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玉艳 朱胜菊 王霞 钟亮 谢亮
【摘要】本文从人文环境、年龄、主观与客观因素、个体差异、护理整体水平及护理对策方面阐述了骨科护士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 主观 客观 人性 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平均寿命也在不断增长。根据联合国有关标准,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这个国家就属于老龄国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2005年统计已超过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根据联合国的标准,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老年人是最易发生骨折的人群,其中髋部骨折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70岁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1],老年髋部骨折可造成长期病态甚至死亡。Ross 报道:若治疗不当,髋部骨折1年内因并发症的并死率为15%-20%。骨折后50%的人会终身残疾。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25%的人需长期看护。[2]住院费用提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样骨科护士对这类人群的护理难度及工作量将极大增强。英国哲学家戴维.休谟指出人性是一切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根本动因。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变革护理的基本行为,给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使期尽早重返社会健康生活。
1 骨科护士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主观和客观的现状
1.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影响
老年髋部骨折是影响老年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恢复慢常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对老年人身心造成极大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护理负担。据文献报道,术后髋关节功能其日常生活能力很难恢复到骨折前水平,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寿命,骨折大部分突然发生,老年人心理应激能力差,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常变现急躁、发脾气、情绪低落、活动减少、自我评价消极等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3]。
1.2 骨科护士对老髋部骨折患者主观与客观协调性的影响
护患之间不能换位思考,护患沟通滞后。现在公民法制观念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对自己的健康也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也要求,护士缺乏沟通的经验,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易产生矛盾。
1.2.1服务意识薄弱,老年髋部骨折伤后疼痛剧烈,自理能力下降卧床时间长、情绪易烦躁、如果是空巢老人性格更孤僻,沟通的难度更大。李永恒[4]对46例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多数护理缺陷是核对不严所至,与护理人员紧缺工作繁忙有关。
1.2.2由于护理工作范畴的扩展,护理人员配置与床位比、医护比与国际标准相对偏低,导致护士只能完成治疗工作和一些必须的护理操作,而对于患者的疾病纵向发展横向探讨这种关系了解的相对会更少。
1.2.3骨科护士的精神状态差,护理任务重,患者多、病情急、一般无季节性,至使护士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影响了护理质量[5]。
1.2.4护理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有的护士对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操作不够熟练、处事不果断、抢救患者时配合不力,导致家属不满。
1.2.5医疗体制和费用问题,我院处于城乡接合位置,前来就诊大多的老年患者是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工人等,因病致贫的例子举不胜举,骨科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产生矛盾,特别是花了钱而效果不明显时矛盾日益加深。
2 对策
2.1护士个体的努力,骨科护士利用对患者伤口换药、输液平台、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与患者交流时要做到有主题、有目的、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病情、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伤口换药、输液时,抓住一切时机应用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刘宝莹[6]认为,语言的交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解除顾虑和负担。护理人员服务落实到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更能体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人性化,有助于恢复。
2.2骨科护士要主动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在提高本专业的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学习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相关知识,探究患者疾病的社会生活根源,从而给患者以正确的知识宣传指导、咨询,促进疾病康复。张文涛[7]认为结合健康教育,营造人文氛围,针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护理问题开展个性化、人性化护理。骨科护士应该全方位学习各学科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病人。
2.3护理人员细心倾听老年患者的需求,由于老年患者重复话语较多,护士应耐心细致让病人宣泄不良情绪,同时给予恰当的心里疏导,恢复及健康心理,建立有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张文娟[8]认为人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而且极大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真正把“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实施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使其生理、心里、精神上能够处于一种满意状况,使患者感受到温馨感、亲情感、家庭感。我认为特别对老年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更应该处处体现人性护理,使老年患者早期康复。 转贴于
2.4陈朝红[9]认为开展集体教育节约护理资源,骨科病人多,常常要面对很多治疗护理任务,个体一对一工作效果难以保证,集体健康教育让患者受到集体气氛的影响。我认为科室护理团队人员都参与到其中来,宣教的过程可以由被动变主动。[10]豆欣蔓[11]认为人文护理是在适应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一种高层次护理理念。人文,从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一般泛指科学知识和人性化,护士工作时亲切的微笑、柔和的语调、能使沟通气氛融洽、内容易懂,同时注意沟通的艺术性,使其配合护理治疗。[12]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依从性差,因此给病人提供病情支持,增加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同时加强对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促使病人心情愉悦尽早康复。护理管理者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实施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13]整个护理团队的管理启到关键性的作用。
2.5医院做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我院成为定点医疗机构后,周边患者就诊大幅递增。[14]特别对老年髋部骨折医疗费用高、看病难、解决了实际问题,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能使新农合老年患者克服军队与地方差异而产生畏惧心理,增强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从而感到被尊重和享有平等医疗权利,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3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人口老龄化以成为世界性突出问题,骨科护士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之间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也日趋复杂。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生理代谢降低、组织修复能力下降、缺钙等因素,易发生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骨折中比较常见,比较严重的骨折,多见于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老年患者又常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更大,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很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富有同情心、爱心,对老年患者要有耐心;能理解老年患者的痛苦,尊重患者的人格;能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能运用自身的乐观情绪去感染患者,消除患者的顾虑。营造安静、祥和、欢快的环境使其尽快康复。[15]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怎样把人性化护理服务更加贴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 考 文 献
[1]陆治平,张庆华,侯红波. 老年髋部骨折78例.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8:(7)83-84.
[2]梁雨田,唐佩福,曾昭池. 老年髋部骨折[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1.
[3]张玥,吕美娜等. 病人教育对股骨颈骨折人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168-171.
[4]李永恒. 46例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士杂志,2008(146):168.
[5]袁娜,祝爱莲. 骨科潜在的护理纠纷原因与对策[J].通过诊学杂志,2009.1(9):490.
[6]刘宝莹. 多元文化护理应用于ICU综合症的预防[J].护理学杂志,1998.3(5):27.
[7]张文涛,张利玲.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性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52-53.
[8]张文娟,石雅泳.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24-25.
[9]陈朝红,倪信乐. 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集体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0.5(9):828-829.
[10]余洁,何玉敏. 骨折病人教育抑郁状态调查分析.经过中医正骨,2005.17(9):21-22.
[11]豆欣蔓,王世平. ICU综合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08-101.
[12]单秀莲,李惠娥. 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缺陷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105-107.
[13]翁小洁. 从护理投诉谈护理管理[J].护理管理常识,2005.5(11):46-42.
[14]张国海. 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作分析和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22(1):51-53.
[15]郭菡. 对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讨.中外医学研究,2010.2(8).
关于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进展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