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16例留置导尿管患者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333 日期:2025-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 减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道损伤的发生,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216例需要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在,插管时、导尿管留置期间、拔管时认真操作,精心护理。结果 减轻了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的不舒适,无1例尿道损伤发生。结论 认真的操作和精心护理,能减轻了患者的不舒适,防止尿道损伤发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满意度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护理
  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操作技术已被广大护理工作者掌握,但因其结构特殊及患者生理病理等因素,或因护理操作不当,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尿道损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尿道损伤。现将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时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患者中,按医嘱需要留置气囊导尿管216例。其中男性141例,女性75例。年龄21-68岁。
  1.2护理方法
  1.2.1插管时的护理 首先向患者说明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导尿前不能排空膀胱内尿液。在导尿过程中严格按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动作轻柔,导尿管插入深度要足够,因气囊导尿管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cm,为保证整个气囊能进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必须再插入6cm以上,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在注水过程中如尿管稍有脱出,气囊即在尿道中,这时注水必然会造成尿道损伤,并且引流不畅。因此向气囊注水过程中应防止尿管脱出。每次注水量男患者10-12ml,前列腺增生患者为-10ml,女患者为12-15ml[1]。在注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气囊内压力的变化,注入用力要均匀适度,勿注入空气,注水完毕后将尿管向外轻轻牵拉,勿用力过猛、过大。对不能插入者切勿强行插管,可采取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待能从尿道插入导尿管时,则拔除造瘘管。
对因导尿造成尿道损伤患者,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按正确的操作方法留置尿管2周,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    1.2.2导尿管留置期间的护理 注意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压迫、扭曲或牵拉,必要时行膀胱冲洗。定期消毒尿道口,防止发生感染。观察尿管的长度,防止尿管脱出,观察引流出的尿液情况,以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患者,要做好安全护理,必要时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因留置导尿管不适而强行拔除尿管,引起尿道粘膜损伤。勤巡视查看患者,妥善固定导尿管,引流管留有足够长度,避免患者翻身或躁动而使导管移动、脱出致尿道损伤,也可更换使用普通导尿管。
  1.2.3拔管时护理 拔尿管时要放尽膀胱内尿液和气囊内液体,动作迅速轻柔,拔管困难时不可粗暴强行操作,以免产生损伤膀胱和尿道等并发症。应分析具体原因,如为气囊阀失灵,气囊内液体无法抽出,在确认气囊在膀胱内后,可向气囊内注入气体或水(注水量为30-50ml)至气囊破裂,再拔管;或将气囊活塞剪掉,使气囊内液体自动流出后再拔管;也可用细金属丝顺气囊管插入气囊,将气囊刺破后液体流出再拔管[2]。如以上措施均失败,可在B超引导下经膀胱刺破气囊。如果时因患者精神紧张造成拔管困难,应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并转移其注意力,同时热敷或按摩下腹部,使膀胱、尿道括约肌紧张解除,达到顺利拔管的目的。
  2 结果
  通过对216例需要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精心护理,减轻了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期间的不舒适,无1例尿道损伤发生。患者对护理人员技术操作都很满意。
  3 体会
  有效避免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应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强化技术培训,了解男女尿道特点及双腔气囊尿管的结构特点,给不同患者以针对性护理。
参 考 文 献
[1] 石忠娜,刘英,王艳丽.气囊导尿管导尿气囊注水量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4.18(12):42.
[2]刘文权,黄冬梅.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发生相关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008,8(23):56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