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10-12月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与辅食添加有关性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42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作者:梁翠媚 关玉晓 高婉如 赵霞桂

【摘要】目的 对婴儿期缺铁性贫血与辅食添加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为进一步采取防治缺铁性贫血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10-12个月在本院儿保门诊参与保健的儿童200例,测定血红蛋白、HCT、红细胞计数,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访问,对数据用SPSS进行统计及卡方检验。结果 4个月前添加辅食26人(13%);4-6个月添加米糊/米粥164人(82%),肉汤100人(50%),蛋黄120人(60%),瓜菜汤及果汁58人(29%);6-10个月添加红肉、鱼、肝泥、瓜菜水果分别为40%、69%、46%、88.5%;&>10个月未添加辅食10人(5%);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2.5%;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组比较,辅食添加行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正确的辅食添加程序是降低IDA发生的首要措施;加强郊区及流动人口的社区辅食添加健康教育投入,改善该人群婴儿喂养科学性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关键词】 婴儿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 辅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饮食中缺乏造血的原料微量元素铁,婴儿期辅食添加行为的正确性与之密切相关。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10-12月龄在本院儿保门诊参与保健儿童200名。
  1.2 方法
  1.2.1 通过问卷形式向儿童母亲调查其0-12月期间辅食添加情况;
  1.2.2 用ABX MICRO 6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检查末梢血红细胞数、红血球压迹、血红蛋白;
  1.2.3 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血红蛋白&<110g/l,并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家族史等进行鉴别诊断;
  1.2.4 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4月前添加辅食26人(13%);4-6个月添加米糊/米粥164人(82%),肉汤100人(50%),蛋黄120人(60%),瓜菜汤及果汁58人(29%);6-10个月添加红肉、鱼、肝泥、瓜菜水果分别为40%、69%、46%、88.5%;&>10个月未添加辅食10人(5%);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32.5%。
  2.2 IDA组与非IDA组辅食添加情况比较
  辅食添加比较
   转贴于    2.3 IDA组参与定期保健15人(23.08%),低于非IDA组的124人(91.86),差异显著(P&<0.05);IDA组来自郊区人数为40人(61.54%),多于非IDA组的50人(37.4%),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缺铁性贫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中的铁摄入不足,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较少,造成食物中摄入的铁不能满足机体需要。食物中铁的生物利用率较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婴幼儿辅食中铁不易被吸收。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铁的需要量增加而摄入量却未相应增加导致机体出现相对铁缺乏。4-6个月婴儿自母体带来铁储备已基本消耗,而无论母乳或配方奶粉铁含量均相对较低,未能满足婴儿成长需求。缺铁性贫血的预防,主要是增加含铁丰富食物的摄入,应多选择含铁丰富和铁吸收率较高的动物性食物,如肝脏、动物血、肉类等。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摄入,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新鲜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改善辅食添加仍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1-4]。
  3.2 根据知信行原理,通过辅食添加健康宣教、辅食现场演示等措施对推行正确辅食添加模式有非常大效果。应加强郊区及流动人口的社区健康教育投入,改善该人群婴儿喂养科学性降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5,6]。
参 考 文 献
[1] 邹萍.昆明地区婴儿贫血与辅食添加现状的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3:156-157.
[2] 刘一心,黄荣彬,姜海萍,王虹,黄谨.添加辅食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09,31: 4393-4394.
[3] 马爱勤,季永芳,孙忠清,钟春梅,汪之顼.山东临沂203名村镇婴幼儿辅食添加状况调查分析.齐鲁护理杂志,2009,18: 123-124.
[4] 余新,杨静仪,黄金凤.佛山市婴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况调查与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04: 464-466
[5] 古旗,高铭云,李柳华,廖艳玲.城市农民工婴幼儿子女贫血状况及其家长正确添加辅食遵从性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9,22: 3137-3138.
[6] 颜玲,刘祖阳,孙莉,陈俊.四川省农村2岁以内婴幼儿喂养方式与辅食添加状况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9,4: 629-631+64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