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例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引发晕针研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436 日期:2025-05-19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晕针是由强烈针刺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放射,导致暂时性脑血流量减少而引发晕厥。在注射治疗,尤其是肌注、采血时时有发生。患者可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甚至意识丧失,严重者出现休克或心跳骤停。我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共发生4例晕针病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例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发生晕针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5岁,暴露分级为三级暴露,被咬伤部位两位在左小腿,一位在右大腿,一位在左侧胸部,体重40—80公斤,需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800IU—1600IU。在充分清洗伤口后给予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方法:按照200IU(支)/10Kg体重标准注射,尽可能多的在伤口周围做皮下浸润注射,余下做同侧大腿肌肉注射。4位患者在注射后1-5分钟内先后出现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神志清,护士立刻给与平卧,保暖,测呼吸、脉搏、血压,遵医嘱给予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供氧必要时,观察30分钟后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离开。
  2 讨论
  2.1 晕针原因
  (1)心理原因:受惊吓、高度紧张、恐惧等情绪。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患者一般都是被犬咬伤为三级暴露的患者,咬伤程度较重,害怕被感染上狂犬病毒,精神高度紧张。
  (2)体质因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者。两位患者是夜间被咬伤的,辗转到我中心已经是上午9时了,虽吃了早点,但疲劳加虚弱仍发生了晕针。
  (3)刺激原因: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与常规的肌肉注射不同,在受伤部位做皮下浸润注射,部位神经比较敏感,疼痛感加强,多次注射,增加了刺激。
  (4)病理原因:平素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特别是有直立性低血压史或神经官能症史者多易发生晕针。
  (5)体位原因:以立位及正坐位发生晕针者多见,卧位晕针极少。
  (6)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针,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2.2鉴别
  晕针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相鉴别。过敏反应是一种超敏反应,其原因是致敏机体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脉搏细速、喉头水肿等过敏反应。而晕针属于反射性心血管迷走性晕厥与暂时性脑部供血不足有关。    2.3晕针预防及处理对策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属核糖核酸型弹状病毒,通过唾液传播,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狂犬病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所以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冲洗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防范狂犬病必不可少的三大步骤。因此我们在治疗和护理中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心理护理 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与患者沟通,使患者充分信任,分散其注意力,尽量做到身心放松,减轻疼痛。
  (2)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避免在饥饿、疲劳情况下注射。对有晕针病史、体质瘦弱者采取平卧位注射。
  (3)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注射应准确,操作应轻柔。对于敏感部位或对疼痛较敏感的患者注射时操作要轻,进针要快,注射速度宜慢。必要时采用利多卡因等局麻,以减轻疼痛刺激。
  (4)密切观察病情,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及意识状态,询问有无不适以便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注射后一定嘱患者观察20分钟后方可离开,以便及早发现迟发型晕针病例,及时救治。
  (5)一旦发生晕针,将病人抬到空气流通处,平卧患者,抬高下肢15-20度,增加静脉回流,注意保暖,饮温水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给与葡萄糖、ATP、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于严重晕针者应与过敏反应鉴别,及时作出诊断,发生低血压休克者采用头低足高位,针刺人中穴、输氧、补液等治疗。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抢救,行心肺复苏术,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另外对原有心脏病的患者需加强生命体症的监测,防止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6)对未完成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发生晕针的患者,在对症治疗缓解后,应尽可能的在安全的情况下完成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注射。
参 考 文 献
[1]卫洁雯.浅谈晕针的原因及预防处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第12卷第11期108页.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