9月36例脊柱结核手术病人的护理,总结出脊柱结核病人围手术期护理的难点和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36.8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0个月。文盲5例,小学文化4例,初中文化10例,初中以上文化7例。胸椎结核8例,腰椎结核28例,来自农村的病例25例,来自城市的病例11例,并不全截瘫6例,所有病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2 护理难点
  2.1心理护理: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时间长,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毒副作用,加之病人体质虚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而且大部分病人发病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发病后更是“雪上加霜”,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2],这时病人往往不配合治疗和护理,如何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这是护理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所在。
  2.2 饮食护理:脊柱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多数患者全身情况较差[3]。因此,饮食营养在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脊柱结核病人的术前、术后、康复期的饮食要求也存在着差异。本组病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负担重,因此,在饮食上常常达不到要求,这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2.3 用药护理:抗结核药治疗药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本病的病程长,需要连续服药2年左右,而且还要定期复查,随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这对于农村病人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
   2.4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脊柱结核术后可能会出现截瘫,骨折、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为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护士在做好各项护理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病人及家属认识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并主动配合,这彩且桓瞿烟狻?2.5 术后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训练,是脊柱结核围手术护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病人体质虚弱,加之对功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不愿意进行功能训练,所以,如何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地功能训练也是一个难点所在。
  3 对策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心理护理 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对于缓解病人的心理能力有显著作用。能有效地降低病人的焦虑情绪,提高手术治疗效果[4]。由于本病病程长,治疗效果缓慢,在时间、精力、经济上花费较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尤其是截瘫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护士应深入病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释病情及预后,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术后不适的处理措施,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面对现实,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同时,要调动良好的社会支持,因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5]。因此,家属作为社会支持的主要来源,应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3.2 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给予适合的饮食 手术前指导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豆类、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并发脓肿后,消耗量大,常出现低蛋白症。如不能及时摄入足量的蛋白质及维生素,则很难耐受手术的创伤,所以必要时应静脉补充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的摄入。但是手术前一天应嘱患者禁食。术后根据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调整饮食结构,而康复期应避免短期内过多,过快地增加营养,因为胃肠功能负担增加反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此期间应逐渐增加营养,使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此期的患者在增加营养的同时,常常伴有高脂肪饮食的现象,宜正确宣教予以纠正。
  3.3 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结核药物必须坚持的用药原则,因为体内的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不一致,必须联合用药;由于细菌生长缓慢,药物多在繁殖期才有作用,必须长期用药;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要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血项。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期间不可擅自停止或加减剂量,可能会出现的毒性反应:如服用异烟肼有关肢体远端麻木或烧灼感等神经症状;服用利福平有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肌注链霉素有关听力障碍等。 转贴于 3.4 术后并发症的指导
  3.4.1 截瘫:脊柱结核病人当椎体严重破坏或者在病灶清除手术中损伤到脊髓或神经根,或者术后血肿、水肿压迫脊髓,都有可能导致截瘫的发生,因此,术后应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术后24小时内每1小时观察一次,同时指导患者家属随时注意观察、并与术前作比较,并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4.2 骨折:脊髓结核病人脊柱稳定性较差,为防止骨折的发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要保持头、颈、肩、腰、髋在同一轴线上。
  3.4.3 切口感染及结核慢性窦道形成:防止术后切口感染,应动态观察体位变化以及切口局部情况。如伤口敷料渗湿情况、渗出液的量及性状,注意切口是否有结核性脓性渗出,并与脂肪液化相鉴别,及时清除结核性渗出液。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3.4.4 肺部感染:术后由于伤口疼痛,尤其是咳嗽时的疼痛加剧,病人不愿意咳嗽、咳痰,容易造成呼吸道不通畅而发生坠积性肺炎,这时护士应鼓励患者咳嗽,并指导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如翻身时叩击患者的胸背部,嘱病人随着叩击节奏咳嗽,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遵医嘱予以雾化吸入,每日2次,以稀释痰液、利于排痰。
  3.4.5 泌尿系统感染:对于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用0.1%新洁尔灭或络合典消毒尿道口2次,每日用0.9%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进行膀胱冲洗,及时倾倒尿液,每日更换尿袋,每周更换导尿管,定期行尿液培养。
  3.4.6 腹胀和便秘:术后三日内禁食牛奶及豆制品,这是因为术后肠管麻痹,肠蠕动减慢,加之乳制品及豆制品容易引起腹胀。此时,要指导并协助患者沿结肠走向自上而下进行腹部按摩,刺激肠蠕动。如有便秘指导病人进食一些粗粮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豆芽等,必要是使用开塞露、石蜡油等润肠缓泻药物。
  3.4.7 压疮:因为脊柱结核病人术后要求绝对卧床休息,加上病人营养不足,因此,预防压疮势在必行。常规给病人卧气垫床,术后6小时开始更换卧位,做到六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侧卧时,躯体与床角度不应超过60°,并在肩、背、臀部、双下肢垫枕,使整个脊柱在同一轴线上。
  3.5 康复指导:鼓励病人早期功能训练,并讲解功能训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术后第一天可开始行被动右腿抬高训练;第二天开始主动右腿抬高训练,同时,行膝、髋关节的屈伸练习,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术后第二周,指导患者行腰背部肌训练、行功能训练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强度由弱到强,循序渐进。
参 考 文 献
[1]姚立东,崔泳,金格勒,等.脊柱结核术后复发于脊柱稳定性重建[J].新疆医科大学报,2007.
[2]贺爱兰.实用专科护士骨科分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3]谢仕敏,余学.老年病人的不良心理及其护理进展[J].现代医学,2008.
[4]陈宏.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心理康复作用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