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复苏抢救 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娩出后1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状况,而抢救不及时或不恰当,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每年四百多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4死于新生儿窒息,还有100万以上婴儿在分娩窒息后出现脑瘫、学习障碍和其他残疾等问题[1]。因此,我们产房助产士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和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现将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做如下总结:
1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宫内窘迫的延续,凡引起胎儿宫内窘迫的因素,在出生前没有得到纠正而持续至出生后均可导致新生儿窒息。
1.1母体方面 孕妇本身疾病如妊娠合并各种严重的心肺疾病或伴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重度贫血、急性失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孕妇有吸毒、吸烟、酗酒史等引起孕妇全身的血氧含量降低;急产、缩宫素使用不当引起过强宫缩、不协调宫缩、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长时间仰卧位、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使子宫胎盘局部血氧含量降低。
1.2胎盘脐带因素 如胎盘发育障碍(过大或过小)、胎盘形状异常、胎盘感染、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使母胎之间气体交换不充分;脐带绕颈、扭转、打结、脱垂、血肿、过长、过短、脐带附着于胎膜使脐带血运受阻。
1.3胎儿因素 如胎儿有各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颅内出血、颅脑损伤、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胎儿宫内感染、胎儿吸入羊水、粘液和血液引起呼吸道阻塞、肺发育不良、膨胀不全、膈疝、早产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等。
1.4难产处理不当 如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使胎头受压时间过长;臀产、急产、使用产钳或胎头吸引器助产引起颅内出血;分娩前短时间内使用麻醉剂或止痛剂使呼吸中枢受抑制。
2 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和重度窒息。用Apgar评分来估计,以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皮肤颜色5项指标为依据,每项2分,满分10分。8-10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3 复苏前准备工作
对具有新生儿窒息高危因素的胎儿,分娩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3.1物品准备 远红外辐射式保暖台、氧源、复苏气囊、听诊器、吸引器及合适面罩、喉镜、气管插管、吸引管。
3.2药品准备 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纳络酮、5%碳酸氢纳。
3.3人员准备 每次分娩都应有受过复苏培训的至少一人到场。
4 复苏步骤
(1)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3)维持循环,保证足够心搏出量。(4)药物治疗。(5)评价。
4.1保暖 新生儿一娩出立即置于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上,擦干体表,减少散热。新生儿仰卧位,可在肩胛下垫一折叠毛巾,使颈部轻度仰伸到“鼻吸气”位,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可以让空气自由进入。
4.2清理气道 先吸口腔,后吸鼻腔.。通常用吸引球囊轻吸数次足以吸净粘液。用吸引器时,应将压力设置为当堵住吸管时负压在100mmHg左右,并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
4.3擦干全身,刺激呼吸 如擦干全身并清理气道后新生儿呼吸仍不足,可进行短暂额外的触觉刺激,弹(拍)足底或摩擦背部1-2次。
4.4评价新生儿呼吸、心率、肤色 呼吸应在几秒钟刺激后有正常胸廓起伏,呼吸应加深加快,心率>100次/分。新生儿口唇和躯干应是红润的。如口唇、躯干部位呈青紫色,说明血氧低,有中心性紫绀,需常压给氧,至少5L/min。如无呼吸或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分和(或)常压给氧后紫绀不缓解,应正压人工通气供给100%氧。进行正压人工呼吸时面罩应覆盖鼻、口和下颏的尖端,建立足够有效通气是新生儿复苏最重要的步骤
4.5胸外按压 在30秒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仍<6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可用两手拇指或一手的中指和食指对胸骨下1/3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深度约为前后胸直径的1/3,注意在按压和放松过程中,双指不得离开胸部。胸外按压必须和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每个动作周期包括3次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每分钟应有120个动作(90次按压和30次呼吸)。在30秒配合默契的胸外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后,再次测心率,如心率>60次/分,停止胸外按压,继续正压人工呼吸,一旦心率>100次/分,出现自主呼吸,应停止正压人工通气。
4.6气管插管 新生儿重度窒息、羊水胎粪污染且新生儿无活力、正压人工呼吸超过数分钟不能改善临床症状是气管插管最常见的原因。如需吸引胎粪,使用导管吸胎粪,吸引时间不要超过3-5秒。如需做正压人工呼吸,则快速将人工通气气囊连接在导管上并用100%氧做正压人工呼吸。闻及双侧呼吸音见胸廓对称运动,新生儿心率增加肤色改善,是气管插管有效的指征。
4.7药物应用 在确保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是以最佳方式进行的,且使用的是100%氧,而心率持续<60次/分,说明这些新生儿的心肌可能缺氧时间过长,以致在灌流富氧血液后心肌也不能有效收缩,需给予肾上腺素刺激心脏。脐静脉是复苏新生儿时最快速直接最易得到的血管通路。遵医嘱用1:10000的肾上腺素0.1—0.3毫升/公斤经脐静脉快速注入[2]。注入肾上腺素30秒后监测新生儿的心率,通常给药后30秒内心率增加到60次/分以上。如新生儿处于休克状态,有失血依据并对复苏无反应,应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10毫升/公斤在5-10分钟内经脐静脉注入 。如果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肤色恢复正常但仍持续呼吸抑制和在分娩前4小时内母亲曾使用过麻醉剂可遵医嘱使用麻醉药拮抗剂纳洛酮0.1毫克/公斤经脐静脉注入。新生儿有严重酸中毒时,在保证肺部充分通气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将5%碳酸氢钠 3.3毫升/公斤用10%葡萄糖溶液等倍稀释,脐静脉缓推,时间大于2分钟。
5 复苏成功指征
(1)心率增加(2)出现自主呼吸(3)肤色改善(4)肌张力改善
6 复苏后护理
6.1注意保暖 新生儿娩出后立即置于远红外辐射台上,擦干体表羊水和血迹,减少散热,使其处于中性环境温度中。此时,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6.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监测新生儿体温、心率、呼吸和肤色变化,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6.3加强基础护理 做好新生儿口腔、皮肤、脐部及臀部护理。做各项操作前后洗净双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6.4预防感染 遵医嘱青霉素20万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续3天以防止感染性肺炎的发生。
6.5预防颅内出血 窒息新生儿需要静卧,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各项操作尽量集中进行。遵医嘱维生素K1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天预防颅内出血。
6.6合理喂养 窒息新生儿由于神经损伤,吸吮模式、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需要几天时间才可恢复,在此期间可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给予早期营养支持。
6.7做好心理护理 抢救时避免大声喧哗,以免加重母亲心理负担,选择适当的时间告诉母亲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情况瞬息万变,提高窒息新生儿5分钟内复苏成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助产士在每个新生儿出生前,都应该做好复苏的各项准备工作。对产房的各项抢救物品、药品和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使其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在每次分娩前再次做好检查工作。产房助产士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胎心音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对症紧急处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产房医生、助产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使自己不仅具备丰富的急救医学知识,还能娴熟运用各项复苏技术,密切配合积极抢救,使每个窒息新生儿因为我们得以改善预后,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参 考 文 献
[1]叶鸿瑁,虞人杰[M].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第五版)[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徐德清.难产、分娩期并发症[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8-186.
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的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