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411 日期:2025-06-27 来源:论文网
作者:邵长娟 魏鹏 罗传皊 孙非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疗效。方法 将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6小时、24小时、48小时、1周后患者PH、PaCO2、PaO2、意识障碍程度评分(Glasgow)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变化,而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简洁、方便、有效的方法,适时正确的使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有创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5年12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阻塞性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平均年龄72.5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所选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及I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2]。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4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无创正压通气。设备采用瑞典公司生产的BilevelCPAP呼吸机,选择适当通气模式,面罩予脸部紧密接触,设置各通气参数,吸气压力从10-16cmh3O开始,呼气压力从4cmh3O开始,面(鼻)罩旁孔供养,氧流量2-5L/min,一般给予29%-41%氧浓度,维持SaO2在90%左右,治疗初期尽量持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情好转后逐渐下调参数,间断延长停机时间,并转为鼻导管吸氧,直至完全撤离[3]。记录治疗前、治疗6小时、24小时、48小时、1周后患者PH、PaCO2、PaO2、意识障碍程度评分(LC)。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结果用x-±s表示,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意识障碍程度变化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见治疗组46例患者使用了无创正压通气,其中38例治疗有效(有效率82.61%),8例无效(无效率17.39%),8例无效中4例改为气管插管,3例病情恶化死亡,1例自动放弃治疗出院。治疗组中有意识障碍15例,经通气治疗24小时后10例患者神志转清,5例无效。对照组46例中25例有效(有效率54.35%),21例无效(无效率45.65%),对照组中有意识障碍者12例,经治疗24小时后5例患者神志转清,7例无效。21例无效中15例改为气管插管,8例病情恶化死亡,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分析显示两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6小时后PH值改善、PaO2升高、PCO2降低,差异明显(P&<0.05),而对照组治疗6小时后各指标无明显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24小时、48小时、1周后PH值显著改善、PaO2显著升高、PCO2显著降低,差异非常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24小时、48小时、1周后PH值、PCO2无明显改善,PaO2有改善、无显著差异性(P&>0.05)。
  2.2 不良反应 极少数患者应用面(鼻)罩通气中出现鼻梁压迫症状,口鼻、呼吸道干燥,腹胀等,造成患者恐惧心理,不愿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及Glasgow评分(x-±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    3 讨论
  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支气管感染,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及气道固定性阻塞及随之发生的通气阻力增加导致呼吸肌疲劳,同时呼吸中枢驱动能力及感受能力降低,对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反应也随之降低,容易引起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降低呼吸肌作功,减少氧耗,增加肺泡通气量,增加肺泡中氧向血流弥散,使萎缩的肺泡重新复张,同时由于呼吸机允许患者在两个持续气道正压水平上自主呼吸,具有自主呼吸与控制呼吸并存的特点,增加了人机协调性,减轻呼吸肌疲劳,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间断应用,避免时间过长造成局部皮肤粘膜红肿、破溃,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应用碘伏局部消毒,保持创面干燥;(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气道湿润;(3)为避免胃肠胀气情况,可给予多潘立酮或枸橼酸莫沙比利等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必要时可给予肛门排气;(4)耐心向患者及家人解释,做好心理指导,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之逐渐适应。
  总之,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AECOPD并II型呼吸衰竭的简洁、方便、有效的方法,可在家庭、社区、医院内广范应用,降低了气管插管及死亡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6.
[4]黄瑛.双水平气道内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II型呼吸衰竭[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7,9(3):31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