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37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142 日期:2025-06-15 来源:论文网
论文代写网:   呼吸暂停(apnea)指呼吸停止超过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生率为23%,极低出生体重儿可达49例,反复发作可致颅脑损伤或新生儿猝死。为了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我科NICU自2006年1月-2008年10月共收治早产儿521例中,出现呼吸暂停137例通过加强呼吸监护,及时发现呼吸暂停,及时采取治疗和护理干预等,取得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8年10月NICU共收治早产儿521例,发生呼吸暂停137例,其中男79例,女58例。胎龄<32周67例,32-37周70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g56例,1500g-2500g81例。
  1.2 临床症状, 早产儿呼吸停止20s,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发绀或有肌张力低下即可诊断,不排除继发性呼吸暂停。
  2 护理干预
  2.1 严密观察 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呼吸暂停。常规对早产儿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的神志,心率、呼吸、面色、四肢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呼吸改变等,及时给予处理。
  2.2 积极消除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因素
  2.2.1 保暖根据早产儿的体重、胎龄、日龄常规给予暖箱保暖,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诱发呼吸暂停。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掌握吸痰及鼻饲的适应症,尽量减少咽喉部的刺激,准备吸痰的时间和减小吸引的压力,以免诱发呼吸暂停。
保持适当体位,避免颈部过度屈曲和伸展,可在新生儿头部垫一薄薄的软枕,以减少气道梗阻或受压的可能性,以避免发生呼吸暂停。
  2.2.3 喂养 注意喂奶的方法, 喂奶时速度要慢。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喂奶后使患儿取右侧卧位,抬高头胸部暖箱,防止呛咳或呕吐,胎龄小于32周可给与鼻饲,不耐受者可行十二指肠喂养或静脉高营养,以免胃肠道返流而致呼吸暂停。
  2.2.4 其他 要定时注意监测血糖和血气分析,电解质的变化,以免因低血糖、低血钙和酸中毒引起的呼吸暂停。    2.3 发现呼吸暂停,及时通知医生,立即进行处理。
  2.3.1 触觉刺激 一旦发现呼吸暂停,应立即给予触觉刺激,如轻弹足底,快速托背及摇动患儿身体等刺激以兴奋呼吸,无反应者应立即用呼吸气囊加压和血氧饱和度,同时常规使用氨茶碱,必要时可给与纳洛酮治疗。
  2.3.2 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产儿应及早使用PS(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治疗。
  2.3.3 合理用氧 发现有缺氧表现的患儿应及时用氧,一旦发生呼吸暂停、应给予呼吸面罩或头罩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3.4 体位 对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采取卧位,抬高头胸部15-20°,有利于早产儿胸廓的扩张及肺部的通气,使呼吸运动更为协调,从而改善患儿的氧功能。俯卧位开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肺活量,以减低气道阻力,利于呼吸暂停的治疗和恢复。另外,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减少胃食管返流,从而减少了呼吸暂停的发生。由于俯卧位时早产儿的口鼻易府在床上,容易引起窒息及猝死,护士应严密观察,加强巡视,以免窒息及猝死的发生。
  3 体会
  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为23%,反复呼吸暂停可致脑损伤或猝死。通过监测面色、四肢肌张力及呼吸道梗阻情况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及呼吸改变等,及时给予处理。是减少其并发症,促进早产儿呼吸的稳定,防止脑损伤提高其存活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通过护理干预达到使呼吸暂停症状减轻,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从而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其生存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