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庭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404 日期:2025-06-27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腹膜作为半透膜,向腹腔内注入腹透液,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腔内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和渗透压梯度,通过扩散和渗透原理,清除机体内代谢废物和潴留的水分,同时由透析液中补充必需的物质,达到清除毒素、超滤水分、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目的[1]。虽然其可有效缓解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不能使肾脏病逆转,因而决定了腹膜透析只能是一种长期维持性治疗。目前由于疾病趋向年青化,经济方面的原因,许多患者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因而绝大部分腹透患者采用家庭腹膜透析(CAPD)。我科自2002年开展腹膜透析以来,共有76名患者,女性32例.男性44例,平均年龄为51岁,发生CRF原因有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高血压,糠尿病肾病等,所有患者采用家庭腹膜透析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住院病员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1.1 口头教育 对预行腹膜透析病人先做好术前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病人讲解慢性肾衰竭的有关知识,讲解腹膜透析的目的、原理及优点。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解除其恐惧心理。插管后先向病人讲解有关无菌方面的知识,教给病人怎样洗手、戴口罩及其目的。指导病人如何加热腹透液、正规的操作步骤及出口护理和管道护理。指导病人正确测量体重、记录24h 超滤量、观察透出液颜色以及处理腹透液引流不畅的方法[2]。对长期腹膜透析病人,帮助他们找出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
  1.2 书面教育 为使病人尽快熟悉和掌握腹膜透析知识及操作,除了进行口头教育外,为病人发放有关腹膜透析方面的书籍及材料,以供病人或家属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1.3 因人施教 由于腹膜透析病人的年龄、文化层次、职业、地位及家庭条件不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有很大差异,为此,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老年人和文化层次低的病人采取口头加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并反复提问、检查、指导;对文化层次高、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快病人,可根据其需要增加教育内容;对记忆力差,重视程度不够的病人,抓住重点,反复强化,反复检查、指导,以增加其记忆力和重视程度,并做好家属的教育和培训。
  1.4 集体培训 定期将腹膜透析病人或家属召集起来,进行集体培训,通过放图片、讲课,病友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等方式,让其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并通过培训了解他们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集体纠正和指导。
  2 出院病员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法
  患者出院回家后的1周内,腹腔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其原因是家庭腹透与住院腹透相比环境发生了改变,透析由专职人员护理改为自我护理,此时缺乏有效监督,导致操作和护理不规范,从而使腹腔感染发生率升高。因此,患者出院前必顺经过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操作考试, 考试合格出院,不合格者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确保患者在家庭能安全有效进行操作。要求本市内患者一般每月会诊1次,会诊时护士要解决患者遇到的问题,并定期对患者的血压、液体衡、出口处皮肤状况、血液生化、用药及饮食情况进行评估。
  2.1 电话咨询 当居住地区距医院较远而附近没有合格的透析护理人员时,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咨询成为护理随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话进行咨询可有效降低腹透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故应鼓励患者在出现问题时与腹透护士进行联系。护士在通过电话进行指导时,信息均应准确和清楚,并尽可能使用患者易懂的语言。
  2.2 患者及家属的作用 成功的家庭腹膜透析需要发挥腹透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护士除了对患者护理进行指导外,还必顺教会家属至少1人学习腹膜透析的相关知识,还要与家属积极联系,争取家庭成员全方位的支持。教会患者或家属识别评价常见的腹透问题及处理方法。
  2.3 我院每周四还专门为腹膜病员开展了腹膜透析门诊包括专业腹膜透析医生及护士,营养师,主要针对病员在家不能解绝的一系列的问题,及对患者的血压、液体衡、出口处皮肤状况、血液生化、用药及饮食情况进行评估。
  2.4 家访指导 定期家访是指导家庭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可早期发现和处理腹透中的问题,有助于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住院时间。主要是针对行动不便和老年患者。
  2.5 营养指导 一般而言,对于病情稳定、无并发症的成年腹透患者,每日的蛋白质丢失量为5~11 g。因此嘱患者进食高蛋白的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主,蛋白质总量为1.2—1.4g/(kg·d)。以选择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如鱼肉、鸡肉等,禁食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等,少食虾及动物的内脏等含磷高的食物,所需热卡为145~160 KJ/kg·d[1],除此之外还需补充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3 腹膜炎的护理
  3.1 腹膜炎发生的原因 腹膜炎是腹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生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尿毒症本身,以及腹透有关的因素,如腹透液对腹膜的损伤、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等,均可使患者局部或全身防御机能减退;二是细菌入侵,如操作不规范,腹透液污染、管道装卸过程中的污染、出口处污染和隧道污染等。其中不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护理是造成腹膜炎发生重要原因。
  3.2 腹膜炎的预防 预防应从增加机体免疫力和防止细菌侵入到腹腔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除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外,尽量少用高渗性透析液,防止腹透液损伤腹腔的防御功能。另一方面,对大部分患者而言,严格的无菌技术是预防腹膜炎发生的基础。应保持房间干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在每天开始腹透之前应用紫外线消毒15—30min;腹透用品与日常用品分开放置;进入操作换药时应戴口罩,操作前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在换管之前应检查腹透液的色、透明度和温度,换管中注意无菌操作。加强患者的无菌概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责任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操作培训和再培训,反复强调腹透的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加强出口处护理,向患者讲解透析管出口处护理的理论及操作,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清洁导管出口处,并严格无菌操作。妥善固定好导管,防止过度牵拉。洗澡时采用淋浴方式,淋浴前使用洗澡袋,使腹透导管保持干燥。淋浴完毕后首先用纱布拭干出口处,再用浴巾擦干身体。出口处在置管后3月~6月内采用无菌纱布覆盖。
  3.3 腹膜炎的护理 腹透护士应指导患者怎样早期发现腹膜炎。一旦发现,应及时留取腹透液标本送医院化验,向医生报告病情,以便确定抗生素使用种类、剂量及腹透液内抗生素使用的步骤。腹膜炎控制后,腹透护士应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寻找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进一步温习和加强住院时的培训内容,强化操作时无菌意识。特别告诫患者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切忌走捷径。
  4 心理护理 
  肾功能衰竭患者中以中青年人居多,且这种患者一般需终身透析,对于此种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进行,由家属护理。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生活自理,走出家门,多与人交往,适量活动。向患者宣传有关的健康知识,让其参与到疾病治疗中去,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病人传授腹膜透析有关知识,提供学习材料和信息,再通过评价和反馈,使大多数病人熟练掌握了腹膜透析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能正确处理常见并发症,使腹膜透析感染率越来越低,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王涛,王兰.加强护士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33.
[2]郭志勇,袁伟杰.居家腹膜透析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5-6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