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FLAIR对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2193 日期:2025-05-06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关键词】 脑膜炎 脑膜瘤 FLAIR成像 磁共振成像 综述
  颅内各种疾病均可侵犯脑膜,脑膜病变邻近脑脊液(CSF),在常规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上与CSF信号相似,容易漏诊。以往,脑膜病变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及CSF检查,但脑膜病变临床表现常不典型,CSF检查也常无特异性。近年来,MRI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由HAJNAL等在1992年首次报道并应用于临床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成像即为其中之一。FLAIR序列成像是一种可抑制自由水(如CSF)而不抑制病变内结合水的一种重T2加权像,能清晰显示脑膜病变,对脑膜病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1 FLAIR成像基本原理
  FLAIR序列基于反转恢复脉冲(IR)序列而成,是一种双脉冲序列,脉冲组合由一个180°反转脉冲,一个90°脉冲与一个180°复相脉冲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90°脉冲激发之前,先施加一个180°反转脉冲,使位于+Z轴各种组织的纵向磁化矢量反转至-Z轴方向。在此之后一段时间内(即反转时间TI),各组织磁化矢量按照各自的T1弛豫时间向+Z轴恢复。选择适当的TI,使自由水(如CSF)在+Z轴上的磁化矢量为0时(无效点)再施加90°射频脉冲。由于人体内多数组织和病变的T1值明显短于自由水,当自由水在+Z轴上的磁化矢量为0时,人体组织和病变的磁化矢量已大部分恢复到+Z轴上,90°脉冲可使这些磁化矢量向MXY轴反转,而自由水无磁化矢量被反转,也不产生信号。起始于180°与90°脉冲之间的时间为反转时间[1~4]。
  FLAIR序列由于回波时间较长而产生重T2图像,反转时间长可抑制自由水信号,使其呈低信号,明显减少了CSF流动伪影和部分容积效应,改善了CSF邻近部位和易受CSF影响部位(如脑皮质、脑室旁深部白质内)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3]。FLAIR序列能较敏感显示T2加权像难以显示的病变,提高病变的检出率,优于增强的SE序列T1WI。SINGER等[5]对24例蛛网膜下隙和软脑膜病变病人同时进行了FLAIR成像和增强T1WI对比研究,结果表明,FLAIR成像显示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6%、91%、89%,而增强T1WI分别为43%、88%、74%。
  原始FLAIR序列以其独特的图像特征提高了颅脑疾病的诊断能力,但由于其采集时间较长,伪影也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临床应用。现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为fast FLAIR(又称turbo FLAIR)序列,将FLAIR序列与turbo SE(TSE)技术联合应用,可在2~4 min内采集到18~24幅断面图像[6]。fast FLAIR序列与回波平面成像(EPI)技术相结合,出现了EPIFLAIR序列,使得其扫描速度更加提高[7]。EPIFLAIR成像具有与fast FLAIR序列相同的组织对比度及CSF抑制功能。但也有研究表明,EPIFLAIR影像质量不如fast FLAIR序列。而对于不合作检查的病人,EPIFLAIR极短的成像时间具有明确优势。部分饱和FLAIR序列(PSFLAIR)、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TSE技术与FLAIR序列结合的HASTEFLAIR序列等技术仅在初步探讨阶段,临床应用报道尚少。
  2 常见脑膜病变的FLAIR表现
  脑膜由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组成,硬脑膜又分为外层(即颅骨内板的骨膜)和内膜层,软脑膜和蛛网膜统称为柔脑膜。在脑底部,软脑膜和蛛网膜广泛分离形成基底池。常规SE序列显示脑膜不敏感,在T2WI正常脑膜表现为非连续性、薄层短线样低信号结构[8]。
  2.1 脑膜炎性病变
  脑膜炎时,CSF内蛋白和细胞成分增多,使其在FLAIR上呈高信号。
  2.1.1 感染性脑膜炎 脑膜炎的感染源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或寄生虫性,无论急性还是慢性脑膜炎症,影像学检查都有一定限度,虽然FLAIR序列较常规SE T2WI具有明显优势,但显示脑膜异常仅占55%~70%[7]。
  炎症初期引起病变部位的生理化学变化包括:Na+、K+、Ca2+比例失调(正常时为25∶1∶1),渗透压升高,温度升高,组织pH值降低(酸中毒)等。因此,即使炎症很轻微,也可在MRI上出现异常信号,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炎症渗出液以浆液为主时,T1、T2弛豫时间明显延长;蛋白和细胞成分较多时,T1弛豫时间缩短,T2弛豫时间延长[8]。由于部分容积效应及CSF流动性伪影,T2WI上常不能清晰显示病变。传统成像多依赖于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来显示脑膜病变。FLAIR是一种对CSF内的蛋白和细胞浓度敏感的技术。脑膜炎时,蛋白和细胞降低了CSF的T1弛豫时间,不需注射对比剂即可清晰显示脑膜病变,甚至可显示增强扫描不能显示的病变,如病毒性脑膜炎病灶多不强化,而FLAIR技术可清晰显示[9]。FLAIR抑制了CSF信号,从而避免部分容积效应及CSF流动性伪影干扰病灶的显示,且病变与周围背景组织的对比度有明显提高,比MRI T2WI显示病灶更清晰。蛛网膜下隙对感染的阻挡作用有限,CSF有助于感染扩散到脑组织,因此,脑膜炎常同时累及脑组织。FSE T2WI上,病灶常与周 围脑水肿区相混,不能辨认病灶大小及边缘情况,而FLAIR可使两者区分,并能详细观察病灶大小、边缘和形态。
  急性脑膜炎有时表现为脑膜弥漫性高信号,典型者位于大脑表面、半球之间和侧裂池。基底池异常信号以结核性、真菌性慢性脑膜炎最明显[10]。FLAIR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可在早期清楚显示基底池脑膜呈异常高信号,还可显示脑实质,蛛网膜下隙,硬膜下、硬膜外的结核瘤。真菌性脑膜炎多见于HIV阳性或其他免疫抑制的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者,约20%可见局限性硬膜和蛛网膜增厚[10,11]。隐球菌性脑膜炎常见于艾滋病(AIDS)病人,脑膜信号异常相对少见。梅毒性脑膜炎可表现为多发小灶性脑梗死、局限性或弥漫性脑膜强化。
  2.1.2 非感染性脑膜炎 非感染性脑膜炎MRI表现不尽相同。类肉瘤病(结节病)为最常见的原因,约占30%[10]。约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特点是常累及下丘脑和垂体柄,表现为下丘脑、垂体柄信号增高、增粗,脑神经亦常受累,主要以视交叉及第2、第7对脑神经多见[10,12],脑膜增厚多见于脑凸面。Wegener肉芽肿表现为脑膜增厚,甚至呈结节样增厚[10,13]。肥厚性硬脑膜炎是一种罕见的硬脑膜炎性肉芽肿,其特征是炎症、纤维化和硬脑膜增厚[10]。
  2.2 脑膜肿瘤
  周康荣等[14]曾对126例颅脑肿瘤同时行fast FLAIR成像和常规FSE T2WI成像研究,结果显示,FLAIR较T2WI有更高的对比度,不仅对显示脑内肿瘤有优势,而且显示脑膜肿瘤的部位、大小、轮廓和内部结构等方面也具有较高敏感性。
  2.2.1 脑膜原发肿瘤 脑膜瘤为最常见的脑膜原发肿瘤,占所有颅内原发肿瘤的13%~19%[15]。在T2WI上,多呈稍高信号或与皮质等信号,肿瘤显示不满意。T1WI上,脑膜瘤与脑实质间往往有低信号环围绕,代表移位的CSF和血管等,但在T2WI上,此环为高信号,使得肿瘤边界显示较差。而FLAIR可抑制CSF信号,使肿瘤在蛛网膜下隙内的边界及与脑实质的分界显示清晰,但FLAIR不能显示SE T1WI增强扫描所示的“脑膜尾征”。脑膜瘤与脑实质分界不清且伴有明显的瘤周水肿时,FLAIR可区分水肿与肿瘤实体。
  T2WI难以区分含CSF或不含CSF的囊性病变,FLAIR则能够区分含CSF的囊肿(如蛛网膜囊肿)与继发性囊肿(如出血、感染及坏死组织)和肿瘤性囊肿(上皮样囊肿)。不含CSF囊肿中的液体中常含较多的蛋白成分,FLAIR成像呈高信号。
  脑膜其他原发肿瘤,如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肉瘤病、淋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等较少见[16]。与脑膜瘤相比,脑膜肉瘤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常形成较大肿块并累及硬脑膜。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比脑膜瘤更具侵袭性,易于复发和远处转移。海绵窦原发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其MRI表现与脑膜瘤很相似。脑膜黑色素瘤及其变型,在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具特征性信号改变,对显示病变FLAIR并不优于T2WI。 转贴于 2.2.2 脑膜转移性肿瘤 脑膜转移瘤诊断困难,常需依靠临床表现、CSF检查等手段,MRI使其检出率明显提高。癌肿病人颅内转移占5%~28%,其中40%侵犯脑膜或脑脊膜。FLAIR上表现为与蛛网膜下隙出血类似的信号改变,信号强度高于脑皮质和CSF。TSUCHIYA等[17]认为此表现可能与肿瘤细胞引起CSF蛋白含量增加有关。张晖等[18]也进行了FLAIR和SE T1WI增强扫描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前者检出脑膜病变明显优于后者。
  2.3 其他
  脑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和某些药物都可引起脑膜信号增高。开颅术后脑膜信号增高常见,约占80%,异常脑膜可位于手术野局部,也可呈弥漫性,后者主要见于儿童脑室腹腔分流术后[10]。脑梗死早期(2~6 d),邻近脑膜处可呈高信号,常见于幕上大面积梗死者,其产生机制可能与反应性充血、局部刺激性炎症反应有关。同样,急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硬膜外(下)血肿(积液)也可刺激脑膜,使脑膜呈高信号。特发性颅内高压病人脑膜可呈高信号,有时伴有硬膜下积液[10]。
  综上所述,FLAIR序列为脑膜病变MRI成像的重要扫描技术之一,由于其抑制了CSF信号,而又保存了T2WI对病变显示敏感的优点,能较敏感地显示T2WI难以显示的脑膜病变,提高病变的显示率及病变与周围脑组织的对比度,有助于脑膜病变定性和定量诊断,为传统SE序列的重要补充。因此,应结合常规SE T1WI和T2WI,合理使用FLAIR序列诊断脑膜病变。

参考文献


[1]杨艳梅,王永生,王藏海,等. FLAIR序列的技术原理及其在脑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J]. 上海医学影像杂志, 2000,9(2):120.

[2] KOROGI Y, SUGAHARA T, SHIGEMATSU Y, et al. Ultrafast FLAIR imaging with singleshot echoplanar technique in evaluation of intracranial lesions[J]. Comput Med Imaging Graph,1999,23(3):119.

[3] SZE G. Diseases of the intracranial meninges: MR imaging feature[J]. AJR,1993,160: 723.

[4]HASHEMI R H, BRADLEY W G, CHEN D Y, et al. Suspected multiple sclerosis:MR imaging with a thinsection fast FLAIR pulse sequence[J]. Radiology, 1995,195(4):505

[5]SINGER M B, ATLAS S W, DRAYER B P. Subarachnoid space disease: diagnosis with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MR imaging and comparison with gadoliniumblinded reader study[J]. Radiology, 1998, 208:417.

[6] ASHILCAGA R, GLOWACKI J, MULLIKEN J B, et al. FLAIR in brain[J]. Neuroradiology, 1997,39(4):239.

[7] 陈登明,王润文,李季龙. 快速FLAIR T2WI和增强后脂肪抑制T1WI对脑膜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国医师杂志, 2003,5(8):1071.

[8] 王光彬,武乐斌. 脑膜病变的MRI诊断和进展[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8.

[9] 郭燕军,徐忠宝. 病毒性脑炎的头颅MRI表现[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0, 2(1):56.

[10]MELTZER C C, FUKUI M B, KANAL E, et al. MR imaging of the meninges. Part Ⅰ. Normal anatomic features and nonneoplastic disease[J].Radiology, 1996, 201:297.

[11]ADAMS J G, MELHEM E R. Clinical usefulness of T2weighted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R imaging of the CNS[J]. AJR, 1999,172:529.

[12] SELTZER S, MARK A S, ATLAS W, et al. CNS sarcoidosis: evaluation with contrastenhanced MRI[J]. AJNR, 1991,12:1227.

[13]MURPHY J M, ANSON B G, GILLARD J H, et al. Wegener granulonatosis: MR imaging findings in brain and menings[J]. Radiology, 1999, 213:794.

[14]周康荣,沈天真,陈星荣,等. 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在颅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32(4):228.

[15]FUKUI M B, MELTER C C, KANAL E, et al. MR imaging of the meninges. Part Ⅱ. Neoplastic disease[J]. Radiology, 1996, 201:605.

[16]赵英,戴敏方. FLAIR技术原理及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应用[J]. 放射学实践, 2003, 3(18):218.

[17]TSUCHIYA K, RUNGE V M, MUROFF L R.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 MR imaging in diagnosis of meningiomatosis[J]. AJR, 2001, 176(5):1585.

[18]张晖,柴瑞新,刘树枫,等. 增强FLAIR在颅脑病变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9(5):33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