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6128 日期:2025-06-15 来源:论文网

        作者:宋锡欣 夏淑敏 隋嘉 林继红 张建国

【摘要】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方法 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在持续服用口服厄贝沙坦片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滴,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片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值(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血压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BUN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r在治疗后均有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G、TC在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UAER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DN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蛋白尿,降低 TG、TC、UAER,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是治疗DN的较好组合。
【关键词】厄贝沙坦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约有50%并发DN。每年新增终末期肾病中糖尿病导致者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因此重视DN的治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早期DN患者36例,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厄贝沙坦,现分析临床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7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同时符合DN,并符合下列条件(1)Mogensen分期,Ⅱ~Ⅲ期;(2)血肌酐≤254μmol/L。男32例,女40例,平均年龄(58.5±6.4)岁,糖尿病史(12.3±3.4)年。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病人治疗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持续服厄贝沙坦片(商品名:安搏维,Sanofi Pharma Bristol-Myers Squibb SNC生产)150㎎/d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用盐酸川芎嗪,0.12g/支,哈尔滨三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用法: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川芎嗪0.24g静滴,一日一次,14天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停用5天。对照组持续给予厄贝沙坦片150㎎/d。两组患者其他方面的治疗如糖尿病饮食,用胰岛素降糖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3 观察内容 治疗前后血压、BUN、Scr、TG、TC、UAER。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0.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显著性差异以t检验处理,同组治疗前后显著性差异以配对t检验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观察组SBP和DBP分别由治疗前的(140±13)mmHg和(88±11)mmHg,降至(130±11)mmHg和(78±8)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SBP和DBP分别由治疗前的(141±12)mmHg和(87±11)mmHg,降至(136±11)mmHg和(84±10)mmHg。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治疗前后各项化验指标的比较 (1)两组BUN在治疗前后均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Scr在治疗前后均有上升,但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TG、TC在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4)UAER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N、Scr、TG、TC、UAER比较(均n=36,x-±s)
  
  注: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1)P>0.05,2)P<0.05,3)P<0.01。2组间比较经t检验4)P<0.05,5) P>0.05,6)P<0.01。差值指治疗前值与治疗后值之差。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头痛2例,耳鸣1例,体位性头晕3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对照组:头痛3例,头晕3例,心动过速1例,体位性低血压2例。两组肝功能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均轻微,没有影响治疗。
  3 讨论
  DN早期表现为肾小球内高压力、高灌注、高滤过,进而出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多,最后发生肾小球硬化;临床上早期表现为肾小球滤过升高,随后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一旦出现显性蛋白尿,病情多不断进展,直至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5期。1期GFR升高25%~45%,肾脏体积增大,UAER和血压正常。2期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UAER为20~200μg/min,该期病变仍属可逆性[1],是治疗的良好时机;3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又称微量白蛋白尿期或隐性DN期,DN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为30~300mg/24h,4小时尿或夜间UAER为20~200μg/min、或随意尿蛋白(μg)/肌酐(mg)=30~300,6个月内不同时间测定3次,其中至少2次达上述标准方能诊断。本组所选病例均符合上述标准。该期患者GFR轻度升高或在正常范围,血压多在正常范围但有升高趋势,部分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4期为显性DN期。5期为终末肾病期。DN防治的关键是早期防治,严格控制血糖、血压,有效纠正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限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低盐饮食,治疗高脂血症、肥胖等。高血压不仅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也是DN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糖尿病状态下肾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活跃,RAS能改变肾血流动力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主要收缩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囊内压升高,同时AngⅡ又是一种促糖尿病发病的因子,能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增加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合成,引起肾小球高压,增加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2]。厄贝沙坦是一种新型强效的AngⅡ-Ⅰ型(AT1)受体拮抗剂(ARB),它特异性结合AT1受体,可阻断由AT1介导的AngⅡ的全部活性,因此对AngⅡ作用的阻断比ACEI更完全。因对缓激肽的代谢无影响,故不会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3]。该药可明显降低囊内压,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能抑制肾系膜细胞的增值和基质蛋白的产生,防止肾间质纤维化,维持肾小球基膜的完整性,改善其屏障功能,降低其通透性,使尿微量白蛋白减少。同时延缓或阻止DN向临床蛋白尿期进展,以保护DN患者的肾功能。在T2DM患者,即使是血压正常,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应使用,能延缓发生大量白蛋白尿;合并大量白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者,推荐ARB作为降压首选[4,5]。厄贝沙坦主要由细胞色素P450酶CYP2C9氧化代谢,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氧化而代谢,终末清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每日一次用药,三天内达到血浆稳态浓度。该药及代谢产物由胆道和肾脏排泄,对血糖和血脂水平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轻微,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其药动学参数无明显改变[6],特别适用于DN患者。本资料显示,该药治疗DN可以降低血压,降低UAER,稳定肾功能。
  糖尿病早期伴有血脂代谢异常,与肾损害密切相关,有实验发现血脂升高可促使内皮细胞分泌舒张、收缩血管的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失衡,使肾小球前、后血管收缩,血管张力升高,进而影响肾脏局部血液动力学,促进肾小球硬化。尤其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能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促进肾小球内过氧化物阴离子的生成,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7]。川芎嗪来源于伞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为吡嗪类生物碱,其有效成分为四甲基吡嗪,它具有典型的“钙拮抗药”的特性。现代研究表明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离并能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溶解纤维蛋白原,降低血粘度及血脂,扩张微动脉改善微循环[8]。本资料表明其与厄贝沙坦联用能更好的降低血压,降低UAER、并能降低TG和TC,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衰竭,没有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是治疗DN的较好组合。
参 考 文 献
[1]王吉耀.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14,1040.
[2]陈莉.糖尿病并高血压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J].中国医刊,2008,43(9):14-15.
[3]宋玉娥,陆再莫,谢维娅,等.国产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18(1):37.
[4]肖扬,周智广.代谢综合症的药物干预.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1):921.
[5]牛建英,顾勇.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28(10):834.
[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1.
[7]Hun CC,Tinn YG,Shyi TS,et al.Insulin and heparin suppress superoxide production in diabetic rat glomeruli atimulated with lowdensity lipoprotein. Kidney, 2001,59(suppl):124.
[8]徐浩.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中国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3):37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