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疗效,理想20例, 良好9例, 差1例。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要注意药物的科学选择,既要考虑到降压,又要考虑到降糖,选择降压、降糖、降脂等联合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药物治疗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高血压是因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而引起或伴发的,是糖尿病全身血管病变的一种。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远较非糖尿病患者高。近年来,我院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我院共收治了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0.2岁;病史1~20年,平均4.8年。30例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18例合并有冠心病,5伴有脑梗塞,12例肥胖,27例胆固醇增高。
1.2诊断标准 高血压分3级,1级高血压(轻度):140/ 90mmHg≤血压&<160/100 mmHg;2级高血压(中度):160/ 100mmHg ≤血压&<180/110 mmHg;3级高血压(重度):血压≥180/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mmHg。
本组患者血压轻度1例,中度11例,重度18例。
1.3治疗方法
(1)抗高血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30~60mg,1次/d,依那普利片10~20mg,2次/d。
(2)抗糖尿病治疗:二甲双瓜片0.25~0.5g,3次/d;格列齐特片40mg/d,以后按情况递增至160~320mg/d,分3次口服;病情稳定后每日80mg维持。罗格列酮2mg,2次/d。各种药物均以每天尿糖测试结果调整剂量。
(3)胰岛素治疗:对于2例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餐前尿糖测定值,每增加一个+,增加胰岛素4u。
(4)其它治疗:降胆固醇降血脂、抗血小板等,如肠溶阿斯匹林、洛伐他丁。
2 结果
治疗的疗效标准参照2002年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糖尿病的控制目标,具体指标如下表1:
表1 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项目 理想 良好 差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7.0 >7.0
非空腹 4.4-8.0 ≤10.0 >10.0
血压(mmHg) <130/80 >130/80~<140/90 ≥140/90
TC (mmol/L) <4.5 4.5-6.0 >6.0
TG(mmol/L) <1.5 1.5-2.2 >2.2
本组30例患者,治疗后疗效,理想20例, 良好9例, 差1例。
3 讨论
高血压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及眼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病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而许多高血压病人常合并有“代谢综合征”的症状,他们更易发展为II型糖尿病。在同等的血压水平状态下,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所以糖尿病病人的目标血压应尽可能的降至130~80mmHg以下,理想的血压是病人所能耐受的最低水平。糖尿病病人合并高血压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强化降压治疗对II型到糖尿病人的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选择药物的原则,是避免使用对糖尿病有不利影响的药物,选用对高血压、糖尿病引起的血管损害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1)非药物治疗:限制总热能,适当运动,减轻体重,低盐饮食,戒烟戒洒,并持之以恒,部分病人仅用非药物疗法即可维持血压、血糖在正常水平。(2)药物治疗:钙拮抗剂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血流量,延缓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变进展,对血糖尤影响,故可首选钙拮抗剂降压。转换酶抑制剂有延缓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发展,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及蛋白尿减少,并可保护血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故当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亦可选用。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速尿等易引起低血钾,并影响胰岛素释放和敏感性,使血糖增高。此外,过度利尿不仅可诱发糖尿病昏迷,还常有增高血脂和血尿酸的副作用,所以应禁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美多心安、氨酰心安等,可使胰岛素分泌受抑制,干扰交感神经功能,使糖耐量下降,易发生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因此,也不宜用此类药物降压。
硝苯地平缓释片是抗心绞痛药,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依那普利片药品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后者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引起降压。
总之,高血压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心、脑、肾及服等器官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上既要考虑降压,又要考虑降糖,并且要积极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
参 考 文 献
[1]张来银.糖尿病高血压的药物治疗[J].世界临床药物,2006(10).
[2]李芳.480例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2009(06).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