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骨钙素与血脂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中的有关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330 日期:2025-06-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研究血清骨钙素和血脂在骨质疏松症患者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在2009年2月~2010年10月期间接收的诊断或体检者,观察组为诊断为112例骨质疏松症者,对照组为体检正常无骨质疏松症状的162例健康者。分析两组骨钙素及血清生化指标和血脂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骨钙素降低,TC、TG和LDL-L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HDL-L水平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体研究对象者的骨钙素和TG呈负相关,与TC、HDL-L和LDL-L三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有骨钙素的减少和血脂代谢的紊乱,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骨钙素;血清生化指标;血脂;骨质疏松症

   人体骨骼是一种处于动态变化的组织,骨骼每年大约有10%被更新。骨的重建过程包括骨形成、 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2001年美国国家卫生院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骨密度和骨质量的完整性"。人体血清中骨钙素的水平标志着骨转换和骨形成,对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的意义。骨钙素(Osteocalcin)是一种特异性非胶原蛋白,由成骨细胞合成并分泌。近来,有研究表明骨质疏松和骨量的减少患者中常并发脂质代谢异常,同时,在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脂质代谢紊乱也在发生着一定的逆转。这都提示着骨质疏松和脂质代谢紊乱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诊断为骨质疏松者和正常人脂质水平的比较,探讨研究骨质疏松和脂质代谢之间的相关性,现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我院门诊部在2009年2月~2010年10月期间接收112例诊断为骨质疏松症者和162例到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将骨质疏松症者归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体检正常者。观察组中男性有52例,女性有60例,平均年龄为58.2±6.4岁,所有的患者均是按照WHO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而制定的我国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1]。对照组中男性74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为57.1±6.1岁,选取的患者中排除患有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肠道疾病等会对骨代谢造成影响的疾病,也排除了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者。
   1.2 研究方法:本组研究的对象均经过了12h以上过夜空腹,于次日清晨采集4ml静脉血液,离心处理将血清分离出2份。其中1份血清通过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查,得出TC、TG、HDL-L、LDL-L等血脂四项指标。本组研究中使用的生化分析仪为Olympus AU2700,检测时TC通过氧化酶法得到,所用试剂为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生产;TG通过二部酶法测定,日本协和医药株式会社提高的试剂;HDL-L和LDL-L直接测量法得到,试剂也是有日本提供的。将另一份血清于-700C下储存,用于检测空腹时血清骨钙素,所有的检测试剂由天津生产,仪器为西安FJ-2008PS型放射免疫起,通过放射免疫分析得到数据。


   1.3 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 13.0的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   2 结果
   两组研究的骨钙素和血清生化指标相比较,观察组的骨钙素降低,TC、TG和LDL-L 三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1),HDL-L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骨钙素与血脂相关性分析表明,总体的研究对象者的骨钙素和TG呈负相关,与TC、HDL-L和LDL-L三项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见下表。
   表1两组血清骨钙素和血脂水平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已经成为我国关注的热点,然而很多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骨质疏松症就严重的影响着老年人健康生活。骨质疏松症是造成中老年人骨痛、骨折和骨折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骨质疏松症和骨量减少的有多种原因,且患者常常还并发有脂质代谢紊乱等疾病,同时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过程中,脂质代谢紊乱的状况也常常发生一定的逆转,因此这些都提示着骨质疏松症和脂质代谢紊乱之间可能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脂质代谢紊乱是指血浆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偏高。骨质疏松症是以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目减少,骨髓腔增宽,骨强度降低,易于骨折等表现为特征的系统性疾病。引起骨质疏松症病因较多,例如内分泌系统疾病、长期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营养摄取不足和吸收障碍等。
   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高脂血症,还引起骨质变化。在饲养糖尿病大鼠模型中,其三酰甘油现在升高伴有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同时出现骨量明显丢失[5]。在血脂和骨质疏松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γ),瘦素等都起到联系作用,骨髓脂肪、 骨髓微循环及骨量使两者也有一定的关联。PPAR γ是脂肪细胞分化关键性的调节因子,可引起成脂相关基因终末分化的表达和脂肪生成。人类的增龄、去卵巢等原因造成的骨质疏松都存在骨量减少和骨髓脂肪增加的现象,在骨髓中成骨和成脂是相关的,在PPAR γ介导下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增多,分化成骨细胞受到抑制。
   总之,骨质疏松症患者表现有骨钙素的减少和血脂代谢的紊乱,两者具体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国富, 张腊红, 陈兆军.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09,22(05):489490
[2]张智海,沈建雄,刘忠厚.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回顾性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10(03):255263
[3]肖恩, 孟萍. 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14(03):212216
[4]厉 婷,崔 燎. 脂质代谢紊乱和骨质疏松[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8,14(6):42843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